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docx
3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 ,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 ,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 ,所以本课极为鲜明地表达出了历史课程人文教育核心的观点此外 ,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无论在本学习主题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 ,都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提供多个学习条件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活泼课堂气氛 ,合作讨论 ,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 ,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 ,传承红军精神 ,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遵义会议教学难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课前准备:1、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毛泽东?七律·长征?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展示学习目标:1. 掌握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2.重点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学生活动: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书本自学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战略转移1933年秋 , 蒋介石 调集50万军队 ,对 中央革命根据地 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参谋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左倾 〞的错误 ,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进行 长征 2.遵义会议〔1〕内容:1935年1月 ,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 军事和 组织 “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 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 毛泽东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2〕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 ,中共中央带着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 ,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与 陕北红军 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 甘肃会宁 地区 ,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长征结束 〔2〕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铸就了长征精神 ,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独立完成问题 ,并初步记忆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四>合作学习1.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第一 ,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 ,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 ,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第二 ,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第三 ,遵义会议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 ,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底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 ,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我们无法设想 ,没有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果;没有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 ,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 ,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2. 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 ,你觉得有哪些? 红军长征的胜利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分享智慧的能力<五>课堂小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经过: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 ,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吴起会师→会宁会师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学生活动:思考、归纳、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稳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稳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利用红军长征的图片、诗词、歌曲导入 ,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把学生很快引进课堂2、通过多媒体教学 ,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 ,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 ,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学生兴趣高 ,学的积极主动 ,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3、小组合作学习比拟明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小组合作讨论非常剧烈 ,平时不大答复以下问题的同学也能受到本组其他同学的感染 ,提出自己的想法 ,课堂气氛活泼 ,较好地表达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标精神4、缺乏之处:高估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活动中学生的理解达不到我所想要的高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 ,我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 ,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根据他们的能力层次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争取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