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展小学课外阅读的一点尝试.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408037****qq.com
  • 文档编号:237566546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9.8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铺就语文学习通途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课外阅读的一点尝试东莞市道滘新城小学叶 福 燕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在镇教办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一、统一思想,确立大阅读之路重视读书的民族,必将是大有希望的民族;重视读书的教育,必定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期初成立了专门的读书领导小组,并邀请镇的语文员进行指导,制定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课外阅读实施方案目标的确立,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情,使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识得到空前统一说干就干!要做就做到最好!从方案制定到实施,我们全体语文老师都把积极推进课外阅读作为自觉的行动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耐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检查课外阅读记录本,想方设法以活动促进阅读,这些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老师们都不遗余力的认真去做老师们的工作量无疑是加大了,但我们都认识到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也深知老师在对学生实施课外阅读活动中是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所以老师们工作起来不但毫无怨言,而且团结、合作、热情高涨,使得我们所开展的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持之以恒。

      二、优化环境,夯筑大阅读之基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是校园文化的集中显现为此,学校大力加强富于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环境,夯筑大阅读之基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大型图书室和阅览室全方位面向学生开放,彻底实现学生的自由借阅,为学生全天候阅读提供了保障我们要求中高年级学生要每两周到图书室借一本书,并要在此时间段阅读完毕;而学校阅览室每隔两周就更换一批图书供学生阅读凡是到阅览室进行阅读的班级有负责老师进行管理纪律其次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随处有书看,随手可看书”的环境学校发动学生捐赠图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各班的图书角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书籍,且总数不少于 90 本还建立健全的班级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保证图书不能随意流失学生们可以随意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为方便学生闲暇时间阅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走廊和宣传橱窗以及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展示台,以“阳光下的阅读”为主题的进行宣传活动并坚持做到每月一换三、采取措施,力求大阅读之实1、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书本中的课文仅给学生阅读提供了一个范例,而更多的知识则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汲取。

      学校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推出了一套学生阅读教学方案,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 ,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资源共享,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坚持做到课内的讲读内容是什么,就向学生介绍并指导阅读有关内容的书刊,使课堂教学成果扩大、深化如草船借箭学完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周瑜是个妒忌心强的人,这时就向大家提出“周瑜真是这样的人吗?我们凭一件事评价一个人是不全面的,课后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三国演义,然后再来谈谈你对他的了解又如学了军神、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后,推荐长征的故事;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就应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使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前课后凸现它的张力,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求知欲2、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为保证课外阅读的实施,学校将课外阅读指导课,正式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学校教导部每周为每个教学班设立一节自主性的课外阅读课,各班级按指定时间到校阅览室进行阅读,并由语文老师进行跟踪指导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的技巧和水平,学校在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的前提下广泛开展阅读指导。

      要求各位语文任课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如读物推荐,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故事会、主题读书会、读物评论、读书笔记指导和交流等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的读书习惯逐渐养成,阅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好读书、会读书” 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阅读记录本,督促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每周还认真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记录本,老师在检查中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树立榜样,确保课外阅读落到实处3、校内阅读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书香家庭的影子学校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形式倡导广大家长为孩子阅读大开方便之门,倡导家长在“严管”的同时,更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培养孩子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背一首诗,帮孩子读书把把关,创设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记得在一次家访中, 一位学生家长感激地说道:“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对我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现在孩子的知识面广了,再也不怕写作文了我最称赞的是每周与孩子同背两首诗词的活动,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激发孩子对诗词的兴趣,比起每晚花几十分钟看连续剧好多了。

      这正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使教育阵线向社会延伸,调动一切力量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了配合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还每学期组织评选“优秀家长”, 宣传和表彰优秀家长四、以活动为载体,搭建阅读之舞台为了使阅读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广阔舞台1、创新形式“学习型小组”搭舞台建立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学习型小组”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是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大举措我们充分利用课外“学习型小组”在“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并有阶段性地举行大型的校内汇报活动,促使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例如在配合道滘镇第二届读书节活动,我们要求学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并举行了全校性的“好故事伴我成长”的故事大王比赛四(3)班的喻叶子同学荣获了镇的三等奖;学校读书活动还与市“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故事大王比赛相结合,推出优秀选手张盈参加市比赛,并取得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习型小组”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

      2、激发兴趣读书笔记展评掀高潮每学期,学校都为每名学生发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扉页写有学校的读书寄语,用于激励学生多读、多记、多写在班级内部,每月进行一次展评,由各阅读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每半学期一次的年级评选校级的读书笔记展评则是每学期举行一次并进行“班级阅读之星”、 “读书大王”、 “阅读能手”、“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在这一活动的带动下,绝大多数学生的读书笔记不但内容丰富,字迹工整,格外美观,成为极有价值的文学资料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们读写结合的能力, 学校还以年级为单位,每半学期举行一次优秀读后感的评选, 将优秀作品刊于我们的校刊新星 ,还鼓励学生向道滘报或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每每有学生作品被刊登或广播时, 他们都欣喜若狂, 尽享阅读之乐,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3、自由积累诗词朗诵练情们学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编写了低、中、高年级三本古诗词教材,要求各年级段学生每周背诵两首诗词于是每天课前三分钟,教室里便充满琅琅的读诗声每周由老师、家长和组长三方面来检查背诵情况,并及时登记好背诵日期每半学期抽出一两节课举行诗词朗诵会,检查学生背诗的情况,学生不但能有感情地朗诵相当数量的诗词,而且能简单介绍诗词内容、并能说出诗歌的写作特点。

      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4、提升能力征文比赛迎好评“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一旦拿到了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得到的不仅仅是写作才能的提高,更是个人气质能力的一种升华为使读书活动更富有实效,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征文比赛,以此鞭策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我校六 (4) 班的叶荣基同学参加东莞市第二届读书节现场作文比赛,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六(2)班的丁锡君同学在“东莞我的城市我的家”中小学生征文活动评比中荣获镇一等奖,市三等奖另外,我们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我们要求每位老师积极撰写关于“读书与成长”的论文,其中我校的叶雪芬、黄欣欣两位老师获得了道滘镇第二届读书节“读书与成长”征文活动的优秀奖虽然我校联合办学刚两年,经验不足,但是我们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市镇级的读书活动、现场作文比赛中,先后有10余人次获奖我们学校的课外阅读校本教研工作受到市、镇领导的重视和肯定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靠一段时间的努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地落实,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学校的文化长廊学生的课外阅读记录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