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暑假专题—说明的顺序及说明文的语言同步练习苏教版 试题.doc
4页初一语文苏教版暑假专题—说明的顺序及说明文的语言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顺序、________顺序、________顺序2、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发展变化,以________为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________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________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3、介绍事物的特性、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是按事物的内部的联系,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人们对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等顺序来进行这种顺序我们称之为________顺序逻辑顺序一般包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等六种部分事物说明文和所有事理说明文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结构的有些试题从结构上来考查对顺序的把握,这可以从“总一一分一—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上加以考虑4、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就需要按事物的________顺序,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表及里,或从大到小 阅读,回答问题: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5、文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6、第二段末尾一句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7、本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1、时间、空间、逻辑2、时间、空间、逻辑3、逻辑 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4、空间5、不能主要”表示除黄河之外,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6、因为作者认为海弗利克的研究结果是否真正揭示了永生的奥秘,还不十分肯定。
7、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