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遭遇倾向论.pdf
2页事故遭遇倾向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大多数工业事故是由事故频发倾向者引起的观念是错误的,由于工作的高风险,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归结成工人的不注意,应该强调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出现了 AccidentLiability(事故遭遇倾向理论),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前后不同时期里事故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与作业条件有关例如,Roche(罗奇)发现,工厂规模不同,生产作业条件也不同,大工厂的场合相关系数大约在0.6 左右,小工厂则或高或低,表现出劳动条件的影响P.W.Gobb(高勃)考察了 6 年和 12 年间两个时期事故频发倾向稳定性,结果发现:前后两段时间事故发生次数的相关系数与职业有关,变化在-0.08 到 0.72 的范围内当从事规则的、重复性作业时,事故频发倾向较为明显明兹)和M.L.B(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根据这一见解,W.A.Kerr(克尔)调查了 53 个电子工厂中 40 个人因素、生产经营条件与事故发生频率和伤害严重程度的关系,发现影响事故发生频度的主要因素有搬运距离短、噪声严重、临时工多、工人自觉性差等;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工人的“男子汉”作风,其次是缺乏自觉性、缺乏指导、老年职工多、不连续出勤等,证明事故发生与生产作业条件有密切关系。
事故遭遇倾向理论的主要论点有:(1)当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相等且概率极小时,一定时期内发生事故次数服从泊松分布根据泊松分布,大部分工人不发生事故,少数工人只发生一次,只有极少数工人发生两次以上事故大量的事故统计资料是服从泊松分布的莫尔)等连续两年研究海洋石油钻井工人伤害事故,得到了受伤次数多的工人数没有超出泊松分布范围的结论2)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某一段时间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往往发生事故次数不再多了,该人并非永远是事故频发倾向者,通过数十年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很难找出事故频发者的稳定的个人特征,换言之,许多人发生事故是因为他们行为的某些瞬时特征3)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是人员选择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把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例如,Waller(韦勒)对司机的调查,Berncki(伯纳基)对铁路调车员的调查,已确认事故较多的工人被调离或解雇,并没有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