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影响因素分析.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9182153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30.7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殷戈+朱战国摘要:现代食品供应链过长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食品安全以及利润分配不均等多方面问题食品短链模式是缩短食品供应链环节,最少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中间商数量的食品供应体系通过对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基于选择实验法分析了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商数量、农产品销售价格和农户人际关系3个属性都能显著影响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决策在食品短链模式的属性中,农户更加偏好中间数量的属性,即食品短链模式中间商数量的减少对于农户参与决策影响程度最大关键词:食品短链;农户选择行为;选择实验法: F323.7文献标志码: A:1002-1302(2016)04-0501-04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食品加工过程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1]究其原因,除了农户在种植和养殖时过度使用化学添加剂等微观的因素之外,不少学者认为是现代化食品供应模式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2]现代食品模式是主要推崇工业化、规模化和全球化食品供应模式尽管现代化食品供应模式带来了多元化和廉价的食品,但其供应链过长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食品质量安全以及供应流通环节利润分配不均等多方面问题[3]。

      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是否有新的食品模式能够替代现有的食品供应模式,保障食品安全以及农户与消费者的利益食品短链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可替代性食品模式,它兴起于欧洲,由杜志雄等引入国内,具体是指减少常规的长链农业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如加工、包装、营销、运输等,同时还指缩短从生产到餐桌的空间距离与其相对应的短链食品是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食品[4]美国2008年食品短链模式的农产品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48亿美元[5],欧盟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欧洲推广食品短链模式与国外食品短链模式发展规模相比,中国的食品短链模式还处于初期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导致人们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旺盛,那食品短链模式在中国还没有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农户没有参与到食品短链模式中来?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决策又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1 文献综述食品短链模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学者研究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消费者时发现,购买短链食品的大多是中等收入人群[6],且购买动机主要是对健康考虑、支持当地经济、希望农户得到公平收入和维持当地农田等因素[7]据研究,大约23%的中国人口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且这个比例还在一直增加[8]。

      相对于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对食品质量更加关心[6],即短链食品在中国也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国外学者研究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农户时发现,价格、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未来的计划、收入、农场大小都对其有影响[9]相比于传统市场的农户,短链模式的农户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有创新意识,制定决策时更加理性,会考虑到经济状况,一般不会让习惯和传统来影响决策[10]也有学者认为农户参与到食品短链模式并不能提高其经济绩效,主要是由于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成本过高[11]国内关于食品短链模式的研究尚浅,主要集中在介绍食品短炼模式的概念和优势等方面,尚未有实证方面的相关研究[1,3-5,12]与食品短链模式研究不同,探讨农户选择行为的研究众多影响农户加入销售渠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入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垂直型渠道影响因素Elizaphan等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户发现加入了超市渠道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和技术效率[13]田露等、侯建昀等研究表明政府支持、价格波动、优势产区、运输距离等环境因素对农户营销渠道选择影响显著[14-15]除了以上因素外,土地使用[16]、乡村就业率[17]、农户的人际关系[18]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营销渠道的选择。

      综上所述,前人的文献主要强调食品短链能够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好处,缺少实证研究;关于农户选择行为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户个人特征和周围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并没有突出决策对象的特征本研究将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食品短链模式的特点,深入探讨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南京市农户的调研反映影响农户加入食品短链的因素,并测算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中国食品短链模式进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户收入提供途径指导2 选择实验法基本原理选择实验法的理论基础是Lancaster的特性效用理论,即消费者实际消费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蕴含的各种特性每个物品可以用不同特性的组合来代替,从而传统的基于物品空间的消费者理论可以转化为基于属性空间的新消费者理论,描述了在效用最大化假设框架下的离散选择它给出每个变量的可能选择层级,通过正交设计来设计出最合理的选择集,从而让消费者在各个选择集之间去做出选择,以此来测度消费者对各选择集中每个属性的偏好和支付意愿选择实验法多用于消费者偏好研究,但也有学者在对农户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中使用[18]选择实验法不仅可以研究影响农户选择的因素,还可以对这些因素进行排序。

      以效用U函数来表示个人偏好:3 选择模型设计3.1 变量的选择与设计选择实验法的核心是设计调查问卷,即确定食品短链模式的属性本研究在文献查询的基础上,根据食品短链模式的特点,选择生产方式、中间商数量、渠道农产品销售价格和农户人际关系4个属性变量,分析农户对于不同销售渠道属性组合的意愿反应各属性及水平见表13.1.1 中间商数量 法国农业部就把食品短链定义为至多有1个中间商的供应链系统[19]因此,中间商数量的减少是食品短链的特征之一中间环节的减少使得食品供应链中价值重新分配,即将食品供应链中中间商的利润分配给生产者和消费者 3.1.2 生产方式 化学添加剂等造成的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高涨,人们更愿意购买生态种植的农产品而食品短链模式在生产时注重与生态自然的融合,不添加化学试剂,保证用健康自然的方式生产和销售农产品[20]3.1.3 人际关系 食品短链模式的“短”除了体现在中间商数量少以外,还强调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距离缩短社会距离近能够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沟通,面对面地互动,使得交易不再是客观的商品交换,而是一个带着个人情感的商品交易[21]生产者与消费者重新建立的关系会使得信任成为食品短链模式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2]。

      Kirsten等在对瑞士蔗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信任因素对于瑞士蔗糖供应链绩效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户的信任程度越高,其经营绩效越理想[23]3.1.4 销售价格 食品短链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稳定的本地市场和减少中间商来增加本地农户的收入[20]一方面,中间商的减少使得食品短链模式中生产者销售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另一方面,短链食品的生产成本更加环保,即生产成本会更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会比普通农产品更高将各属性进行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除去不合理和重复发生的选择项之后,共得到8种独立无关的、由不同属性状态水平组合而成的选择集每个选择集有3个选项,其中2个备选方案和1个都不选方案,全部选择集见表23.2 调查点选取与数据获得本研究选择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原因是南京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人口众多,文化素质较高,中等收入人口较多,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有较大的关系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在南京市周边有众多农产品生产基地,能够满足短链食品的生产条件本研究数据来自笔者对南京市的农户进行抽样实地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采取面对面的现场访谈形式,共发出23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03份,有效率为88%。

      3.3 样本特征本次调查样本中,男性占79.8%,女性占20.2%;4户的户主担任过村干部,占样本总数的2.0%;农户家庭人口平均为4.68人/户;样本小学教育的农民最多,占样本的60.6%,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最少,仅有10.8%,样本农户平均拥有土地面积8 533.33 m2;农户家庭平均年收入为23.13万元4 模型结果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采用MNL(Multinominal Logit Model)模型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MNL模型的因变量是被调查农户在每个选择集中所做出的选择,自变量考虑每个选择集中各个选择方案的属性(生产方式、中间商数量、人际关系和销售价格)及其状态水平模型拟合结果见表3模型通过整体显著性检验(P=0.000 0),中间商数量(P=0.000 0)、农户人际关系(P=0.004)和销售价格(P=0.000)所有属性都在1%水平上显著,但生产方式(P=0.635)却并不显著拟合结果表明农户对于中间商数量和人际关系都是存在偏好的,即农户更偏好中间商少和认识购买者的模式根据模型计量结果,利用公式(6)可得出农户愿意为这个属性支付的价值,即农户对农产品销售渠道各个属性的偏好。

      同时这个也可以看出农户对于食品短链模式中哪个属性最为在意,也就是说影响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因素的排序从表4可以看出,农户对于中间商数量属性的支付意愿最强烈,也就是农户在所有属性中最在意的是中间商的数量,并为这个属性平均可支付价值为1.408;其次是人际关系属性,农户为这个属性的平均支付价值为0.248而生产方式并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农户对于化学添加剂有一定的认知,无论是食品短链模式还是现代化食品供应模式他们都愿意减少使用化学添加剂,更加生态环保地生产农产品5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利用选择模型法研究了食品短链模式的生产方式、中间商数量、农产品销售价格、农户人际关系这4个属性对于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商数量、农产品销售价格、农户人际关系3个属性都能显著影响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决策,生产方式对农户参与决策影响不显著农户的支付意愿表明,中间商数量对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影响较大,而且中间商数量越少,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意愿越高;与之相对应,农户与购买者的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的影响较小,但农户与购买者的关系能促进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小农户收入和福利一直都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

      食品短链模式较现代化食品模式而言,更能提高农户的收入和地位之前关于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研究大多是关注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土地特征等对农户参与决策的影响[9],根据研究结果,食品短链模式本身的中间商数量属性和农户人际关系属性都对农户参与食品短链模式的决策具有影响食品短链模式是以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为主要特征的食品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势必改变了供应链上的价值分配,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食品供应链缩短能够让消费者和生产者接触,减少信息不对称,指导农户的生产,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提高农户的待遇[19]对于中国食品短链模式的推广,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宣传推广食品短链模式时,应该强调模式的“短”,即中间商数量比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的中间商数量要少,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食品短链模式中间商数量的减少一方面增加农户的收入和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产生其次,以往农户从事生产工作居多,在销售时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起到的作用有限食品短链模式能够增加农户与外界的接触,可以扩展农户自己的人际网络,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参考文献: [1]赵 玻,葛海燕. 食品供应短链:流通体系治理机制新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14(8):35-43.[2]周 立. 极化的发展[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3]檀学文,杜志雄. 从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分析视角看“后现代农业”[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56-165.[4]杜志雄,檀学文. 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J。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