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doc
2页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历史衍变的词汇之一,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商朝和秦汉时期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在以后几个世纪的交往中,这条通道得到扩展并将中国和地中海东岸国家联系起来丝绸之路有“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三个概念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以下是丝绸之路随其自身发展给中国各朝服饰具体带来的影响汉代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这一时期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
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唐以后服饰多受民族融合影响,丝绸之路也难逃闭关锁国带来的厄运除此之外,丝绸之路在商品交流、文化交流、技术交流等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服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商品交流向中国输入了皮毛和珠宝首饰如中国古代玛瑙多来自西域、印度、波斯等国的贡品在技术交流方面,中国是家蚕丝的发源地,养蚕,缫丝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丝绸织造以及朱砂染色技术,此后随着织机的不断改进,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染织工艺体系,使我国古代的丝绸染织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
丝路为中国带来异域文化,或多或少影响中国服饰的审美中国以包容的心态融合了异域的风格,如唐朝奔放的风格许是有些丝路的影响总之,在古代,中國是唯一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西方學者考察,公元前5世紀希臘藝術中一些雕塑女神所穿衣服都是柔軟精細的絲質面料,由此考證在公元前5、6世紀,中國絲綢已經傳至地中海沿岸國家因此,中國絲綢不僅是一種服裝面料,同時它代表著中國古代的文明和服飾文化,為早期世界服裝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这正应验了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献给选修中国古代服饰的各位〜〜o(G_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