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参观关向应纪念馆有感[范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21507185
  • 上传时间:2023-08-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参观关向应纪念馆有感[范文]   参观关向应纪念馆有感 ﻫ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全校师生来到了革命烈士关向应的家乡金州,来到了关向应纪念馆,重温历史,缅怀烈士.我们以此来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此来告慰创造了历史的五四先驱们,以此来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以此来激励我们自己.在去关向应纪念馆的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既有对关向应前辈的无限崇敬,又有对他不平凡的一生的好奇 ﻫ  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向应同志的半身铜像,上面有毛主席题的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我们驻足片刻,抬头仰望大厅天花板的四十四盏五角红星灯,它们象征着关向应同志光辉而又短暂的四十四年革命生涯 ﻫ 经过纪念馆讲解员的细心介绍,我们对关向应有了更深的了解关向应(1902-1946)1902年9月18日生XX省金县(今属XX市XX县区)大关家屯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2年毕业于大连伏见台公学商科学校1922年秋,关向应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工作,开始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接受马列主义思想1923年秋,关向应创办《铁岭日报》,宣传革命思想。

      1924年5月,关向应到上海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年底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留学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大连地区第一批青年团员,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ﻫ 在关向应纪念馆新馆,通过解说员的讲解,陈列馆内的老照片、历史实物都被赋予了“生命".从“从满族农家走出的革命青年”到“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从“带领红二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到“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从延安疗养到“鞠躬尽瘁光辉永存”,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件实物都诠释着一段历史我体会到了关向应同志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他的不朽功勋,为我们矗立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随后我们参观了关向应故居,延安窑洞,满族风情院等场所在我们的心中,关向应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革命志士的名字,更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纪念馆中,庄严肃穆,我们看到了关向应生前写下的学习笔记那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为国奉献的热情相比之下,我们做到的微乎其微,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更重的使命,我们更应当将关向应的精神牢牢记在心中,时刻去指引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ﻫ   关向应同志是从大连这片热土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虽然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崇高精神是永放光芒的我们要学习他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的坚定信念,学习他热爱人民、忠于人民,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情操,学习他襟怀坦白、严于律己的宽广胸怀,学习他加强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参观之后,我深感震撼,感到这是一次非常具有教育纪念意义的活动,我们要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追寻他们的革命足迹,学习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伟大祖国的明天增光添彩 ﻫ  在此,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安排此次教育活动,我在其中受益匪浅.我们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锻炼实践本领,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同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