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加答案(典优).docx
8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农历十五是出现的月相是( )A.满月 B.新月 C.上弦月2.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3.发生月食时,( )在中间A.太阳 B.地球 C.月球4.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A.1/4 B.1/2 C.1/65.地球的天然卫星有( )颗A.1 B.2 C.无数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 ),只有极少量的( )2.月球自转的方向是(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 )、( ) 、(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 )3.月球围绕地球( )时针方向运动4.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 )、( )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每块陨石都只会撞击月球的一个地方,所以环形山不会出现重叠 )2.月球的背面和正面是一模一样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4.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是与陨石撞击没有关系 )5.月球、地球和太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题 满月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凸月2.将下面的月相和每月出现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二十六 二十四 十五 初三 初七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1.月球和太阳在构造有哪些不同呢?(至少写出两条)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3.观察地球仪,记录我们的发现六.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
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中央峰” 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宇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现在认为,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 通过阅读( )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附近的( ),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 )、小行星和( )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 )爆发而成七.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以下画白的表示月球的亮面,据此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填入下图3.下面是同学们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 );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A5.A二.填空题1.咸水;淡水2.自西向东;日;地;月;月相3.逆4.方向;长短5.卫星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太阳是恒星、发光、发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发光、不透明2.不是一直相同,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3.地球仪都是正球体,横线表示纬线,竖线表示经线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有蓝色、绿色、黄色、棕红色、白色、红色以及黑色六.材料题1.环形山;贝利环形山;流星体;彗星;火山七.综合题1.下弦月;廿二、三;上弦月;初七、八2.如下:3.9时和17时;13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情况是西北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