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doc
6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 摘要: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行转变在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对经济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的精神状态作出了尖锐深透的分析和批评关于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美国梦”的破灭的评论很多本文着眼于小说的两位主体人物――盖茨比和黛西,从盖茨比对梦想的追求及梦想的代表者黛西人性的堕落看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从而揭示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理想主义 盖茨比 黛西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但精巧微妙,而且手法娴熟,感情充沛,是一部精雕细镂之作T S 艾略特一向是位认真、苛刻的评论家但对他来说,这部作品却似乎是“自亨利 詹姆斯之后,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1】,它成了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悲剧贫家子弟盖茨比在服役期间结识了豪门之女黛西两人虽然相爱,黛西却不愿嫁给家境贫寒的盖茨比战后盖茨比得知黛西已和有钱人汤姆结婚黛西生活优裕,却不得不忍受汤姆的不忠。
盖茨比对黛西始终无法忘怀,他通过非法买卖发了横财,终于得以跟黛西重温旧情盖茨比的痴情使黛西感到满足和激动,但她没有勇气放弃她已拥有的财富、地位和安全感在一次车祸后,盖茨比为保护黛西,主动承担车祸的责任汤姆却乘机借死者丈夫的手谋杀了盖茨比,然后和黛西一走了之盖茨比以毕生心血筑起的美好的梦想,就这样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小说通过严密的结构布设和全新的叙述视角,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思想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关于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美国梦”的破灭的评论很多本文着眼于小说的两位主体人物――盖茨比和黛西,从盖茨比对梦想的追求及美国梦的代表者黛西的人性的堕落看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从而揭示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和现实意义 1.小说背景 从表面上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似乎只是一个成年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而真实记录的却是二十年代期间美国的社会风气:“禁酒令”颁发后的非法私自酿酒、酗酒;小汽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娱乐世界中的摄影师、电影导演、电影明星们的各种脸谱以及形形色色的爵士乐队;职业女性的生活观和爱情观;人们对现行的道德标准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各不相同的态度等等这部小说是美国二十年代的真实写照。
1】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踏着轻松的脚步跨入二十年代不少美国青年听着新异奔放的爵士乐,喝着甜美醉人的香槟酒,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的期待但是,伴随这个“黄金时代”而来的,却是理想破灭、精神衰败和道德的沦丧 二十年代具有两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一度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美国在世界大战中发了战争财,战后庞大的军事工业又迅速转入民用生产,促成了工业腾飞交通、矿产、建筑业扩展迅速,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崛起汽车、电器设备、家庭机械、加工食品和成衣开始进入家庭,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社会上由此滋生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在这十年中,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在这个经济上升时期,有些巧手经营者开始兴旺发达他们的榜样给美国人带来对未来生活的幻想根深蒂固的“美国梦”――即人人都有机会发财致富的神话,具有前所未有的吸引力也正由于当时追求物质成功的疯狂气氛,这个时期被人称为“喧噪的二十年代4】 二十年代的另一个明显标志是美国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由于以爵士乐为先锋的新时髦冲击了传统文化,二十年代的另一个别名叫“爵士时代”大胆放荡的服饰和行为成为时尚,享乐主义变作生活的目标。
青年一代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等号,把钞票当作人生成败的数据不择手段的物质追求,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精神颓丧和道德败坏小说主人公盖茨比,就是二十年代初靠非法经纪起家的暴发户他达到了物质追求的目的,但达不到生活的目的他的故事是“美国梦”破产的例证 2.盖茨比对梦想的追求 2.1梦想的堕落 二十年代,扎根于金钱主义之上的“美国梦”象疾病一样深深地潜伏在许多美国人的头脑里,驱策着他们不顾一切地为之奋斗4】盖茨比就是其中之一盖茨比作为下层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逐梦的过程代表了当时美国喧嚣一代年轻人的梦想经历处于美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美国社会极度繁荣的时代,盖茨比这一类人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生活,应该怎样去实现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怎样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最高梦想就是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对盖茨比具体而言,就是追求到漂亮的黛西---“金钱”的化身黛西无疑是“金钱第一,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她代表着腐朽堕落的“美国梦”的内在本质―――一个虚假、空洞、毫无实际意义的幻影在小说中有一段极为有名的对白: “她的声音很不谨慎,”我说,“她的声音充满了……”我犹豫了一下。
“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的气息他忽然说正是这样,我以前从来没有领悟过她的声音是充满了金钱的气息―――这正是她声音里抑扬起伏的无穷无尽的魅力的源泉,金钱叮当的声音,铙钹齐鸣的歌声……高高的在一座白色的宫殿里,国王的女儿,黄金女郎……【2】 盖茨比的梦想就是吸引并追求黄金女郎黛西所以与黛西再度相见后,他迫不及待地领她去参观自己宫殿般的别墅、阔气的家具摆设,并不厌其烦地抖开一箱箱华冠丽服他的用意昭然若揭:他要以富豪的新资格和新地位,重新得到黛西,使生活的活剧重演盖茨比的公式是:达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就能达到生活上的满足这就是被称为“美国梦”的当时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之处 2.2手段的堕落 美国的早期移民曾憧憬依个人奋斗创造财富,盖茨比从小就有成功的雄心,企望像富兰克林那样依靠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青年,盖茨比要努力进取去出人头地并获得美满的爱情当然,他明白得到这样的生活绝非易事,必须忍辱负重才会有希望在盖茨比父亲珍藏的那本被他儿子翻烂的《牛仔卡西迪》书的封底前页上,盖茨比年轻时写下的作息时间表和自勉的箴言实际上就是富兰克林、卡内基等人的教诲和梦想他在《牛仔卡西迪》封底的扉页上写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 不浪费时间串门 戒绝香烟和嚼烟 每两天洗一回澡 每星期读一本有益的书或杂志 每周积攒5美元花掉3 美元 更加孝敬父母【2】 这样的内容反映了美国西部拓荒者的奋斗精神。
在遇到黛西之后,他和黛西的爱情成为他美丽幻想的核心,因为黛西象征着上流社会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了赢得黛西,他从社会底层苦苦奋斗,甘愿为实现这样的理想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了自己带有浪漫色彩的目标,他甚至不惜以不合法的手段追求显赫的财富他通过非法贩卖私酒而形成资本的积累,成为富翁盖茨比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因为他知道金钱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只有金钱才能使他美梦成真盖茨比的发财之路说明了美国精神的腐败美国早期的理想主义已被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所替代 2.3精神的堕落 在菲茨杰拉德的时代,“所有的神都死光了,所有的仗都打完了,所有的信仰都动摇了”那么,剩下来的只有物质崇尚,只有及时行乐,只有毫无意义又无休无止的狂欢盖茨比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他在物质上取得成功的同时,精神上却没有因此而得到净化与完善,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传统的美国精神走向堕落 他出手阔绰,他的豪宅“造得和诺曼底的一个市政厅一模一样”,他的房子面向海湾,塔楼直冲云霄;他的衬衣堆积如山,在黛西眼里,就像一堆价值连城的玛瑙珠宝山,但他的父亲来到纽约时,却是“看上去一副潦倒的样子”,“穿一件寒酸、蹩脚的旧外套2】盖茨比在“个人规定”上写着“孝敬父母”,但对物质的刻意追求已让他无暇顾及自己的父亲。
享乐主义使他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已无暇顾及学习早在盖茨比年轻时,一个女记者就“用他不懂的法律手段,使他一分遗产也没得到”虽然尼克在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就表现得“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但经过几次接触,尼克就发现他“并不怎么健谈”,只是一个“普通的老板”,“一个木头傀儡”可见他并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也没有什么见识在他得图书馆里,有不惜重金买回的大量书籍,但书的纸页并没有拆开可见,物质成功的盖茨比并没有在精神上充实完善自己在享乐主义的腐蚀下,盖茨比和其他逐梦人一样,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小说中,盖茨比的花园像一个浓缩的时代背景,这里是一座物质的城堡每星期五,五箱橙子和柠檬从纽约一家水果行送到;每星期一,这些橙子和柠檬变成一座半拉半拉的果皮堆成的小金字塔从他的后门运出去”,“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英尺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足以把盖茨比巨大的花园布置得像一棵圣诞树自助餐桌上各色冷盘琳琅满目,一只只五香火腿周围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色拉、烤得金黄的乳猪和火鸡”2】除此之外,还有种类令人分辨不清的酒,以及配备齐全的乐队花园承担的功能是不计后果的娱乐,人们在此间纵情声色,无休无止地寻欢作乐,在这里随处可见醉态百出的人们,更有沉迷于享乐而舍不得回家的妻子。
盖茨比想“让它不分昼夜都挤满了有意思的人,干有意思的事情的人,有名气的人”【2】但是参加晚会的这些人,丑态百出,庸俗不堪,并非他所言的有意思的人或是他想象的文人雅士盖茨比需要这些宾客们的来访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宾客们来的目的也不是做有意思的事,而是借助盖茨比的慷慨来显示或是提升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参加过一流的宴会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背负着一具没有灵魂的空洞的肉体在这精神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3】 3.黛西的爱情悲剧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黛西的描写是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黛西是这个爱情悲剧的女主角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在把黛西塑造为“金钱至上,物质第一”【3】的代表,但通过对小说的细读发现,黛西的虚伪、冷酷、自私并非天生造就黛西作为盖茨比梦想的化身,她的人性的堕落也反映了美国理想主义的堕落 3.1爱情的堕落 少女时代的黛西应该是天真浪漫、对爱情充满向往和想象的,她最初与盖茨比的爱情是真挚的当盖茨比奉命赴海外参战时,黛西并没有与他分手,相反却收拾行装,准备到纽约为他送行但“她被阻拦了下来,结果她有好几个星期不跟家里人讲话”【2】不过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炮火毁灭了人生信仰和精神追求,黛西也越来越感觉到外界的压力,可以想象她在心灵和感情上都饱经了许多磨难。
盖茨比杳无音讯,归来无期整个社会弥漫着追求物质成功的疯狂气氛,出身贫寒的盖茨比即使回来,能给她带来物质上富足的生活吗?物质的诱惑令她那少女虚荣的心不安地骚动着,这时“一股近在眼前的力量”吸引了她,这就是与汤姆 布坎南结合黛西在心理上曾作过痛苦的挣扎,她并不爱富有的汤姆,她把汤姆送给她的价值三十五万美元的珍珠扔进废纸篓里,但最终金钱战胜了理智,浪漫理想的爱情敌不过物质带来的安全感和富足感,“半小时后,当我们走出房间时,那串珍珠已套在了她的脖子上,这场风波过去了次日下午五点钟她跟汤姆 布坎南结婚,顺当得连嗝都没打一个,接着他俩动身去南太平洋做了三个月的旅行”【2】同盖茨比的分手到与汤姆的结合宣告了黛西梦幻时代的结束此刻的她,由一个天真的少女转化为上流社会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物质至上主义者 3.2阶级的排斥 两年以后,盖茨比与黛西久别重逢昔日情人盖茨比再次进入了黛西的生活,如今的盖茨比不仅保存着对黛西狂热的爱恋,而且拥有巨大的财富黛西面临第二次选择,在汤姆和盖茨比之间,黛西仍然选择了淫荡好色、野蛮粗俗的汤姆黛西作为上层阶级的典型代表,她深知出身下层社会的盖茨比,即便拥有巨额的财富,也无法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