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院内感染具体防控措施.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君***
  • 文档编号:612880757
  • 上传时间:2025-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院内感染具体防控措施医院应采取综合性的感染防控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以下从这三方面提出具体操作指 南 :3.1预防措施(1)环境与媒介控制:灭蚊防蚊是预防院内传播的基础措施医院应建立健全院内蚊媒监测与控制机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蚊虫孳生地清理具体包括:●清除积水,减少孳生:落实”翻盆倒罐”制度,每周至少一次对医院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彻底清除各类积水容器重点清理病房阳台、卫生间、走廊、地下室、绿化带、停车场等区域的积水,如花盆底碟、废旧轮胎、空瓶罐、排水明沟、消防水池等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水塔、蓄水池)应加盖纱网或定期投放灭蚊药剂(如杀虫缓释剂)· 安装防蚊设施:在门诊、病房、急诊等区域的门窗加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病房内应为每位发热患者提供蚊帐,尤其在白天(伊蚊活跃时段)保证患者休息时使用蚊帐候诊区和走廊应安装灭蚊灯或电蚊拍,必要时使用蚊帐隔离等候人群,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定期灭蚊消杀:根据院内蚊虫密度监测结果,适时开展化学灭蚊措施在流行季节或发现蚊媒密度升高时,可安排专业消杀人员对医院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喷雾灭蚊(如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针对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室等蚊虫栖息场所。

      病房内可使用电热蚊香液、杀虫气雾剂等安全有效的方法灭蚊需注意在有人情况下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杀虫剂,并确保儿童和孕妇所在区域的用药安全加强监测报告:感染管理部门应与当地疾控机构配合,监测院内蚊媒密度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情况 一旦发现院内有蚊虫密度异常升高或出现聚集性发热病例,应及时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例如,当同一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例发热伴关节痛的患者时,应警惕基孔肯雅热暴发,立即向医院管理层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患者管理与隔离防护:加强对就诊患者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院内传播的关键预检分诊与早期识别:在门诊大厅、急诊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点,对所有发热患者询问流行病学史,包括近期旅行史、蚊虫叮咬史等在流行季节,对发热伴头痛、关节痛或皮疹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引导其到专门的发热诊室就诊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发热门诊或感染科诊室对可疑患者进行快速筛查(如登革热NS1 抗原检测),以尽早明确诊断0隔离与防护: 一旦确诊或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患者,应尽量安排单人病房隔离观察,避免与其他患者同住若无单间,可将同类患者集中安置在同一区域(分组隔离),并保证房间有良好的防蚊设施病房门口应张贴明显标识,提醒进入人员注意防蚊和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进入此类病房时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长袖工作服、长裤,并在暴露皮肤涂抹驱蚊剂,以防止蚊虫叮咬减少暴露风险: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例如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戴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面罩,以防止血液喷溅到黏膜虽然这两种病毒经直接接触传播罕见,但仍需防范针刺伤等意外暴露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并及时消毒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手卫生通过标准预防,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经接触感染的风险陪护与探视管理:限制患者陪护人数,尽量固定一名健康家属陪护对陪护人员也要进行防蚊指导,如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等探视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探视,并遵守医院的防蚊要求对于有发热或其他症状的探视者,应劝阻其进入病房3)人员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主动防护●医务人员培训: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临床 医护、检验、分诊等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院内防控要点等使一线人员掌握如何识别可疑病例、正确报告疫情和落实防护措施培训可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患者及家属宣教:在门诊候诊区、病房张贴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治的宣传海报或播放宣传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方法。

      例如,告知患者在院内要穿长袖衣裤、使用蚊帐,勿在病房内敞开门窗以防蚊虫飞入指导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如勤点蚊香、使用驱蚊喷雾等同时,教育患者如出现高热不退、出血倾向等重症迹象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3.2 控制措施当医院内出现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院内扩散主要措施包括:· 病例报告与隔离:临床科室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责任报告人须在规定时限内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指导临床科室对患者实施严格隔离:将患者转移至单人病房或负压病房(如有条件),病房门窗关闭并加强防蚊措施,必要时对病房进行额外的灭蚊处理(如使用杀虫烟雾剂)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物要严格消毒处理,避免二次传播风险·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陪护和医务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定义为:在同一病房内未采取防护与患者共处超过一定时间者,或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者对密切接触者应登记造册,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观察期为最长潜伏期(14天)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安排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测,以早期发现续发病例。

      对于在暴露期间未采取防蚊措施的医护人员,也建议进行医学观察并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服用止痛药预防关节炎等对症处理,但目前无特效预防药物)· 环境消杀与监测:在发现病例后,医院应立即加强环境灭蚊力度对病例所在病房及周围区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杀虫处理,包括使用滞留喷洒杀虫剂处理墙面、角落,以及对可能的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和灭蚊同时,在院内扩大蚊虫密度监测范围,增加诱蚊灯布点和布雷图指数(BI)监测频率,以评估消杀效果如果BI指数仍较高,需反复开展消杀,直至将蚊虫密度降至安全水平· 加强防护与培训:针对此次事件,对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再次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强调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额外的防蚊措施例如,进入隔离病房必须戴手套、穿长袖工作服,必要时戴防蚊网罩等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现场督导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此外,可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此次事件,提高其他科室人员的警惕性0· 信息沟通与协作:医院应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导如院内发生聚集性病例,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可能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必要时,请求疾控部门协助进行环境蚊虫监测和专业消杀同时,医院内部各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宣传等)应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3.3 应急处置流程当医院出现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暴发流行迹象时(例如短时间内出现多例病例或院内职工集体发病),应启动应急预案,按照以下流程处置:1.立即报告:发现暴发苗头时,感染管理科应第一时间向医院分管领导和院长报告,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病例数量、主要症状、可能的暴露来源等同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由院领导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应急处置小组2.隔离控制:应急小组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将所有确诊/疑似患者集中隔离治疗,限制其活动范围对所在病区实行封闭管理,暂停新患者收治,防止疫情扩散到其他病区对病区内的其他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转移至其他清洁病区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同病房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按照前述要求进行医学观察3.流行病学调查:配合疾控中心开展院内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感染来源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发病时间分布,以及医院环境中的蚊虫孳生情况绘制传播链图,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如是否存在共同的蚊虫滋生点)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高危区域和高危人群,指导下一步防控措施4.强化消杀与环境整治:在暴发期间,加大消杀频率,对全院环境进行”拉网式”灭蚊特别是病例所在病区及其周边区域,应每天进行喷雾杀虫,连续数日。

      同时,全院范围开展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清除所有积水容器,堵塞漏洞后勤部门要确保下水道畅通,无积水死角必要时,请求专业除害机构支援,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全方位消杀 5.加强监测与预警:在暴发响应期间,医院应加强对发热病例的监测在门诊设立专门的”两热”筛查岗,对所有发热患者进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筛查登记 一旦发现新病例,立即隔离报告,并纳入暴发统计感染管理科每日汇总疫情动态,绘制流行曲线,评估防控效果如果病例数持续上升,应及时调整策略,如暂时关闭高风险病区或实行更严格的人员管控6.人员防护与培训:为参与救治和消杀的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防蚊服、高浓度驱蚊剂、手套、护目镜等对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其掌握最新的诊疗和防护要点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医院应关注职工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安排轮休或心理咨询7.信息发布与沟通:医院应指定专人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及时发布院内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做到透明、准确,避免谣言传播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8.解除应急响应:当经过一段时间(至少一个最长潜伏期,如14天)的严格防控,院内未再出现新的病例,经疾控 部门评估确认疫情得到控制后,可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但仍需继续加强监测和防蚊措施一段时间,巩固防控成果通过以上应急处置流程,医院能够迅速控制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在院内的传播,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造成的影 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