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6584883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雎( ) 怫( ) 跣( ) 抢( )祲( ) 缟( ) 傀( ) 挠( )2、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加惠: 怫然: 休祲: 色挠: 免冠徒跣: 谢: 谕: 3、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1)秦王不说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仓鹰击于殿上 (5)寡人谕矣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非若是也” (3)“休祲降于天” (4)“虽千里不敢易也” (5)“长跪而谢之曰” 5、一词多义1)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人谓安陵君曰 (2)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3)夫:此庸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然: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5)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以头抢地尔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之:聂政之刺韩傀也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长跪而谢之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7)于:受地于先王 唐雎使于秦 休祲将于天 仓鹰击于殿上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 (2)轻寡人与 (3)请广于君 7、作者链接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8、文体链接《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9、背景链接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翻译课文同桌之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二)初步感知1、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4、你如何评价唐雎?三、拓展延伸思考:唐雎的人物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第二课时一、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1、在课文中找出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3、理清本文的结构4、分段品析第一段分析(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3)概括段意第二段分析(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第三段分析(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第四段分析(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5、人物赏析(1)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6、写作方法探究(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1)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2)本文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3)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四、拓展延伸1.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你能搜集一些吗?2.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雎(jū) 怫(f) 跣(xiǎn) 抢(qiāng)祲(jn) 缟(gǎo) 傀(guī) 挠(no)2、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加惠:给予恩惠怫然:盛怒的样子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谢:道歉谕:明白,懂得3、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1)秦王不说(“说”通“悦”,愉快)(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3)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2)“非若是也” (是:古:这样;今:判断动词)(3)“休祲降于天” (休:古:吉祥;今:休息)(4)“虽千里不敢易也” (易:古:交换;今:容易)(5)“长跪而谢之曰” (谢:古:道歉;今:感谢)5、一词多义1)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依次为:派遣、出使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遣(2)徒:亦免冠徒跣 光着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3)夫:此庸夫之怒也 成年男子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句首发语词,无义(4)然:虽然受地于先王 这样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5)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用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以头抢地尔 把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依次为:凭借、因为(6)之:聂政之刺韩傀也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结构助词,“的”长跪而谢之 音节助词,无义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代词,代“它”指土地(7)于:受地于先王 从唐雎使于秦 到休祲将于天 从仓鹰击于殿上 到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丧服2)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3)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7、作者链接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8、文体链接《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9、背景链接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

      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翻译课文同桌之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二)初步感知1、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4、你如何评价唐雎?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三、拓展延伸思考:唐雎的人物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提示:1.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我们应当怎样斗争?2.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应当怎样做?(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事端;如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如分子猖狂肆虐)3.在平日的生活中,今后的岁月里,是否该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大写”的人呢?第二课时一、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1、在课文中找出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1)寡人:诸侯对自己的谦称,相当于“我”2)君: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3)臣:我4)吾:我5)公:相当于“先生”,对别人的尊称6)先生: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技亦灵怪矣哉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4)与臣而将四矣“矣”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