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X线诊断学基础.doc
5页第一节呼吸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一、呼吸系统基木病变X线表现(一) 支气管病变1、 阻塞性肺气肿一侧性肺气肿常见于异物或肿瘤,导致一侧主支气管狭窄和不企阻塞X线表现: 呼气相患侧肺野透亮度增尚纵膈摆动”征象,表现为吸气时纵膈居中,呼气时纵膈句健侧移位2、 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二) 肺部改变1、 渗出大八实变阴影中常可见到含气支气管的透亮影,称“空气支气管征2、 增殖3、 纤维化4、 钙化5、 空洞6、 肿块含液囊肿,透视下深呼吸或瓦尔萨瓦试验(深吸气后屏气)见大小形态发生改变三) 肺门改变1、 肺门增大常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门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壁增厚等引起2、 肺门缩小肺门血管搏动减弱 2、 肺纹理减少肺动脉高压时,肺纹理减少主要发生在周闱肺野,表现为肺门血管扩大,而外周血管 纹理突然变细,呈“截断”征象五) 胸膜改变1、 胸腔积液2、 气胸和液气胸(六) 纵膈改变1、 位罝的改变①纵膈移位:一侧性胸腔积液、气胸、肺气肿、胸A匕大肿瘤,推压纵膈向健侧移位; 一侧性肺不张、肺广泛纤维化、广泛胸膜增厚,牵拉纵膈向患侧移位②纵脶摆动:一侧主支气管不 完全阻塞,于深呼吸时可见纵膈左右移动③纵膈疝2、 形态的改变(七) 横隔改变1、 位罝的改变2、 形态的改变3、 运动度的改变膈矛盾运动:表现为患膈升高,动度减弱或消失吸气时健侧膈肌下降,患膈反而升髙;呼气时健侧膈肌上升,患膈复位而下降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一)气管、支气管异物1、 直接征象2、 间接征象①气管内异物:深呼气时,心影较正常变小;②支气管内异物:纵膈摆动;肺野透亮度改变:呼气相患侧透亮度增高或吸气相患侧肺野透亮度减低三)(四)(五)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感染:可见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支气管扩张可见“双轨征”及杵状纹理;继发肺不张大叶性肺炎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吸收消散期支气管肺炎好发于两肺下叶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 六) 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源性化脓性肺炎,特点为小叶性出血性实变和肺气囊形成血源性化脓性 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七) 肺脓肿睜壁空洞是急性肺脓肿的典型X线征象八) 肺结核1、 原发型肺结核(I型)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1)①急性:“三均匀”特点;②亚急性及慢性:“三不均”特点3、 浸润型/继发性肺结核(III)①浸润为主型②干酪为主型、结核球、干酪性肺炎③空洞为主型4、 结核性胸膜炎(IV)5、 其他肺外结核(V)(九) 支气管肺癌中心型、周围型及细支气管肺泡癌十)肺转移瘤(十一)纵膈肿瘤1、 畸胎类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中下部,多向一侧凸出,以右侧居多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可显示分层征象2、 恶性淋巴瘤以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为主,且多为双侧对称性侧位胸片见肿瘤位于中纵膈上、中部 和气管及肺门区第二节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要点一、循环系统基本疾病X线表现(一) 心脏外形异常移行型的“鞋型”心反映右心排血受阻伴右室漏斗部发育不全二) 心脏房室增大1、 左心房增大①后前位:左心房向右增人时可达或超过右心房边缘,形成右心缘的“双心房影”,左 心缘可见叫弧影,气管隆凸角增大;②右前斜或左侧位:服钡检查示中下段食管有局限性压迹和移位; ③左前斜:心后缘左房段隆凸,与左主支气管间的透明带消失。 2、 右心房增大①后前位:右心房段向右上膨凸,右心房/心高比位>0.5,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扩张; ②右前斜:心后缘下段可见一圆弧形膨A;③左前斜:心前缘上段M上或(和)叫下膨凸,该段延长, 有时可与其下方的右心室段构成“成角现象”3、 左心室增大①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左心室段向左膨隆,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 陷;②左前斜:心后缘下段向后下膨凸、延长,与脊柱重叠,心室间沟向前下移位;③左侧位:心后缘 下段向后下膨凸超过下腔静脉后缘1. 5cm可视为左心室増大,心后食管前间隙变窄或消失4、 右心室增大①后前位:心尖圆隆、上翘,有时可见肺动脉段凸出;②右前斜:肺动脉段下方的圆 锥部膨凸;③左前斜:心前缘右心室段向前膨凸,心膈面延长,心室间沟向后上以为;④左侧位:心前 缘前凸,与胸部的接触面增大三) 胸部大血管异常1、胸主动脉屈曲延长、扩张2、 主动脉钙化3、 肺动脉扩张、萎缩(四)搏动异常心脏冲动完令消失,主要见于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和主动脉的搏动增强常见于髙动力 性循环疾病如甲亢和贫血;肺动脉搏动增强见于肺心病、肺动脉狭窄、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五) 钙化(六) 肺循环异常1、 肺门改变左肺门上移见于永存动脉干I型;右肺门呈瀑布样改变见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2、 肺血管改变(七) 心力袞竭1、 左心衰竭表现脚泡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衰竭的重要指征;间质性肺水肿则多见于慢性左心衰2、 右心衰竭表现胸腔积液较常见有吋右侧脶肌抬高3、 全心衰竭表现二、循环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一) 先天性心脏病1、 房间隔缺损①“二尖瓣”型,右心房、室增大;②肺动脉段凸出,肺动脉搏动增强,透视下可见 “肺门舞蹈”征;③肺血增多;④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呈“残根”样表现2、 室间隔缺损分漏斗、膜部和肌部间隔缺损①“二尖瓣”型,双心室增大,以左心室增大显著, 左心房增大;②肺动脉段凸出,肺动脉搏动增强,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征;③肺血增多;④合并重 度肺动脉高压,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时,肺动脉呈瘤样扩张,外围分支细小,呈“残根”样表现3、 动脉导管未闭分管型、漏斗型和窗型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此而增大①“二尖瓣”型,双心 室增大,以左心室增大显著,左心房增大;②主动脉结凸出或增宽,部分可见“漏斗征”;③肺血增多; ④伴肺动脉高压者肺动脉段不同程度凸出,肺门动脉扩张,外围肺血管纹理扭曲、变细;⑤左心室和主 动脉搏动增强,可出现快速而大幅度的搏动即“陷落脉4、 法洛四联症包拈四种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以肺动脉狭窄 和室间隔缺损为主要畸形①近似“鞋型”心,心腰凹陷,心尖圆隆、上翘;②主动脉升弓部不同程度 增宽、凸出;③肺血减少二) 风湿性心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