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田灌溉中的渠道防渗施工技术2000字.docx
2页农田灌溉中的渠道防渗施工技术2000字 摘 要:渠道防渗工程是有效降低渠道输水损失,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延长渠道防渗工程的寿命,提高渠道防渗工程使用效果 关键词:衬砌; 渠道; 防渗; 施工; 措施 渠道防渗工程是有效降低渠道输水损失,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延长渠道防渗工程的寿命,提高渠道防渗工程使用效果也是增强渠道行水安全的主要措施,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渠道防渗工程十分必要1衬砌渠道的结构形式 U形渠道自动脱模衬砌机分D30型和D50型,其中D30型可通过调整变为D40型,断面形式为圆弧底、直立侧墙考虑到现浇后的渠坡稳定及便于施工,渠道内坡取为l:2根据渠道设计流量及抗冻抗渗要求,选定砼防渗层厚度为8.0 cm,强度标号为C15抗冻标号为D50,抗渗标号为W4为避免砼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的破坏,沿渠道纵向每5.0 m设1道伸缩缝,沿渠道底脚设两道横向伸缩缝,内用l.0 cm厚的闭孔泡沫塑料填充2衬砌工程施工2.1施工准备 渠道工程衬砌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作好料场、拌和场等施工场地的布置以及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和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
2.2土方工程施工 衬砌渠道多为新筑填方渠道,渠道土质比较疏松衬砌前结合灌溉送水有意识的加大水位对渠道进行了浸水预沉,但仍难以达到衬砌所需的密实度要求,必须进行夯实 2.2.1 渠道放样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渠道施工放样首先,用经纬仪定出渠道的中心控制线中心桩在直线段每50.0 m 1个,弯道处5.0 m 1个,用钢尺量距,误差不超过1/1 000,测角时两次误差不超过30"其次,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每200.0 m留1个临时高程控制点最后,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放样出渠道底脚线和渠口线共4条控制线2.2.2 上方回填务实 1)夯实前首先清除渠床内的树根、淤泥、腐质土、垃圾及隐藏的暗管砖石等2)渠坡夯实厚度为渠底脚处向堤内侧水平距离1.5 m,至堤顶处夯实尺寸为l.0 m,形成1个斜梯形3)回填夯实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每层铺土厚度≤30.0 cm,铺土要均匀平整因渠道沿线土质多为砂壤土或粉细砂,应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在适宜范围内若土壤比较干燥应采用洒水的方法调节土壤含水量若土壤含水量较大应采用排水、晾晒、换上等方法以使含水量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4)夯实后土样于容重不小于1.55t/m3。
一次回填夯实工作面不小于100.0 m,渠道内侧应预留20.0~30.0 cm的削坡量5)渠坡修整为避免表面干燥和施工中人为因素的践踏及雨水冲刷而造成的起尘和破坏,渠道削坡宜在砼现浇前1 d进行削坡时应严格控制高程及表面平整度采用人工挂线精削如果削坡过量,不得用浮上回填,应采用与现浇同标号的砼填允渠底及内边坡平整度允许偏差0.5 cm 作文 / 3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3.1水泥 砼渠道所用水泥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的有关规定,由于具有抗冻要求,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2砂 现浇砼所用的砂为中砂,以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河砂为好,细度模数控制在22~30内,含泥量小于3%,含水量小于4%3.3碎石 现浇砼所用碎石为l.0 cm~4.0 cm或l.0 cm~3.0 cm须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碎石,超径含量控制在15%以内,逊径应小于10%3.4外加剂 砼现浇渠道均有抗冻、抗渗要求,宜加入一些外加剂来提高其抗冻和抗渗性能3.5拌制和养护用水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应采用饮用水,工业污水和沼泽水不得使用3.6材料的运输和存贮 拌制砼所用材料,在运输和存贮时,不得被其他材料污染,不同来源和规格的集料不能混合储存,同时这些材料应贮存在经过硬化的场地上。
拌制砼所用水泥,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棚或库,以保证水泥不硬化变质,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分别存放,并按进场的先后顺序先存先用3.7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现浇砼的配合比应满足强度、抗冻、抗渗及和易性要求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为0.6,砼的坍落度控制在l.0 cm~3.0 cm,须采用机械拌和低温季节或渠床面较湿润时,坍落度宜适当减小;高温季节或渠床面较干燥时,宜适当增大砼设计指标为:强度标号C15、抗冻F50、抗渗W4 作文 / 4砼渠道现浇施工 浇筑开始前应在精削后的渠床上安放衬砌机,如果渠床干燥起土应首先洒水湿润,以避免浇筑好的砼板因水分过度流失表面出现细裂纹砼运到浇筑现场后应及时流槽入仓,人工平仓,刮杠刮平平板振动器振捣振动器振动顺序应从下往上单方向振动,严禁过振、漏振拆模后等砼达到初凝,然后洒水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并用土埂密封,养护天数不得少于14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