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羧氟草醚使用技术.ppt
13页乙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周旭敏周旭敏又名克草特又名克草特作用机理作用机理•本品属二苯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本品一旦被植物吸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发挥效力该化合物同分子氯反应,生成对植物细胞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积聚过程中,使植物细胞膜完全消失,然后引起细胞内含物渗漏生物特性生物特性•本品芽后使用防除阔叶杂草,所需剂量相对较低虽然该药剂芽前施用对敏感的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活性,但剂量必须高于芽后剂量的2-10倍该药剂防除窄叶或多年生杂草无效•适用作物:本品适用于小麦、大麦、花生、大豆和稻田除草•防除对象:可防除阔叶杂草,尤其是猪殃殃、婆婆纳、堇菜、苍耳属和甘薯杂草•毒性: 对人畜低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15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对鸟类低毒对鱼类低毒无慢性毒性问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是苗后触杀型除草剂,用药量是经过科学试验总结出来的,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喷施后,遇到气温过高或在作物上局部触药过多时,作物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灼伤斑,由于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后,作物会完全得到恢复,不造成减产,反而能起到增产效果。
•2.运用正确的施药技术人工施药时最好选择扇形喷嘴,顺垄施药,不可左右甩动施药,避免因重复施药而引起较重药害•3.田间杂草的种类对的药效发挥具有重大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用量,当为敏感性杂草时可用推荐用量的低限量•4.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所以应在晴天施药乙羧氟草醚特点乙羧氟草醚特点•1. 土壤中分解快,11h内分解完;•2. 只有在光照下才发挥作用,破坏细胞膜;•3. 触杀型,对多年型杂草无效; •4. 一般不苗前用,苗前剂量是苗后的2-10倍;•5. 主要用于小麦、大麦、大豆、花生,对玉米有触杀型要害,但不严重; •6. 乙羧和乙氧的区别:乙羧以苗后使用为主(因为土壤中残效期短),乙氧为土壤封闭为主(因为苗后杀草活性比乙羧低很多); •7. 乙羧多作为草甘膦、百草枯的助剂(可以防除草甘膦、百草枯防不了的铁齿苋、马齿苋); •8. 活性很高;•9. 需要注意的是,低温期在小麦上使用该药,遇霜冻后小麦容易出现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但一般能较快恢复,对最终产量影响不大 乙羧氟草醚与乙羧氟草醚与乙氧氟草醚乙氧氟草醚的区别的区别• 乙羧氟草醚又名克草特,为二苯醚类除草剂,目前主要登记用于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
主要表现为触杀活性,药物被植物吸收后,使原卟啉氧化酶受抑制,生成对植物细胞具有毒性的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可有效防除藜科、蓼科、苋菜、苍耳、龙葵、马齿苋、鸭跖草、大蓟等多种阔叶杂草,具有作用速度快、活性高、不影响后茬作物生长等特点该药及其与其他除草剂的复配剂已登记用于小麦田从近两年生产上应用的情况看,乙羧氟草醚用于小麦田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杀草谱广,作用速度快,而用药成本低,很多农药销售商将其作为“增效剂”随其销售的产品赠送给农民配合使用,以提高化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低温期在小麦上使用该药,遇霜冻后小麦容易出现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但一般能较快恢复,对最终产量影响不大 • 乙氧氟草醚又名氟硝草醚、果尔、割草醚,为二苯醚类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杀草作用,杀草谱广药物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因此在杂草出芽前和芽后早期施用效果最好,对多种以种子繁殖的杂草有良好的防乙羧氟草醚与乙氧氟草醚对比乙羧氟草醚与乙氧氟草醚对比•1. 乙羧氟草醚只有触杀活性,没有封闭活性(或者说残效期很短),乙氧氟草醚有触杀活性也有封闭作用(半衰期较长); •2. 乙氧氟草醚苗后杀草活性比乙羧氟草醚低很多,所以主要是用于封闭;•3. 乙羧氟草醚由于残效期短,杀草谱较宽特别是对于抗草甘膦的恶性杂草铁苋菜效果优异,所以在很多地方可以作为草甘膦的助剂使用;•4. 乙氧氟草醚使用后很多作物不能直播(残效期)所以作为乙羧氟草醚用途略显不合适。
但是如果推广一封一杀也是有点的,看操作; •5. 共同点:都是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乙氧氟草醚乙氧氟草醚产品产品•有资料报道,果尔(12.5%乙氧氟草醚乳油)可以在小麦田使用,能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尤其对猪殃殃、•婆婆纳等杂草有良好防效但目前乙氧氟草醚及其复配剂均没有在小麦上登记,不要盲目使用,以免造成药害乙羧氟草醚产品乙羧氟草醚产品•名称:乙羧氟草醚•品牌:阔尔•有效成分含量:10%•剂型:乳油• 本品为二苯醚累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可有效防除藜科、蓼科、苋菜、苍耳、龙葵、马齿苋、鸭跖草等多种一年生的阔叶杂草,为花生、大田苗后除草,1-2片复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出齐达2-4叶期,株高3-5厘米,每亩兑水30-45公斤,茎叶喷雾•用量:每亩20g-3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