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管理视角下浅析佤族女性农民工婚育变迁近.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25799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共管理视角下浅析佤族女性农民工婚育变迁近=“news_bd”>   十年来,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强大作用下,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在全国人口流动趋势的影响下,云南省佤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外出务工的热潮笔者通过对世界佤乡,秘境临沧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岩门二组佤族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调查跨境民族女性人口流动对传统婚育造成的影响及相关对策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的输出流动,有的是通过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行为,有的是经亲朋好友等社会网络介绍,也有的是个人自己寻找、朋友帮助带出去等方式,成为劳务输出外流型女性流动[1]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来说,婚育问题对其个人的影响最主要最直接,同时也给当地计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莱片村位于芒卡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 2公里,平均海拔 800 米,属于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年均气温 16℃,终年无霜[2]莱片村岩门二组共有 43 户,总人口 185 人1995 年以前,莱片村佤族女性从不出去打工近十年来,莱片村岩门二组共有 30 名女性外出务工,包括已婚和未婚者,已婚女性有 23 人,未婚女性有 7 人已婚女性务工地集中在山东省、湖南省及四川省,未婚女性务工地除集中在以上三个省外,还有江苏省、广东省及上海市等地。

      外出务工女性占莱片村岩门二组女性总人口的 80%左右①已婚务工女性的文化程度都在小学或文盲阶段,未婚务工女性文化程度都在初中阶段该村女性农民工务工历史较短,称得上是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 25 岁上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3]30莱片村岩门二组外嫁女性共有 23 人,计山东省 7 人,安徽省 7 人,河南省 3 人,湖北省 4 人,四川省 1 人,还有大理1 人②莱片村女性农民工不论未婚还是已婚,她们的务工经历都会对其婚育观念产生影响,并切实改变着她们的婚育行为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分析跨境特困佤族女性农民工的婚育变迁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传统婚育的变迁   1. 婚姻形式:由无媒不婚变为无媒而婚   佤族传统婚俗是男女青年在遵守婚姻习惯法的前提下自由恋爱他们在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也要事先告知父母长辈,在得到双方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不会过多干涉子女的婚姻)因此,佤族传统婚俗中青年男女有恋爱择偶的自由空间,但仍无法摆脱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俗的限制在 1990 年以前由于经济贫困,一些未婚女性在父母的强迫下被迫外嫁,对象多是外省因残疾、患病、贫困、大龄、离婚或丧妻等在当地处于相对婚配劣势的男性,他们用比本地更有优势的彩礼钱(一般是本地彩礼的五到十倍的价格)交给女方父母,就可以将女方带走。

      这种建立在金钱交易基础上、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有些女子外嫁后因夫妻感情不和、婆媳矛盾、不生儿子而被虐待等因素,导致女方身心疲惫又跑回娘家这种带有买卖性质的婚姻形式尽管没有按照莱片村佤族传统的说媒过程进行求婚,但女方父母还是会请女方的舅舅或寨里的长辈等在现场作为交易见证人以证明女儿出嫁了可见,不管怎样,莱片村女性传统的婚姻形式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媒人,他们促成和见证了婚姻的结合不可否认,买卖婚姻的存在是由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种差距现在依然存在,在 2011 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预计 2011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6900 多元[4]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的调查资料显示,2011 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722 元,2011年临沧市农民人均收入 4284 元,2011 年临沧市沧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780 元[5]2011 年临沧市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6 元[6]以上数据显示,2011 年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4%,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9.9%,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4%,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0 年以后,莱片村佤族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受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离开村寨外出务工,期间如遇到合适人选就试着处对象、同居甚至结婚相比之下,外出务工的女孩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有着婚姻选择的主动权她们基本都是无媒而婚,即先自行结婚后告知父母,这种没有金钱媒介掺杂的婚姻更利于婚后生活的稳固和长久有的也会因婚前了解不够,仓促结婚,给婚后的生活带来隐患   2. 婚育观念:由崇尚习惯法变为崇尚婚姻法   佤族传统的婚姻习俗提倡婚前交往自由,十五六岁即可谈恋爱,俗称串姑娘[7]301莱片村也有男女青年恋爱的活动场所,当地叫公房,恋爱男女可以在公房里一起睡觉,但只能和衣而睡而不允许发生性关系,严禁出现未婚先孕村民认为未婚怀孕会激怒神灵,神灵怪罪下来,村寨将会遭遇天灾人祸,而不得安宁因此,对未婚先孕者寨人会按寨规严惩当事人,如打扫寨子或挑带刺的扁担游寨,更有甚者将其驱逐出寨禁止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先孕的传统习惯法一直规范着莱片村佤族青年的恋爱行为莱片村传统婚俗习惯法中的婚指办结婚酒席,当地佤族认为只有在村寨办了酒席才算结婚,寨人才承认双方是合法夫妻,可以同居生子。

      倘若只领了结婚证而没有吃喜酒,寨人反而不认可他们结婚了笔者在访谈中就听到一位老人如是说,吃酒席是全寨子的公开行为,仪式性强,而领结婚证是男女两个人的私密行为,所以寨民并不关心这个东西在比较偏远闭塞的莱片村,这种民族习惯法很有影响力,其实这种更认可办酒席的习俗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过此外,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莱片村佤族传统结婚年龄一般都低于国家法定婚龄,男子多 20 岁结婚,女性 17、18 岁结婚,有的甚至更小一位访谈对象告诉笔者,他母亲 15 岁结婚,16 岁就生下了他这种情况下,即使办结婚登记也达不到法定年龄,于是先吃喜酒形成事实婚姻而后登记者不在少数笔者在沧源县民政局调查时,工作人员告诉说,有的甚至生了两个孩子才到领结婚证的年龄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做宣传,但在民族地区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种情况近几年,国家推行农村医保政策,不少村民考虑到办证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就先办理登记结婚近年来受打工大潮的影响,莱片村外出务工的女性不断增多,外出务工过程中恋爱结婚的女性也随之增多务工女性脱离家乡传统风俗习惯的约束,传统的婚育观念越来越淡化迫于务工生活的枯燥单调及出于生活上的相互照应,多数女性农民工在确立恋爱关系后大都选择与男友婚前同居。

      务工青年男女受城市新环境、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及时间、空间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更愿意选择登记结婚而不是办酒席对于那些男方是外省汉族的人来说,更是希望先领证以获得法律保障嫁入山东的小 A 就说,丈夫家人说领证结婚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婚姻权益有法律保障,生小孩还能享受政府的福利政策可见,与崇尚民族习惯法的传统婚俗相比,佤族外出务工人员更倾向于遵守国家婚姻法   3. 初婚年龄:由二十岁之前推迟为二十岁之后   佤族传统的婚姻习俗一般是男娶女嫁,男子的初婚年龄在 20 岁左右,女性初婚年龄在 18 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佤族青年 15 岁左右即可谈恋爱,且恋爱至结婚的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初婚的年龄极少超过 20 岁如果哪家姑娘超过 20 岁还没有恋爱结婚,就被认为是不优秀或自身家庭有问题而没人追求,姑娘本人及其家人都会感觉很丢面子在 1995 年以前莱片村外嫁的女性都是被父母卖出去的,之后外出务工的小姑娘,年龄多在 14 岁左右,有的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同年龄较大的姑娘相比,年龄较小的佤族姑娘有着绝对的优势,她们身材姣好、诚实大方、漂亮机灵一般都是在超市、饭店或宾馆里承担站柜台、收银员、接待员、礼仪小姐等工作,这类工作相对干净、体面、轻松并且待遇较好。

      被一些学者称为性别化年龄,它是对性别视角下生理年龄的社会和文化解释[8]有着年龄优势的佤族姑娘除了在工作中受老板器重,在生活中能歌善舞、开朗热情的她们也是男性小伙青睐的对象近年来,随着当地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务工生活环境的改变、人际交往圈的扩大、现代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城市现代婚姻、生育观念的渗透,佤族女性农民工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适龄结婚甚至晚婚2012 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的队列分析结果也表明,34 周岁以下的农民工与35—49 周岁的农民工相比,在 20—24 周岁的每个周岁年龄点上已婚比例都有所下降,30 周岁以下农民工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9]144可见,佤族女性农民工婚龄推迟是新时期中国农民工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既是她们顺应时代发展对自我婚育行为的主动调适,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群体社会行为的必然影响   4. 通婚范围:由族内婚扩展为族际婚   通婚圈是伴随两性婚姻关系缔结而成的一个择偶范围,是影响婚姻市场的主要因素通婚圈的变化反映婚姻交往的变化,即通婚圈扩大意味着择偶范围扩大、远距离交往的扩展;通婚圈缩小意味着择偶空间变小,地域交往变得封闭或不对称。

      [10]传统的佤族婚姻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村寨内部通婚和民族内婚一直是主要特征通婚范围狭小,大多以当地村落为中心,距离在5—10 公里以内当地村民告诉笔者,因为山多路远,交通不便,客观上与外界交流的距离很有限;二来是结的亲家一般控制在 5—10 公里内,主观上出于有事需要亲戚帮忙的时候,这个范围一天内步行可以赶到,比较方便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有外地的男人到莱片村寻找结婚对象,但基本只限于山东省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姑娘不断增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及打工范围的不断扩展,该村又掀起了一股外嫁潮工作生活的地域逐渐突破了本土的限制,佤族传统社会约定俗成的通婚圈被打破,由寨内婚、族内婚不断发展为族际婚,通婚半径不断扩大,地域由本寨、本地扩展到山东、湖北、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河南、江苏等省份2012 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统计数据也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跨省婚姻的比例要显著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中跨省婚姻的比例达到 9.73%,老一代农民工中跨省婚姻的比例仅为 4.08%1986 年以后出生(25 周岁及以下)的已婚人群中,跨省婚姻的比例均超过 10%新生代农民工中有 42.69%未婚,在未婚但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中,未来通婚圈的扩大趋势更加明显:对方是流入地本地的比例为 13.07%,双方来自同一县市的比例为 37.66%,双方来自同省但不同县市的比例为 26.54%,双方来自不同省份的比例达到 22.73%。

      [9]145可见,就全国范围而言,跨省婚姻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莱片村佤族女性农民工的族际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5. 生育方式:由在家分娩变为住院分娩   莱片村距离芒卡镇镇政府所在地 2.5 公里,以山地为主,与镇政府之间只通一条土公路,雨季期间车辆无法正常通行该村至今仍保留着一些茅草房及竹笆房受经济条件、传统习俗及交通状况的制约,莱片村佤族妇女传统分娩都是在家自然分娩,多由自家或寨内有经验的老人负责接生,只有遇到难产时才会请医生现今该村佤族女性大多还是选择在家分娩,特殊情况下也会选择住院分娩调查中得知,一些人选择在家分娩是因为佤族信仰原始宗教,当产妇生产遇到特殊情况时寨人首先会想到是有相关的鬼魂在作怪,只要请巫师来家杀鸡献饭或杀猪祭献就行了,他们认为真遇到麻烦的时候,巫师比医生更灵验之所以产生生育方式的转变与国家现行的医保政策不无关系,其在客观上增加了住院分娩的比例总体上来看,村内的妇女仍以在家分娩为主相比之下,在外务工的佤族女性因人际交往圈相对缩小,缺乏家庭分娩人力及传统技术经验的保障都会选择去小诊所或直接住院分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