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钣金模具项目技术协议试卷教案.doc
10页技术协议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AQ7200产品的车身B类冲压件的冲压模具(以下简称模具)开发事宜达成以下技术协议:一、订货项目详见附录4《白车身B类零件模具订货清单》二、甲方向乙方提供下列资料(各1份)1、二维产品图纸及三维数学模型(三维数学模型在模具制造完成后完整地归还甲方,乙方不得复制留存)2、冲压使用的生产线平面布置图及冲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3、经双方同意的模具规格书,即附录4《白车身B类零件模具订货清单》.4、模具的编号规则三、乙方承担的工作与责任1、负责对承接的冲压零件进行工艺设计(DL图)及模具的设计与制造.2、负责对承接的冲压零件设计出工位器具图,提供给甲方3、负责模具在甲方调试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4、提出每个冲压件的检查基准书5、合同签字生效15日内,提供模具的设计技术资料.6、负责匹配螺钉白车身所有冲压零件偏差的模具修正,直至螺钉白车身完全合格四、模具1 甲方生产条件11 年生产纲领:50,000台套2 模具使用寿命:300,000台套次即在正常使用及维修条件下能够冲压出30万辆整车所需要的合格冲压零件3 生产方式:贯通式流水生产线,多批次、小批量.1.4操作方式:手工上料,手工取料,人工排除废料.1。
5厂内运输:成品零件:主要以工位器具存放,叉车转运冲压模具:用桥式起重机运输.废料:废料箱装运或地下带式废料传送线运输1.6 一个零件的冲压工序、模具数量之和不能多出甲方生产线压力机的数量例外情必须经甲方认可1.7模具的存放:模具应有存放支承块为保证模具安装的方便,单套模具的存放高度不应超过甲方生产线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 模具设计主要技术要求21按《白车身B类零件模具订货清单》的零件、模具数,在确定的生产线及相应的压力机上依据产品图及三维数学模型,设计模具2.2 模具设计采用经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21图面设计一般按1:1比例绘制,大型模具允许使用1:2或1:3的比例.22.2 标注尺寸采用公制标准.2.23模具设计图幅最大采用A0号,即宽度841mm,图幅长度不限4模具设计图必须反映出顶杆位置,顶杆长度,顶杆活动距离,综合工序图(DL图),气垫压力,压边力,所使用压机等2.2.5 综合工序图(DL图)应清楚表明全部冲压工序内容及冲压方向、送料方向、加工内容、定料形式6 图面使用文字:中文.23 模具设计完成以后,必须经甲方代表会签后方可投入制造但甲方对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不承担责任设计会签在乙方进行。
2.4 模具制造验收完成后,模具设计图、综合工序图(DL图)必须与模具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2.5 模具在设计、制造、检测过程中的基准点、线、槽的标记应保留2.6 铸件:2.6.1 铸件均采用中、大批量生产的一体式结构6.2 材质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6.3 铸件应带有铸件厂的理化分析报告及便于甲、乙双方理化分析的连体试棒4 铸件表面及重要部位不允许出现裂纹、夹杂和致密性气孔;模具工作表面和其他表面的铸造缺陷需要补焊时,在补焊之前,应征得甲方代表的认可.25 每件铸件均应在适当位置铸出模具制造厂的标记或厂名并铸出AUX集团徽标、冲压件图号、模具编号、材料牌号、中心线及“F”标记2.7 模具主要零件的材质及热处理要求21 拉延类模具21 全部拉延工序均为单动式拉延2 凸模、压边圈:钼铬铸铁3 凹模:均采用钼铬铸铁2.7.1.4 热处理要求:主要工作型面(拉延筋、棱角、凸、凹模圆角、分界线等)淬火硬度为:HRC45~50.2.75 拉延模铸件尺寸:工作部分厚度应≥50mm,铸件筋与筋纵横间的距离一般为筋厚的10倍左右,其余按乙方标准2 冲裁类模具21 凸模刃口:铸造空冷钢.22 凹模刃口:当零件材料厚度t<1.5时,采用铸造空冷钢;t≥1.5时,采用合金工具钢。
2.7.23 热处理要求:采用铸造空冷钢材料时,刃口淬火硬度为:HRC55~60采用合金工具钢材料时,刃口淬火硬度为:HRC58~623 翻边整形类模具21 凹模采用镶块式结构,采用铸造空冷钢;凸模采用钼铬铸铁,形状变化大的采用合金钢镶块结构;分体式基体采用FC300铸铁.工作型面淬火硬度为:HRC45~50.2.7.32 镶块结构:镶块采用背撑式,螺钉销子紧固,允许加键加垫片.镶块最薄处厚度≥25mm,刃口宽度≥12mm,镶块长度≤500mm,镶块之间的拼缝间隙≤0.1mm;镶块高与宽的比为1:125~13 采用背撑式结构镶块的安装应便于调节3.4 易损部分应当拆卸方便,并且有可调节的可能2.8 模具高度21以附录4《白车身B类零件模具订货清单》确定的模具高度为基础,设计变更应征得甲方同意,变更一般按50mm的整数倍递增2联合安装在同一台压力机上的两套及两套以上的模具进行联合生产,模具的闭合高度应保持一致,安装时不加垫铁为原则联合安装的模具的位置布置,应考虑压力机的偏载能力2.8.3模具的闭合高度以便于安装、拆卸、使用、保证钢性为原则9 斜锲机构 21斜锲模的投入间隙:原则上大于30(中、小型模具)~50(大型模具)mm,如果定位部件在斜锲模投入间隙内时则应加大投入间隙.2。
92斜锲机构尽可能设计在模具的两侧根据零件实际情况,甲方允许零件转向进入时,也可设计在模具前后部操作区,设计在操作区时应采用上斜锲机构.2.9.3所有上斜锲机构均应设置强制复位机构;下斜锲机构若滑块不能顺利自动复位时,也必须设置强制复位机构10 导向机构2.101 成形类模具(拉延模、整形模、翻边模等)采用导板式机构,导板式导向机构均采用45º角板式结构有冲裁工序时应另加导柱导套机构,采用双重导向.有侧向力的模具应增加清除侧向力的机构.22 冲裁类(修边、冲孔、落料模)模具采用压入式导柱导套机构,一般采用4个导柱3 所有导向机构的导板、导套均采用自润滑结构其中斜锲机构的导板采用铜合金自润滑结构211送料、卸料装置送料、卸料装置根据零件毛坯特征及工作状况而定.托架超出模具底板时应采用折叠式结构.212 定位装置21定位装置必须稳定可靠,并便于进料和出件作业2 拉延模的定位:大型零件:前面,采用具有防擦伤的定位器;侧面与后面,采用角板式定位器.中、小零件:采用销式定位器,或角板式定位器2.123 整形、翻边及冲裁类模具:以形状定位:具有形状的制件以形状定位,并保证制件上无压痕以孔定位:无法以形状定位的,以孔定位。
2.13 托料、顶料装置2.131大型零件的模具应带气缸举升式顶料装置2.13.2 中、小型零件的模具,视零件特征及其工作条件,设置不同类型的手动或气动托料装置或弹簧顶料销装置.2.133 托料装置应保证冲压后的零件速畅通过,不擦伤零件,并且不得有任何障碍和粘附现象.214 压印检测器2.141拉延模必须设有考证拉延是否到位的压印检测器14.2左/右件的拉延,应设有分辨左/右件的压印标记“L、R”,单面凹字;标记“L、R”应保留在产品零件上14.3 左/右件的拉延,允许以“L、R”取代压印检测器.2.15 废料的排除21除小废料(直径或长度≤50mm)以外,废料要能够自动排出模具之外,并且不飞溅、不影响操作2.15.2小废料原则上采用废料箱集存.废料箱容积最小要能贮存半个班次的废料(约1000件)废料箱应取放方便,有自锁功能3大、中型零件修边废料的切块,应根据工位布置适当划分,并且便于手工操作为原则;废料对角线最大长度在500mm以下.2.154废料溜板超出模具底板外时,应采用折叠式结构2.16 起吊装置216.1大型模具采用插销式起吊装置,起吊棒应具有自锁功能;中、小型模具采用铸入式结构.起吊装置设置在模具宽度方向两侧,并且在模具两端设置4个螺孔套.2。
162 用于翻转的结构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3重量超过15kg或取放不方便的模具零部件,应设置起吊螺孔或起吊孔16.3.1 起吊螺孔原则上采用:M10,M12,M16,M20,M24公制螺纹16.32 起吊孔采用:直径:16,21,26,31.217 气动接头2.171动力源:采用压缩空气,接气压0.44Mpa(45kg/cm2)选择气缸17.2 气动接头为快换式接头,插座板布置在模具的左后端接头规格为3/8"为防止阻塞,管路内应设置调压阀,用电子凸轮或机械凸轮开关联动控制顶料装置的升起、下降,……(打上标记)进气管和接头涂白色2.18 安全设施21所有模具均应设置安全支承面、存放支承块和行程限位器,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设置.218.2上模的活动部件应设有保安措施,如:侧面安全销,悬吊安全螺栓等2.18.3 下模的相对活动部分设有防护板(板与活动部件的间距按乙方标准)2.18.4 模具应满足手工操作的安全要求,如:有良好的视野和足够的操作空间,制件毛坯投入间隙最小保持在80mm以上18.5模具应设置上、下模连接板,并保证连接牢固可靠.便于模具的存放、运输.2.18.6 模具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零部件的拆卸、安装、更换方便及便于模具维护修理的安全性.2.19 冲裁类模具的部分结构2.19。
1 上模刃口采用镶块结构,下模刃口根据产品形状,在设计时允许采用局部分块镶块与整体镶块结构不采用堆焊刃口结构,允许采用火焰淬火钢镶块结构2.192零件材料厚度≥15mm时,镶块采用背撑式,螺钉销子紧固,允许加键加垫片镶块最薄处厚度≥25mm,刃口宽度≥12mm,镶块长度≤500mm,镶块之间的拼缝间隙≤01mm;镶块高与宽的比为1:125~1.75.23冲孔采用镶块结构时,应考虑维修、更换方便4小冲头(圆形直径、异形件短边≤10mm),采用钢球式快换结构;直径大于10mm的冲头,采用台肩式冲头.219.5有需要交替使用的冲头:不经常交替使用的用可拆卸办法;经常交替使用的应采用以手动式或其他方便的快速更替办法,以适应多种车型的生产19.6 嵌入式冲异形孔的凹模应配用止转销.220 紧固件2.20.1螺钉采用公制,粗牙;一般采用内六角型2销钉采用带螺孔的直拔销,直径:8,10,12,16,20.221 模具安装2.21.1 下模使用螺栓人工夹紧,闭合高度≥800mm的上模使用液压式快速夹紧装置液压式快速夹紧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附录2.212上、下模板U型槽尺寸,必须满足压力机T型槽的宽度要求。
2.213每套模具下模板后面必须有快速安装定位槽,定位销直径为60mm2.22 模具印记2.221模具前方标记“F":铸在上、下模板前面垂直面上或适当易见部位2.222模具重量:用油漆书写在模具左侧面上模书写上模的重量;下模必须书写下模的重量和该套模具的总重量2.23 模具铭牌223.1 模具铭牌: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包括顶杆位置标牌)223.2模具铭牌安装在模具正面易见部位3 铭牌内容:AUX集团徽标、制件名称、制件图号、工序号;模具名称、模具图号、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