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docx
5页关于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关于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xx年广东专插本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政 治 理 论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又称专插本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政治理论》是所有报考本科插班生考生必考的科目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的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一、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
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五)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删除科学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3)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思想的活的灵魂; (5)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根据; (6)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 (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2011年表述:涵义)和重要意义; (2)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应用: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的概括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时的关系要求由2011年的理解改为应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 (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4)与时俱时的科学含义;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2.理解: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点意义; (3)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3.应用: (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变更表述,2011年的表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继续解放思想) (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前途 2.理解: (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笔记本) 3.应用: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19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及基重大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 (3)“一化三改”; (4)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步骤; (6)“四马分肥”;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理解: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3)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3.应用: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4)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5)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2.理解: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发展是硬道理;V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应用: (1)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性;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V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变更,2011年是:基本原则)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中国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理解: (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党的最高纲领和最底纲领的统一; (5)“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3.应用: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