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肝脏CT分段精品课件.doc
10页肝脏CT分段肝脏CT分段肝脏从表面划分的左叶、右叶、方叶和尾叶没有真正反映其内部管道系统的构造特征,因而不适应肝脏外科进行部分肝切除的需要CT医师对病灶的准确分段,对外科医师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格利森系统的分布,将肝脏分为左、右两个半肝,再进一步分为8段(奎纳德分类):I段:尾状叶Ⅱ段:相当于左外叶上段Ⅲ段:左外叶下段Ⅳ段左内叶.ﻫⅤ段:右前叶下段.Ⅵ段:右后叶下段Ⅶ段:右后叶上段ﻫⅧ段:右前叶上段.肝脏的分段主要是根据肝内的管道系统而命名门静脉、肝动脉、肝胆管三者伴行包裹在同一Glisson鞘内,故称为Glisson系统或门脉系统据门脉系统分布所作的肝脏分段,称为门脉肝段.肝静脉与门静脉呈插指状的关系,按照肝静脉引流区域所作的分段,称为静脉肝段由于肝内胆管是与肝内门静脉伴行,故在肝胆管外科中均采用门脉肝段的命名Couinaud根据门脉系统肝段按顺时针方向标以罗马数字从ⅠⅡⅢⅣⅤⅥⅧ,其中左内叶及尾状叶不再分段.肝脏分8个段,主要被肝静脉系统和门静脉系统分割肝中静脉将肝分成左右两叶肝右静脉分肝右叶为右前、右后两部分肝左静脉分肝左叶为左内叶、左外叶门静脉系统走行于肝段内Ⅰ段为尾状叶,CT示在门、腔静脉之间,Ⅱ段(靠上)与Ⅲ段(靠下)构成左外叶 ,Ⅳ段为方叶,也是左内叶,Ⅴ段(靠下)与Ⅷ(靠上)段构成肝右前叶, Ⅵ段(靠下)与Ⅶ段(靠上)构成肝右后叶。
至于Ⅱ段与Ⅲ段、Ⅴ段与Ⅷ段 、 Ⅵ段 与Ⅶ段 分界,粗略方法以肝内门静脉分支或肝门平面为分界标志,出现以上平面所显示的是靠上方的,Ⅱ段、Ⅶ段、Ⅷ段,以下层面就是Ⅲ段、Ⅴ段、Ⅵ段Ⅴ段与Ⅵ段、Ⅶ段与Ⅷ段之间以肝右静脉分界 影像学上横断面上以肝静脉为界,2,3;5,8;6,7 的分界大约门静脉左右分支平面.1、肝脏分段的意义:可以了解病灶所处位置,尤其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从而指导治疗肝脏的分段和肝脏的解剖密切相关,了解了肝脏的解剖并且应用到影像学的分析中去,也就可以熟练的了解肝脏的分段了ﻫ2、分段主要依靠CTﻫCT:首先找出肝脏的三大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右静脉;找出门静脉及其分叉部位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S5/S8,S6/S7,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S7;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是右后叶;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最后的层面一般是肝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尾状叶,即S1.[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