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分缩减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1542889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7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分缩减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王福元 肖海宁 郝听玉Summary:学分缩减是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多数教师对学校为什么要缩减学分不能理解,对学分缩减后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质疑本文针对机械业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缩减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学习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我国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总学分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其次当前形势下总学分缩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学分缩减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预测为了减少学分缩减对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多项应对的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且应用得当,专业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Key:机械类专业;学分缩减;应对措施;教学改革一、绪论近十年来,在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在每次培养方案修订时,学校出台的人才培养修订指导意见中规定设置的专业总学分一次比一次减少,下降幅度很大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总学分减少表示不能理解,担心大幅度缩减学分必然会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学分减少会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专业总学分的减少会造成专业课学时减少,教师在这么短的教学时间不可能完成原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如果不减少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也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效果不好;再例如,学生缩减后,学生课外时间增加了,如果学生不能够很好利用这些多出来的课外时间,也会引发诸多问题。

      在专业总学分缩减的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如果不主动去研究应对这种情况的措施,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也在所难免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适应这种高等教育的变化,保证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二、改革背景式(一)原因分析我国大学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通常在160~240分之间,而国外高校的四年制大学本科专业学分一般在160学分左右,显然国内大学专业学分比国外多我国对高校专业的总学分没有明确的规定,从多年来的变化来看,总学分呈下降趋势,例如,浙江大学2008级机械类专业的总学分为240学分,到2019级时学生毕业总学分为169学分,10多年间学分减少约30%表1为我国部分高校2020级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从多数高校的调研结果可知,当前我国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多数在165学分左右,因此总学分减少是大势所趋学分会减少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国外高等教育接轨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交流增多,同时我国也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例如采用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等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国高校的专业在总学分设置上趋向于与国外一致2.节约办学成本国外大学的学费与专业的总学分直接挂钩,因此对各类专业的学分设置有一定的要求,每学年学生所修课程学分为40~45学分。

      国内高校虽然没有按学分收取学费,但教学成本也是学校考虑因素之一,减少专业的总学分,也可以节省部分开支3.工程教育认证需要随着国内工程教育认证展开,今后我国工程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都需要接受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有规定的要求,因此专业总学分设置也需要满足工程教育认证需要二)学分缩减的影响1.专业课学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課程通常分为通识类、专业类、素质与拓展类、集中实践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素质与拓展类课程的学分一般在学校或院级层面上进行统一调整,变化不大;集中实践类课程学分与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要求,通常是根据规定的比例设置,例如,参加工程认证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在每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中,往往调整幅度最大的是专业课,因为当通识类课程和集中实践类课程调整受限时,能够调整的只有专业课,因此专业课的学分缩减幅度最大2.专业课设置学分缩减会必然会减少专业类课程学分,为了满足总学分要求,通常采取合并专业类课程、削减专业课的门数及课程学分、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等方法调整后的结果是原来开设的部分专业课在培养方案中被迫删除,或者专业课学分减少,或者专业课与其他课程合并成一门综合课。

      如果在培养方案中要新开设一门新课程,则至少需要删除一门原有的课程3.教学方式课程学分减少使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减少,需要在更少时间内传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去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会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于课程中重点、难点知识讲解,原来在课堂上讲授和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的方式获取4.学习方式学分缩减意味着学生接受教师面授的时间减少,如果要保证教学质量不打折扣,也需要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学时减少会使学生的课外时间增多,因此自主学习、复习考研、课外活动等都可能成为学生的选择,如果不积极去引导,课外时间利用效率低5.教学质量学分的减少意味着授课学时减少,例如某专业课程调整前为40学时,调整后为32学时,其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都会相应减少学时减少就会迫使任课教师做出相应的对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删除本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密度等,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会使教学质量下降三、应对措施培养方案中总学分减少,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专业培养方案中学分缩减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

      一)课程设置改革由于专业课程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专业课的学时相应减少,但应传授的知识容量不能减少在培养制订时要做好调研工作,根据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全面梳理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把这些知识凝聚成若干个知识点,从而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把专业知识点按性质、类别分配到开设的专业课中,做到知识点不重复、不遗漏当专业教学内容(知识点)明确后,本专业应开设哪些专业课也随之确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二)教学内容改革在专业课设置完成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围绕本门课程所分配的知识点进行专业课程中教学内容根据本门课程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选择,然后选择合适教材和参考用书任课教师如果要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较好地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就需要精心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课程教学资源,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需要建立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三)教学方法改革在专业课学时缩减情况下,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情况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用于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的课程内容,可采用多媒体、讨论、角色反转等多种教学形式。

      课外教学主要用于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为学生进行解惑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中的交流伺服电机选择为例,课堂讲授主要是讲解电机的选择基本步骤及计算方法,计算内容多,单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够让学生较好掌握本节内容,因此必须采用课外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布置了一道电机计算与选择的训练项目,学生大约需要花6~8个学时完成计算、查表等解题过程四)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专业课学习应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部分由于课堂教学学时减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讲解的内容相对减少,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利用数倍于课堂教学时间的课外学习(研习、讨论、作业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还需要通过课外大作业、项目设计等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课外学习成为专业课学习的重要补充专业课教师不只是完成课堂教学,还要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答疑与解惑等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课外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四、改革实践以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2008级培养方案设置的总学分为185学分,十多年间,经过多次修改,2020级培养方案的总学分已调整到165学分,专业总学时减少320学时(1学分对应16学时)。

      2008级培养方案中专业课中必修课的数量为20门,2020级专业课中的必修课的数量为19门,专业课设置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单从课程数量上来看,前后变化不大,但从学分来看,减少12.5学分从课程上来看,保留了原课程15门,删除课程2门,新增课程4门从课程学分来看,其中,“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四门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没有变化,而其他保留的专业课程的学分至少减少0.5学分,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原为64学时,现调整为48学时,“电气与PLC控制”原为64学时,现为48学时,各自减少1个学分为了减少学分缩减与专业课教学的影响,十多年来,我们采取了多项教学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实践首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部分与专业关联性低的课程對原有的专业课中重复内容进行了梳理,留出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在专业课教学中安排了丰富的课外学习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安排课外时间帮助学生完成课外学习任务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基本内容,学生的能力提升则依靠本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课外习题、大作业、项目设计、仿真实验等课外学习资源,通过引导学习完成能力提升。

      虽然本课程的学时减少,通过课程改革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保持较好五、结语大学教育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要主动适应机械类本科专业总学分设置逐年减少是我国人才培养主要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结果在总学分减少情况下,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只要主动应对,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就能够使专业教学质量不打折扣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