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浅析.doc
2页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六册教材中,除去文言散文不算,大概有六十多篇为散文,占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散文教学并未引起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或把散文混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或把散文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分析,惟独没有突出散文本身的教学特色我认为要想突出散文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回归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形散神聚”散文的教学,正是要围绕这个特点展开,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了解散文方面的一些知识,学会阅读、欣赏散文下面我主要从散文教学现状、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进行教学的依据及其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谈谈看法散文理论家葛琴说:“散文的体裁,并无严格的规定,举凡日记、书札、游记、随感、悼念文、人物志、风土志等,只要是以抒发作者的对真实事物的情感思想为主的,都可归入散文之列散文家秦牧说:“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畴巴金的观点是:“只要不是诗歌,又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曾写出什么人物,更不是专门发议论讲道理,却又不太枯燥,而且还有一点点感情,像这样的文章我都把它认做‘散文’。
由以上各家对散文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散文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散”,但是,散文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并有文学味道,有一种内在的“神”统帅全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 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征理解:《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上说,散文的“形”指的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因素,是比较具体的散文的“神”指的是散文的主题,也就是蕴含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无论内容多么广泛,形式多么自由,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明确的,集中的即使“意在不言之中”,仍可通过字面意思推断出来,所以“神”不会“散”而散文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是其他文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神”蕴含于“形”,“形”表现了“神”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凡睹物之情,思路所及都可以联缀成篇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样强调线索的:“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膢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綺交,内义脉注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构思艺术和文章的主旨《腾野先生》从结构上看来,似乎是一篇很“散”的散文文章一开头就以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时的种种丑态,写了“我”从东京到烟台学医,人们待“我”如北京的大白菜运到浙江一样的稀罕但这与高度赞扬藤野先生的伟大品格有关:中国留学生醉生梦死,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而作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却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对中国表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同情;一般日本人对来自弱国的“我”怀着“物以稀为贵”的奇异心理,而藤野对“我”却是特别关切,给予不倦的教诲这篇短文内容丰富,时间跨度20年,大小事件10多件,人物众多(“我”、藤野先生、清国留学生、日本教员、日本的“爱国青年”)作品中的记叙和抒情,都是围绕着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而设置、开展的作者按时间的顺序,以自己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将繁多的题材和生活片段串联起来,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线索的作用,并通过精心的提问设计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就把握了全文的思想意义和协作特色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作品的种种神韵,美景中浓郁情致,更值得细细玩味欣赏那么,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可算是把握文本的一条最佳捷径关键词,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语境,品味和感悟文本的核心内容,体会文本的意义和意味李森祥的写人散文《台阶》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而艰辛创业的奋斗史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句--“我们家的台阶低”来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用毕生的精力,把家门口的台阶由三级筑到九级呢?”原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也就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国农民的坚韧性格,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生活价值观做全面的审视,学会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穷通过把握关键词句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散文的语言一般来说,或流畅、华美,或自然、朴素,在教学中要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褒贬色彩,品味语言的格调、情味,揣摩语言的内涵、内蕴,联想语言的文外含义,想象语言的空白形象,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其次,探究中鉴赏文本表达技巧如前所述,散文的构思及表达是自由的、灵动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欣赏作品构思的艺术匠心,选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好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阅读散文就要从中品出这股诗味来散文的诗意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如意境深远的画面,浓烈的抒情,神奇的想象,诗一般的语言等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捕捉散文的诗意,要善于从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尤其要抓住作者抒写的“动情的事”和“动情的物”,要抓住“动情点”;其次要在意境的层层开拓中捕捉诗意;在人物及其活动中捕捉诗意最后,在合作中积累学习方法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能欣赏、分享他人成果,能宽容、接纳不同意见,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解读鉴赏方法如:分析散文“形”与“神”的方法:析“形”四抓:一抓写人鳞爪;二抓记事片断;三抓状景点滴;四抓咏物掠影悟“神”三看:一看引文中渗透的感情;二看议论和抒情语段;三看重复暗示的聚光语句 总之,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既注重诵读,也重视鉴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吃透教材,而且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凸显个性化,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