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金农师友录(上).doc
18页金农师友录(上)2丁敬(1695—1765)见《冬心先生集》《续集》《冬心斋砚铭》《冬心先生随笔》《砚林诗集》《砚林印歌》等丁敬,字敬身,号钝丁, 别署甚多,如砚林、孤云、敬叟、石叟、龙泓山人、孤云石叟、 龙红居士、玩茶老人、胜怠老人皆是 钱塘人,家在候潮门外,所居为“带江堂” ,与金家毗邻杭世骏所作《道古堂集·丁敬传》称:敬“与金农相距一鸡飞 之舍,与之齐名美辞秀异,敬或不及;铺陈终始,豪放不可羁绁,农不能逮也 ”乾隆初,丁敬与金农同举鸿博皆不就, 隐市廛卖酒,常往还于大江南北,与金农情同手足,数十年敦好如初丁敬好古成癖,著《武林金石录》, 对杭州一带穷岩绝壁之上的历代金石文字,搜 罗殆遍;秦汉古器,宋、元名迹,寓目即辨鲍鉁《道腴堂诗续》卷一有《别丁敬》七古长篇,言丁敬搜罗金石之状至详,称赞丁敬“读书鉴物具别眼”丁敬所藏极富,收蓄千余件,如贯休的《罗汉》、宋易元吉的《碧梧戏猿图》、崔子忠的《伏生授经图》等皆曾为其所宝丁敬篆刻直追秦、汉,于文、何外独 树一帜, 为“ 浙派” 之开山晚年家愈贫,而品愈高,非性命之契,不能得其一字独金农有所求,即奏刀以遗而金农亦多次作画赠丁敬并作“丁敬身改书砚铭” 以赠。
丁敬印谱, 为“西泠八家”之首二三百年来,人多奉为圭臬丁敬与金农、吴颖芳并称“浙西三高士 ”,丁敬工印、工画;吴颖芳工音乐(著《吹豳录》五十卷及《音韵讨论》等书);金农工书、画三人又皆以诗名丁敬著述甚多,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集》《续湖船录》(厉鹗有《湖船录》)《续墨史》《龙泓册人印谱》四卷、 《四朝印史 》《砚林印款》等关于丁、金交往,诗集中、印款中多有述及,不赘丁敬与杭世骏、厉鹗都是姻亲丁敬的儿子丁健(字诚叔)是杭世骏的女婿;未弱冠即能诗,早卒丁敬的女儿又嫁给了厉鹗的儿子厉绣这 又都加深了丁、金、杭、 厉的亲密关系又,杭州另有高士名梁秋潭者,与丁敬同时,亦名龙 泓,工诗文当慎与丁敬相区别于灏于灏,汾州人,初为郎中,是金 农游历山西时结交的朋友丁丙(1832—1899)见《冬心先生三体诗·跋》《墨林挹秀录》丁丙字嘉鱼,号松存,别字松生, 钱塘(一作扬州)人,诸生,爱好藏书,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通,与其兄丁申(?--1880),字竹舟)并称“双丁 ”丁丙初承家学,著述 颇富,工画,精人物、3山水、鸟兽和花卉丁丙和他哥哥丁申一道勤于收储古籍名书,他们经营的“ 八千卷楼”和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 “铁琴铜剑楼”、归安陆氏“皕宋楼” 一并称近世“ 四大藏书楼”。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分 别写储于“文渊”“ 文源”“文津”“文溯”“ 文澜 ”“文汇” 和“文淙”七阁杭州的 “文澜阁”藏书在太平军攻打杭州的战乱中有的被烧,有的散失,是丁丙兄弟冒着生命危险, 偷偷从“文澜阁”运出保存下来的,战乱之后,他们又继续整理、搜储,光绪皇帝还为此特旨褒奖,现在保存在浙江省图书馆的“ 文澜阁 ”《四库全书》就是丁氏兄弟 对祖国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丁氏兄弟自己经营的“ 八千卷楼 ”也是他们长期节衣 缩食、晨购露抄,辛勤搜集起来的图书宝藏有很多《四库全书 》未收之书和别的藏书家忽略的明人著作和浙江地方著述,一直到现在这些藏书还被保存在南京丁丙不但藏书,还经常整理古籍,刊刻行世由于丁敬与丁丙同是钱塘丁氏,丁丙对丁敬这位族祖深为敬重,又由于丁敬与金农交好,丁丙 对 金农的人品与艺术也很倾慕曾于同治甲戌(1874)至光绪庚辰(1880)数年间,先后刊刻金农的著作《冬心先生自度曲》《冬心先生杂著》《冬先生三体诗》等多种,是 为金农作品的“当归草堂本 ”正是由于丁丙的镂刻整理之功,才使金农的部分作品得以保存下来丁丙的妻子凌茝沅(祉媛)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结婚不久就死了,丁丙很是悲恸, 为她刊刻了遗稿《翠螺阁诗词》。
丁丙的女儿丁鑫(慕冰)工绘事,所绘花虫蝴蝶,相当生 动丁有煜(1682-- ?)见《清画家诗史》《李方膺叙传》字丽中,又字介堂,号石可,晚年自署个道人,南通贡生工书画篆刻诗文,尤长水墨“ 四君子”笔墨中独有创造,著 《双薇园诗集》以诗中有忤清之名,被列为“禁书” 丁有煜和李鱓、黄慎、金农、郑板桥都有交谊,而与李方膺是世交,亲谊尤笃1742 年(乾隆七年),有煜与方膺等拟 共组“沧洲画会”未果罗聘去通州,系由金农绍介之后,丁又为罗聘作书转介于通州收藏家保培源,罗遂为保培源小友,得遍观保培源之“ 艺园”藏画,艺遂大进王又曾(1706—1762)见《冬心先生杂画题记》第 83 则王又曾字受铭,又字穀原浙江秀水(嘉兴)人乾隆甲戌(1754)进士,官刑部主事,工 诗,与钱载齐名,时称“钱、王 ”著有 《丁辛老屋集》,好游 历,所作记游诗清空优美著名的《游陶然亭》《同人看白莲》等诗均录入《随园诗话》,书法亦称于时王又曾在《索金寿门画梅》一诗中说:“占断西湖世外春,只教一鹤伴闲身人间无笔能图取,还乞林逋自写真 ”这首 诗作于乾隆戊寅(1758);次年,金农作梅以报4辛巳,王又曾殁后十年,又曾之子秋塍于上元节,又以金农所作梅花灯八扇与客人同饮同赏。
诗 人朱休度与共会,有“冬心旧笔生春色,疑是相思一夜开”之句以詠其事,并 劝秋塍撷灯画装订成册王 见《冬心先生集》卷一、卷二王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庚子举人,乾隆丙辰宏博征士,由内 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姚三辰举荐,未考 《杭州府志·艺文志》载王 字晋三,金农诗作中称他为王三其诗集为《论古堂诗》王 常与金农、周原、金士章、厉鹗、汪潭台等游处,在金农诗中被多次提及《听雨丛谈》卷四“ 丙辰宏词 科征士录” 中被误为王照王澍(1668—1743)见《冬心先生集》卷三、 《冬心先生随笔》《书林藻鑑》《清史列传》等王澍字虚舟,又别署若霖、若林、 篛林、良常、竹雲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后入翰林,官至吏部员外郎王澍 为人“天真烂然,不急名位,人与之交,如坐春风 ”《清史稿·王澍 传》称他 “绩学工文,尤以书名”王澍的书法以篆书为上,但又能“四体并工”他的同乡书法家蒋衡说他“横绝一时” ,也是指篆书而言王澍“以善书法,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 “论者谓其在米(芾)、黄(伯思)、顾(从义)三家之上告归后,书益工,远近士夫家,以金币请者无虚日 ”《昭代尺牍小传》说他“ 书入率更之室,篆书法李斯,为一代作手。
”王澍还精于鉴赏,他每得金石书法,常常在跋尾中不乏精论,后来, 这些题跋编订为《虚舟题跋》《竹雲题 跋》澍 还善篆刻,查岐昌称他的刻印也是“游戏神通”之作王澍书名虽盛,但成就不很高, 《艺舟双楫》只肯定他的行书,列 为“能品下” 《梁巘论书帖》说“良常未得 执笔法,专学欧字,匾削浮弱,而乏圆劲 ”《退庵随笔》还说“王虚舟篆体结构甚佳,惟用剪笔枯毫,不足以见腕力 ”然而,王澍在书法史论中,却作了很精深的探讨, 《淳化 阁帖考正》《二十种兰亭》都集中地表现了他书论的造诣金农比王澍小十来岁,有时称他为“王先辈”,有时又称他为“友” ,在《冬心先生随笔》中对王澍关于书法的鉴定评断很是推崇,他们在扬州的游处中,关系是十分诚挚笃好的, 扬州的很多名胜都有他们的游踪和题署王玙见《冬心先生集》卷一王玙的生平不详冬心三十多岁就写了《四哀诗》其中就有哀王玙的一首5王玙会画小笔的画,能笺注《尔雅》,是一个很有才 华的人金 农还为这位死去的朋友写了墓志,作了“ 哀诗”至于更多的情况,就无法考知了王豫见《冬心先生集》卷一王豫,金农说他“善病”,在《碧澜堂寄王豫》一诗中仿佛也有悼念之意,但其他情况不详《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的字子立,在四川作官善画花卉的王豫恐亦非是。
毛奇龄(1623—1716)见《冬心先生续集》序毛奇龄名甡,字大可,又署僧弥、僧开、秋晴、晚晴、初晴、河右僧浙江萧山人,其兄毛万龄(字大千)是当时的名山水画家奇龄亦工山水、梅及简笔人物画,着墨不多, “书气扑人眉宇”;王宸称其意到笔随,饶有天趣书法、诗文,亦允为大家然究以“ 纂修明史,深研经学,辨正图书,排 击异学”的大学者有称于时,人称西河先生毛奇龄本为明季诸生,明亡,曾祝 发出家,读书 土室中康熙己未宏词科,选为征士,取二等十九名,授检讨,与修史乘一生著述极富,成经 集五十种,诗文杂著共二百三十四卷毛奇龄虽品目严峻,为人好驳辩讥评, 对后学却往往十分爱重奖掖康熙 45 年(1706)金农二十岁时,曾渡罗刹江(今 钱塘江)往谒奇龄, 时奇 龄已是九十一岁的名学者,然 见冬心诗作,仍大加赞赏,并以冬心的九言 诗夸示宾坐说:“吾年逾耄耋,忽觌此郎君紫毫一管,能不颠狂耶?”之后,又出所藏元至正刻本《后汉记》三十卷与冬心共 观这是《冬心先生续集》序言中的一段,全文都是记录各先辈对冬心的称誉,实际上是冬心“ 感惓知己之言”,虽未免近于自炫,但冬心高士,所记必无虚词,陈康祺在他所写的《郎潜纪闻 》中是肯定这种记述的,并 说:这“亦足见前辈之礼遇孤寒,游扬雅道,非可望之今之据高位,席盛名者!”冬心毕生孤芳自赏,充满自信,毛西河的这次肯定和夸奖,大概起了某些作用。
金农的挚友陈撰曾受业于毛奇龄,陈撰也是“天地作客,风霜自怜”的孤傲性格,诗文书画从来都不讲门户,不依傍 师承的,他能介 绍冬心去 见毛奇龄, 这更可看出奇龄、冬心和陈撰这老少两辈人的共同心性来毛奇龄傲岸倔强, “目无今古”, “喜自尊而大无忌惮”从来都不屑于肯定别人,而独对他的女弟子徐昭华诗评价很高,把她的诗集《徐都讲诗》附于《毛西河集》中,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他的矛盾性格来方士庶(1692—1751)方士 见《扬州画舫录》《沙河逸老小稿》《南斋集》《樊榭山房续集》《广陵诗事》等方士庶字循远(一作洵远),号小师,小 师道人(一作小狮道人),又号 環山曾入国子监,所以又称方上舍安徽歙县 人,客居 扬州工书画,山水受学于黄鼎(尊古),而运笔构思,皆独6出机杼,气晕骀宕,人以为有出兰之妙,而推 为王原祁后第一作手,其得意之作皆 钤以“偶然拾得”,以示天机妙得之意方環山工诗,是胡期恒、马曰琯等共组的“韩江雅集”(邗江吟社)中的诗人,与金农的好朋友马氏兄弟、厉鹗、姚玉钰、 陈章、 陈皋等常联袂赋诗,深受推许陈章在《〈環山集〉序》中说:“環山同吟社最久,每连榻并几,得一题则攒眉耸肩,艰苦而出之及成篇, 则浑沦天出,如春风过水,了无痕迹。
”環山诗 数百首,都为《環山集》,環山殁后,其叔息翁为删存一卷据 《广陵诗事》称:扬州诗人中有所谓“王君”“四老”之说,環 山与厉鹗、姚玉钰、胡期恒、唐建中等即并称“前五君”而马氏兄弟都有《五君咏》之作,说到方環山,都说他秉性灵秀, 萧散、放旷,如“晋宋间人”,在金农和方環山之间,有着性格和志趣上的通同之处且方、金二人俱受桃花庵画僧石庄的款待,都是桃花庵书画家团体中的活跃分子这些,具 见于《扬州画舫录》環山又与临潼人张阑(字芳贻)齐名,画风亦相埒至于金 农 、環山之间的具体联系,就只能从他们双方都有的共同友群来辨识了環山除锐志作画外,还将所见名迹杂录,前人 论画名句,或自题画作之题识及题画诗,都随意笔录, 总为《天慵庵随笔 》,分上下卷,下卷均为题 画诗,其余均为上卷由焦理堂厘订,赵之谦、戴采 孙序、跋環山亦工书法金农曾在《冬心印识》中对環山书法作过恰当的评骘他说:“ 先生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思翁 ”環山与弟西畴均为盐商,雅好金石文物据《樊榭山房续集》称:環山富收藏,其所藏魏景初中的铜帐构极为珍贵,曾以此遍求题咏環山复工舟车木作图榇江晟制车轮辀,名 “平安车”, 環山为其绘图,刻石传为盛蹟。
关于環山的年岁, 《扬州画舫录 》说他“年未五十而死”, 《画征续录》说他“惜中寿而夭” 前所列環山生年卒年,系据《中国美术 家人名辞典》方士 字右将,号蜀泉,又号西畴士庶同母弟客居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