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4846617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先秦历史相关典籍(一) 文献汇编1、 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记载自尧 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它以记言为主,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 种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丿力史文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2、 逸周书 《逸周书》,原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汲冢周书》旧说 《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记载了上起周文王,下讫春秋末灵王的历史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 文献汇编二) 编年体1、 春秋 鲁国的编年史,孔子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 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开了我国 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先河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2、 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 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记载了自鲁隐 公元年(前722年),至憎悼公|•四年(前453年)的历史,命、誓、盟、祷、 谏、让、书、对等八种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完成了我国编年体史书 的创造。

      2、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 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吋期的历 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冇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中国古代唯 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三) 国别体1、 国语《国语》,乂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 左丘明所撰,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吋间,起自西 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2、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记载了西周、东 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 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 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吋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 籍3、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 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 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木《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另外 的十六章,不但可以补充《战国策》、《史记》等书之不足,还口J以订正 这些书籍的一些错误。

      本书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战国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四) 其他1、 世本乂作世或世系相传为战国时赵国史官所作,记载黄帝以来至春 秋吋列国诸侯大夫的氏族世系,兼述其居处、制作、谥法等,开创专题史 研究的先例2、 山海经 作者不详先秦占籍,它主耍记述占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 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而的内容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 最古老的地理书五) 考古文献1、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 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Z—,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占老的一种成熟文 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 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2、 金文 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 体的名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西周金文、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 内容一般是记载祀典、颂扬武功、盟约训诰等,笔划凝重粗浑,字体比甲骨文整 齐、艺术化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二、秦汉历史相关典籍(―)纪传体1、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该书分为12本纪、70列传、30世家、8 书、10表五部分,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 3000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 “纪传休”体例,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 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 十四史》之首2、 汉书 又称《前汉书》,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包括纪十二篇, 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全书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 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是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3、 东观汉记 原名《汉记》,含纪、表、志、传、载记五个部分,记事起自 光武,讫于灵帝,为东汉时人所撰Z木朝史著作,故在记述东汉历史方面,保存 了丰富的史实,具冇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和史学价值4、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所作,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记载了东汉建 武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的历史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编年体1、 汉纪东汉荀悦著记述西汉丿力史《汉纪》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春 秋》和《左传》所用的编年体形式的成熟化,是中国笫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2、 后汉纪东晋袁宏著,编年体史书,记事溯自新莽元凤四年绿林起义,止 于汉献帝延康元年曹魏代汉。

      《后汉纪》的史料价值很高,与范书同为研究东汉 史的必需Z书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相关典籍(―)纪传体1、 三国志西晋陈寿著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昴立时期的纪传体国 别史,记载了从魏黄初元年(220)到西晋太康元年(280)的丿力史二十四史中 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2、 晋书唐房玄龄等编撰,记载了西晋泰始元年至东晋元熙二年的历史,并 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二十四史之一3、 宋书南沈约撰,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宋书》在反映 时代特点方而是很突岀的,其最突岀的特点是宣扬天命、佛教、预言4、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口齐建元元年(479年)至 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5、 梁书 唐姚思廉编撰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主要记 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叙梁 朝史事在内容上比较全而,文字简练,它的史论除一般评论人物的功过、 长短之外,往往还顾及到对于社会风气和时代特点的概括6、 陈书唐姚思廉著,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 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7、 魏书 北齐魏收撰,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北魏登国元年至东魏武定八年的 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者的封建皇 朝的皇朝史8、 北齐书唐朝李百药撰,传体断代史,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 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後约五十余年史实, 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二十四史之一9、 周书 唐令狐德葉主编成书丁贞观十年(636年),纪传体史书,记载 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二十四史》之一10、 南史唐李延寿撰,纪传体,上起宋永初元年,下迄陈祯明三年,记载南 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 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二十四史》之一11、 北史 唐李延寿撰,记述北魏登国元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 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 作用,不可偏废国别体1、 华阳国志 东晋常噱撰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这些 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 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洪亮吉认为,此书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2、 十六国春秋 北魏崔鸿,纪传体史书,记载十六国的历史。

      三)笔记1、世说新语 原名《世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 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 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四)地理、方志1、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 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2、 洛阳伽蓝记 又称《伽蓝记》,北魏杨炫之所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实类笔记与郦道元《水 经注》-•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一)纪传体1、 隋书唐魏征等编修,记录了隋开皇元年至大业十四年的史事全书贯串 了以史为鉴的思想,比起其它同类史书來,它较少隐讳,而且保存了南北 朝以來大量的典章制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 史水平较高的史籍Z-02、 in唐书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门唐书》,原名《唐书》,是现存垠早的系 统记录唐代丿力史的一部史籍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 改称《门唐书》。

      3、 新唐书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 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木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 都被采辑编入《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 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4、 旧五代史 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官修史书按 五代断代为书,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因此这 部书虽名为五代史,实为当时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民族的一部断代史5、 新五代史 原名《五代史记》,宋欧阳修撰,记载了 口唐乾符二年(875 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86年的历史是北宋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 修止史史论要籍1、史通 唐朝刘知儿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 籍源流与前人修史Z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木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 史学批评两大类《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 对后枇影响深远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三)政论性史书1、大唐创业起居注 唐温大雅撰中国记录隋末李渊口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 安、废除隋帝、止式称唐消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共3卷,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起居注。

      2、贞观政要唐吴兢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 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 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 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书小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 民思想,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四) 典制体1、 通典唐杜佑撰,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 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是小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 通”之一《通典》以分门囊括制度,以会通贯穿古今,以论议指陈得失, 开拓了历史撰述的新领域,奠定了中国典制体史书发展的宏伟基础2、 唐会要始称《新编唐会要》,北宋王溥续补、编订,记述唐代各项 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专著是我国最 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3、 五代会要 北宋王溥撰,是《唐会要》续作,汇编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代典章制度及其损益沿革的史书,是关于五代典章制度的 最早撰著五) 地理、方志1、元和郡县志常简称为《元和志》,唐李吉甫纂修,以唐宪宗元和年 间诸道所属四I•七镇为篇,记述了诸镇所属州县的历史、地理沿革、户籍 财赋、名胜山川等内容。

      此书是流传至今最早而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地志六) 行记1、大唐西域记 简称《西域记》,唐玄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