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求甚解重在感悟.pdf
4页2013 年湫池初中教研活动交流材料题目:不求甚解重在感悟教研组:语文组培训项目:庆阳市中小学经典诵读姓名:张文渊培训时间: 2013.11.1 不求甚解重在感悟——庆阳市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培训《陈琴吟诵》张文渊一、关于陈琴老师的介绍陈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永兴学校语文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教学目标二、关于“素读”的理解“素读” ,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 这种方法适于诵读经典作品,提倡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只求记诵,求熟记,不做深入的解读三、 《观陈琴老师经典诵读讲座》有感——不求甚解,重在感悟“素读”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 但是这个形式却并不陌生素读” ,即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涵义,只是纯粹的读陈琴老师素读的对象是“经典”,当孩子们摇头晃脑、形式多样地进行素读时,我想到了电视上看到的古人在私塾中读书的情景陈老师的学生能熟练地通背《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大学》 、 《中庸》 、 《论语》 、《老子》 、 《孟子》和《声律启蒙》等经典读本。
讲座中,陈老师提到了这样一句诗: “一个人的童年,最开始你遇见什么,那他将来就是你 ”我十分认同这句话童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回想我们现在还记得的诗篇, 很多不都是《静夜思》、《春晓》、《草》等小学时学的古诗吗?我们现在的个人习惯,很多不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吗?有人质疑,不理解古诗的意思算学会这首古诗了吗?陈老师的回答是“少讲解,多吟诵,诗歌是用来感悟的”当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也不要紧,只要背出来了, 以后当他遇到了同样的情景,心中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相应的诗这对我们的古诗教学也是一个新的启发:不用拘泥于每个字词句的意思,能读熟、背诵出来,大概理解古诗的意境就可以了,这与我们的课标要求也是相吻合的当然,这个不仅仅适用于古诗教学, 对于更大范围的阅读教学也有其适用之处现在的语文课要求以读感悟, 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课文的情感不过朗读与素读时有区别的,朗读的是课文,素读的是经典个人愚见,只有千古都不能颠覆的经典才值得不求甚解的素读吧!听完陈老师的讲座, 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琴老师的即兴吟诵,很有古典韵味,而小孩子对于音律是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们都喜欢听陈琴老师上课吟诵,然后跟陈老师一起吟诵突然感慨“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没有教师高品位的阅读,就不可能有学生高品位的阅读,做一个读书型的教师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福音。
六经注我,使得学富五车;我注六经,方显才高八斗作为教师,只有自身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读书的世界四、吟诵对中学生的意义1、吟诵,古诗词的美丽传唱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经典的诗词格律,但是听起来却一点不显得枯燥难懂她所实践的,就是把课本简单教, 留出大量时间来吟诵古诗词,这是对我们祖国文化的一种传承,作为一位老师,这也是一种责任目的是让中小学学生继承传统的经典之作,将传统文化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希望同学们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文化2、 “素读”的方法,适合中小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正如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经典诵读能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对知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看到陈琴老师, 一个典型的南方女性,个子不高,面部也不是典型的东方美女的布局 这样一个女性, 在任何场合你都不会被她的容貌所吸引,但是培训上午三个多小时,全场的好几百听众为她倾倒,甘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因为她的饱读诗书,因为她的文化底蕴,因为她的歌喉, 更因为她无与伦比的吟诵 整个上午我们都在艺术欣赏中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