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千年古寺维摩寺对外宣传推介书.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0231622
  • 上传时间:2018-08-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0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千年古寺维摩寺对外宣传推介书千年古寺维摩寺对外宣传推介书维摩寺位于方城县西北 25 公里处青龙山脚下,寺名的由来,有一段流传千年的真实故事 相传维摩寺始建于隋末年间,是当地一位王姓善人为报答观音送子之恩而捐资修建的,因陋就简,用泥石和茅草修筑,人称“泥茅寺”维摩寺首次重建是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工实施的唐建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尊崇佛教,敕令全国各地重修寺院、道观等宗教设施,钦定尉迟敬德为监修寺庙的钦差大臣,对全国寺庙重建进行监督,“泥茅寺”被御赐为“维摩院”,也在重建之列维摩寺的又一次重修是由唐代诗人王维主持的王维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王维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佛经《维摩诘所说经》是维摩诘居士宣讲如来心法的一部重要经典,王维的名和字就取于此,由此可见,王维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公元 750 年,王维母亲去世,回家奔丧,丁忧期间,去方城县会好友韦明府,时神会大师被邀方城维摩院讲经布道,王维和神会大师相见,二人“语经数日”,反复参究,深膺其旨神会大师托王维作《六祖慧能禅师碑铭》,成为后来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当时维摩院从唐初重建已逾百年,呈破败之象,王维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便与好友韦明府一起上奏朝廷,言词恳切,皇帝敕拨万两白银,对维摩院进行全面重修。

      信众纷纷出钱出力,王维监工,韦明府坐镇指挥寺院修建之后,王维亲赴洛阳白马寺请神会法师题写寺名,从此“维摩院”更名为“维摩寺” 维么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具有“三面环水背靠山,大河波滔小溪潺,环境优美风光好,游客赞叹留诗篇”的得天独厚条件所以,千百年来不知招引多少文人雅士到此挥毫咏叹,寄发幽思如明代诗人沈从云游维摩寺时曾题诗曰:石磴千盘鸟道斜,西来山势尽嵯岈松涛瀑泻遥疑雨,桃坞岚生半是霞俗客可容参四果,游仙只欲采三花灵岩别处空搔首,缥缈笙歌子晋家这首诗正是对此处风光胜景的真实写照,揭示了佛教圣地维摩寺逾越千年而不衰的缘由:地因名寺而伴日月生息,寺因圣地而逾千年不朽!该寺院原建有大雄殿、天王殿、观音殿、药王殿、三义殿、禅堂、斋堂等,雕梁画柱,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所敬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门前雄狮护持,周围亭台楼阁拔地而起,寺景巍峨壮观香火鼎盛时期,僧众近百人,周边供养地约百里有余,四邻八乡游客络绎不绝,真乃礼佛之圣地也! 然而,这一历经岁月沧桑的千古名胜,因“文革”而被破坏殆尽后来,这里曾一度改建为村办小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宗教政策,遂将该处恢复原貌,仍复名为维摩寺。

      由于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维摩寺方圆数百里人民朝山拜佛的日子,届时起香火大会,唱大戏,对响器等,热闹非凡此一风俗延袭至今,广大信徒暨八方群众,仍热望恢复历史盛况近年来,学佛弟子,民间人士,广结法缘,随喜功德,慷慨解囊,募缘赞助,修建道场截止目前,已借助于校舍、复建、金塑起三尊大佛以及观世音、XX 佛,四大天王,送子观音等佛菩萨像均业已落成 “郦山青龙白虎山,龙潭河水循寺潺,维摩名寺传千古,蒹葭桃花生紫烟”维摩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欢迎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有识之师、大德居士、学佛弟子、民间贤达志士,光临寒寺,批评指导,同时真诚邀请有意开发者前来咨询,四里店乡党委、政府承诺:在寺院原有占地面积 60 亩的基础上,以最优惠的价格、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相关土地和坡头的使用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