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的入园准备.doc
9页入园准备绝不能等到宝贝临入园了“临时抱佛脚”,来一场狂轰乱炸,而要细水长流,早作打算入园心理准备 1.帮助宝贝了解幼儿园 从宝贝准备入园前3个月开始,父母就可以告诉宝贝,他长大了,很快就要上幼儿园,并给他讲一些有关幼儿园的事情,让他了解幼儿园的一些基本情况,明白去了幼儿园之后会经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小朋友会在那里做什么,以及上幼儿园并不就是一直在那里待着不回家等等通过向宝贝灌输这些,让他从心理上先接受幼儿园最好能事先带宝贝到幼儿园去看看,让他有感性的认识,培养他对幼儿园的好感 2.减少宝贝对抚养人的依赖 在准备送宝贝上幼儿园前至少3个月,抚养人就要有意识地经常在宝贝面前“消失”一会儿,先从短时间一点一点增加到长时间,这可以帮助他明白,抚养人的这种“消失”只是暂时的,很快还会回来同时要多鼓励他和别的大人、小朋友玩耍,帮助他减少对抚养人的依赖经过3个多月的训练,宝贝上了幼儿园就会比较容易克服分离焦虑3.帮助宝贝摆脱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导致宝贝在幼儿园出现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幼儿园,老师要照顾很多孩子,别的小朋友会分散老师的注意力,因此,老师不会像在家一样,只围着宝贝转于是,宝贝会很不适应这种环境。
因此,在宝贝上幼儿园前至少3个月,父母就要有意识地改变对待宝贝的态度,帮助他认识到他不是大家的中心,他的要求也需要等待,不会立刻就得到满足4.让宝贝明白上幼儿园的道理 准备送宝贝上幼儿园前,父母要给宝贝灌输一些“大道理”:爸爸妈妈要去上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整天照顾宝贝,如果爸爸妈妈不去上班就没钱给宝贝买图书、玩具、好吃的宝贝长大了,也要去幼儿园上学,去了幼儿园还可以跟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幼儿园老师会教宝贝唱歌跳舞做手工,宝贝会学到很多好玩的东西等家长切忌焦虑,宝宝会感知到家长的情绪,尽量把好的情绪展示出来,要放松自己的焦虑心情,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吃饭吃得怎样,以前在家挑食的,到了幼儿园怎么办?宝宝大小便有没有人管?宝宝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会不会被欺负?这些担心都很自然,但是妈妈的这种担心和焦虑很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甚至会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不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是很痛苦的 要让宝宝觉得成为一名“小小读书郎”是一件很光荣和开心的事情,要让宝宝觉得妈妈是放心宝宝离开家,离开妈妈的这不仅意味着宝宝觉得自己长大了,更会让宝宝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不是总是让妈妈不开心要记得你和宝宝之间的亲子依恋会让宝宝更容易感受到你的情绪变化。
所以,保持放松的心情很重要,至少,在宝宝面前,你需要有一种积极和自信的心态入园能力准备1.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 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如果入园前他想要大小便还不能告诉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对宝贝进行排便训练,入园前应该重点教会宝贝说“我要小便”,“我要大便”这样的话 学会用杯子喝水,会端着有水的杯子走(杯子里的水不宜过多,最多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即可.)教宝宝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会穿脱简单的衣裤先学会脱衣服再学穿衣服,对孩子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衣服、衬衫又好穿又好脱,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带拉练的滑雪服就比较难对付当他对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他穿式样较复杂的服装 孩子喜欢照父母的样子做如果你和孩子一起穿衣服,不仅可以使孩子学到正确的穿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习惯穿衣服。
以后,妈妈和女儿一起穿衣服,爸爸和儿子一起穿衣服,这样孩子就可以学到对付繁忙生活的经验要摸清孩子穿衣服的能力,早上起床后只让孩子自己完成他已掌握的那几步可以一起练习穿衣服的技巧早晨时间短促,常常腾不出时间,所以你要在白天找个清闲的时候,愉快地唱着歌,轻松自如地教他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宝贝准备入园前,父母要想办法调整宝贝的生物钟,让他早睡早起建立与幼儿园相同的生活节奏 饭前便后要提醒宝贝洗手,帮助他养成讲卫生的习惯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宝宝在学习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候,如果还没有形成一些基本的技能,还没办法独立完成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着急,不应对宝宝流露出失望和丧气的神情,更不能谴责和谩骂宝宝 每个宝宝的身体各方面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异,宝宝们相差几个月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爸爸妈妈对宝宝提出的要求和帮助,首先要合理是否有进步,还要看宝宝自己的先前水平,而不是和其他宝宝相比 即便没有多少进步,也不要灰心托班和小班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自理能力。
2.社会交往能力 带宝贝认识尽可能多同龄的小伙伴,多提供机会让他们一起玩耍,培养宝贝与人交往的能力外出玩耍的时候,可以让宝贝带些零食或者玩具和大家共享,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样,宝贝到了幼儿园后,就会比较容易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中,并且,这些一起玩的小伙伴有的可能还会成为他上幼儿园时同班的好朋友还可以多带宝贝出去串门,或者在家里有客人来时,鼓励宝贝学会主动与客人打招呼,鼓励他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等,锻炼他与陌生人接触的能力 3.身体运动能力 很多父母尤其爷爷奶奶怕宝贝摔着,特别疼爱宝贝,常常抱在怀里,或者放在手推车里,结果宝贝很少有机会自己走路,更别说自己跑跑跳跳和爬楼梯了这样长大的宝贝腿劲差,在幼儿园玩耍的时候稍有碰撞就容易跌跤摔伤,活动能力很差,也比较娇气,动不动就抹眼泪在宝贝入园前,要多对宝贝进行体能训练,这样,他上了幼儿园就会比较硬朗,不容易磕碰摔伤 4.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好坏是宝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宝贝自己有什么想法表达不清楚,他会有一种严重的挫败感,加上老师不太了解宝贝,更是无从明白他的意思,那么宝贝就会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
建议父母平时要多跟宝贝交流,鼓励他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要宝贝还没开口就心有灵犀地去满足他的要求当宝贝口齿不清的时候,不要过分去纠正,以免削弱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交流都是用普通话,在入园入托之前,爸爸妈妈可以尝试多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入园面试准备幼儿园也会有一个简单的对宝贝的面试面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一下宝贝的情况,让宝贝、家长和老师有一个彼此熟悉和沟通的机会这个面试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格,所以没必要过分担心给宝贝报名后,被通知去参加面试的都是有大致意向的,只要不是智力上有什么大的缺陷,一般都能通过幼儿园面试主要是问宝贝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逗引宝贝跟老师交流,并不是考宝贝能背多少首儿歌、会唱多少首歌曲,会跳几个舞蹈,因此,父母没必要教宝贝这些面试的时候,老师的重点是观察宝贝,看他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给他来场小小的考试,所以父母根本不需要为面试担忧入园的特殊准备 在父母确定让宝贝进哪个幼儿园,并且宝贝也被录取之后,切记一定要和老师沟通以下问题——1.将宝贝的喜好、个性、饭量、排便时间等日常习惯告诉老师2.将家庭教养宝贝的方式告诉老师,比如是自己带、保姆带还是长辈带等。
3.因为每个幼儿园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宝贝上幼儿园需要准备的用具也会有些区别,在送宝贝上幼儿园前,父母一定要问清楚需要给宝贝带什么样的用具,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其它: 第一天入园 1.前一天晚上早点入睡 2.及时大便 3.早上自然醒来,家长要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宝宝 4.把宝宝交给老师,愉快的说“再见”,然后马上离开5.在宝宝面前对老师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友好 切忌 1.在宝宝面前表示留恋 2.趴窗偷看 3.呵斥宝宝“再哭我就不接你了”4.不听话就让老师管你 离园 1.准时接宝宝,不可以迟到 2.不要流露出过多的思念,让宝宝感觉到,妈妈信任这个幼儿园、信任老师 3.与老师交流宝宝在园情况 4.带宝宝在幼儿园里玩一会儿 切忌 1.“有没有人欺负你?” 2.“你吃饱了吗?” 3.“宝贝,让你受委屈了” 回家 1.多喝水、吃水果 2.聊一聊老师和小朋友 3.玩过什么玩具,做过什么事情 4.幼儿园什么东西好吃 5.晚上早一些入睡 切忌 1.用买零食和玩具来补偿宝宝 2.“如果你明天上幼儿园,我就给~~~” 3.欺骗宝宝“我们明天不上幼儿园” 分享幼儿园优秀家庭教育家长教育心得:女儿4岁,据幼儿园老师说:是班上拔尖的几个小孩之一:懂的遵守规则协助老师,在同学中有号召力影响力,英文理解力强词汇量大表达流畅。
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也经常表扬:你家女儿从小就是当班长的材料!应该得益于: 第一 从小2岁就向她灌输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孩子摔倒我从来不去扶,都是踢踢屁股自己起来;孩子爬高我也从来不阻止,只是告诉她如果摔下来回事什么后果,为了避免摔下来你应该怎么做;自己的玩具必须收拾好,否则妈妈会当做垃圾扔出去第二 从小2岁就要求她分担爸爸妈妈的责任 孩子上放学书包都是自己背,买东西一定要让她也提点,不能大人都提着,她空着手妈妈收拾房间你也必须帮着抹桌子第三 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交往 包括将食物玩具和小朋友分享,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自己去小朋友家里玩;我常给孩子说,只要是你自己的钱能买到的东西,都可以送给小朋友,朋友比玩具零食都更珍贵第四 鼓励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找妈妈,我基本上不会动手帮她解决,而是鼓励她宝贝,你自己行的,你什么都能做到!她通常会在鼓励声中一边着急的哼哼唧唧,一边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后欢喜的连蹦带跳,孩子的自信心又一次得到加强第五 在家里营造英语环境 老公英语还行,我要求他爸在家必须说英语,开始挺别扭,现在习惯了,和女儿之间的简单交流基本是英语进行 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当然,孩子再大些,光有家庭教育或许就不够了。
但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多费些心思在孩子身上,能为孩子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