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卷****
  • 文档编号:246007938
  • 上传时间:2022-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3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水的净化C.燃料的燃烧 D.风力发电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 B.人造金刚石做钻头C.石墨做电池电极 D.二氧化碳灭火3.下列关于酒精灯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4.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C>H>O5.镁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质量为30.97 B.属于金属元素C.镁原子与氦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 D.镁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都为12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并充分振荡,液体体积小于20mLD.电解水时正极附近产生气体与负极附近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7.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水加热沸腾,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导致分子间间隔增大8.“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科学家利用废气中二氧化碳制取燃料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乙和丙分子个数比1:2 B.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生成了氢气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均不变9.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应先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打开油烟机排气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灭火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燃烧不充分,可增大灶具进风口10.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所建构的化学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C.空气组成模型 D.反应类型关系模型11.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燃烧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但是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点燃氢气前须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须验纯C.最外层达8电子的微粒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化学性质稳定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12.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或所用试剂A鉴别铁粉和木炭粉分别取样,用磁铁吸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C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煅烧D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混合气体A.A B.B C.C D.D二、科普阅读题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高效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会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分离后的CO2可以用来制取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中,CH3OH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CuO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2)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 D.“液态阳光”将实现燃料零碳化(2)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3)根据图1写出CO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结合资料和图2信息,甲醇的产率与CuO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_三、实验题14.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你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______A.椎形瓶 B.量桶 C.长劲漏斗 D.坩埚钳(2)用F装置收集氢气判断气体收满的现象是______,若用E装置装80%的水来收集氧气,则E装置最终得到的氧气的浓度为______(空气中氧气含量按21%计算)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室可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四、流程题15.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2)根据步骤①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步骤②中元素守恒,可推导X为______,其用途为______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在步骤②、步骤④合成尿素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使用催化剂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D.使用的催化剂理论上可重复使用五、综合应用题16.关于二氧化碳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某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1)该小组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编号药品甲大理石粉末、7%HC1溶液乙块状大理石、7%HC1溶液丙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根据图1可知乙组实验速度适宜,收集400mL二氧化碳气体,时间为______s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任务二)认识二氧化碳收集的方法(3)兴趣小组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甲组用向上排空气法测得氧气含量为6.6%,推算出CO2含量为69%,乙组组用排水法测得氧气含量为4.2%,推算出CO2含量为80%,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______收集二氧化碳任务三)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4)将干燥的CO2气体通入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①a处不变色,b处变红的原因是______②若看到烧杯d中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任务四)再探镁的燃烧查阅文献:a已知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反应为:。

      b已知镁条还可以在氮气中剧烈燃烧,反应为:(5)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日常灭火,不可以用N2代替CO2,原因是______,镁条失火也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扑灭,原因是______②根据文献信息试理论上推测,若1.8g镁在充足的空气中反应可得ag产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六、计算题1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研究“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时,需要制取一定量的氧气1)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几种制氧气的装置及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____A. B. C. D.(2)他们在实验中需要制取氧气的质量为0.96g,若让你自由选择上图中的一种实验方法,计算所需试剂的质量是多少?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C2.D3.B4.B5.A6.D7.A8.D9.C10.C11.C12.D13.(1)BD(2)疏松多孔(3)(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铜质量分数是50%时,甲醇的产率最高(其他合理答案)14.(1)ABC(2) 集气瓶内水排完时 84.2% (3)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或停止 15.(1)CO2或H2O(2) N2 做保护气(合理即可) (3)(4)AD16.(1)60(2)(3)排水法(4) 二氧化碳、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5) 氮气密度小于空气,无法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离氧气 镁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且生成碳,会加剧火势 2.5g~3.45g 17.(1)AB(2)方案一:选择高锰酸钾作为制取氧气的试剂。

      解:设需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则: 答:需要高锰酸钾9.48g方案二:选择15%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制取氧气的试剂解:设需要1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则:答:需要15%的过氧化氢溶液13.6g答案第3页,共3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