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docx
6页寻找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巨齿蛉赵力期刊名称】《大自然探索》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10页(P12-21) 【作 者】 赵力【作者单位】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正文语种】 中 文2016 年5月26日,在四川青城山发现的一只越中巨齿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管 理团队正式认定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6月1日,该昆虫的发现者、著名昆 虫学家(也被誉为“中国的法布尔”)、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收到了吉尼 斯世界纪录证书我们为赵力老师所取得的这一重大发现感到由衷地高兴本刊特 约请赵力老师给我们讲讲“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的发现故事2016年6月1日,我收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管理团队寄来的一张精美的证书,上 面写道:“最大水生昆虫(有翅亚纲)是一种鱼蛉(越中巨齿蛉),它有一个21.69 厘 米的翼展,2015年7月12日在中国四川成都发现它的标本陈列在华西昆虫博 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英文注册名称)这是中国昆虫首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 录的认证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寻找这一“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的过程2014 年7月,我在青城后山考察时,收集到几只看起来像长着牙的巨型蜻蜓的怪 虫,最初是当地村民在路灯下发现的。
经过我寻觅到实物后鉴定,发现这竟然是一 种叫“越中巨齿蛉”的水生昆虫,对标本实际测量后发现,这几只个体竟然是世界 发现过的现存最大水栖昆虫标本,最大翼展达到21.5厘米!过去,被公认为现代 生物中的最大水栖昆虫是产于中南美洲及巴西等地的一种叫“直升机豆娘”的蜻蜓, 它的两翼张开时宽度最大记录只有19.10厘米,其头顶到腹部末端的体长12厘米 更比我发现的一只雄性越中巨齿蛉短了近2厘米地球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大水栖 昆虫——巨脉蜻蜓,虽然翅展可以达到 75厘米,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 已灭绝时间回到2014年7月其时,四川都江堰青城山的昆虫进入活动高峰期,我也开 始了对青城山物种的新一轮调查一天傍晚,在青城后山泰安镇附近考察时,一位 村民在我旁边看了一会儿热闹后,突然问我:“有一种翅膀张开有篮球大,长得像 蜻蜓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啊?还长了很长的牙齿翅膀张开有篮球大,长得像蜻蜓一样”,“还长了很长的牙齿”!我一听他的描 述,顿时如堕云雾,实在想象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怪虫因为类似蜻蜓的昆虫一般是 蝶角蛉,但它们大多比蜻蜓更小,而且根本没有明显的大牙齿从世界范围看,翅 膀张开能够有篮球直径的宽度,还有很长牙齿的昆虫,只有长牙大天牛,这种昆虫 个体长度一般可以达到15厘米左右,最大17厘米,它们的翅膀张开后,可以达 到篮球的大小。
但问题是长牙大天牛只分布在南美洲,而且外形和蜻蜓有很大差距 为了搞清楚,我再次请村民核实,他所见是否真的如此时,他说他并非第一目击者, 并表示可以带我去找实际见过这种巨大怪虫的人经过半小时步行后,我们在味江 边一处村落里,找到了那位真实目击者目击者称,当月 16 日晚,在青城后山味江边,他和几位村民一起路过一处路灯时, 被灯下几只长牙的“巨型蜻蜓”吓了一跳这种怪虫长着两对长长的翅膀,外形酷 似蜻蜓,头部有一对长牙其中一位胆大的村民当时伸出手想去抓住其中一只小心它咬你,万一有毒怎么办?”一旁的另一位村民连忙提醒道随后,其中一 位村民回家取来筷子,将几只“巨型蜻蜓”夹进了塑料口袋,带回家放在一个坛子 里饲养他看虫子有大牙,估计和螳螂一样是吃其他虫子的,还专门找了些蝗虫放 进坛子,但是没见到怪虫捕食曾经又放过一小块猪肉,怪虫也没有吃养了几天, 可又不知道它们吃什么几天后虫子就饿死了我请他详细描述所见的怪虫他说,确实翅膀张开有篮球直径宽,而且翅膀上还有 花纹,牙齿有几厘米长我当时想,也许这个描述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能够引起村 民如此惊诧和惧怕的昆虫肯定是巨大的我在脑海里搜索着可疑的种类,蛇头王蛾 和锹甲进入了的我的嫌疑名单。
蛇头王蛾翅膀巨大,一般展开有24~26厘米,最 大可达 28 厘米,并且翅膀上有斑斓的花纹,晚上可能出现在路灯下;锹甲则有巨 大的、可达几厘米的牙齿但是蛇头王蛾并没有大牙,而大牙显然是这种村民所见 怪虫的特征锹甲虽然有大牙,但是青城山有分布的最大锹甲的体长一般极限就 8 厘米,就算是世界上最大的长颈鹿锹甲,体长也只有 13 厘米,翅膀张开不会有篮 球直径那么宽,并且翅膀上面也没花纹体型巨大,像蜻蜓,有大牙但是不吃肉, 晚上活动……巨齿蛉?我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名字20 多年前,我在青城山味江边一处村民家借 宿时,晚上曾经见到一只巨齿蛉出现在窗边它是被房间的灯光吸引而来的这类 昆虫雄性头部有一对大牙,透明的膜质翅膀类似蜻蜓,会被夜晚的灯光吸引,并且 只取食树干流出的汁液不过,青城山我曾经见到的巨齿蛉是东方巨齿蛉,它虽然 比较符合村民描述,但是翅膀上没有明显的花纹,而且体型也远没有村民描述的那 么巨大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决定在味江边灯诱,地点就选择在发现地村落附近一处悬崖 边这里下方数百米就是味江,由于没有山峰遮挡,晚上灯诱时灯光可以照射到很 远具有巨大翅膀的昆虫应该可以从远处见到灯光,并且不顾一切地飞过来。
正当 我和博物馆考察队员们架设灯诱设备的过程中,“巨型怪虫”的另外一位目击者又 出现了旁边不远处一位宾馆的保安走过来看我们在干什么,在得知我们打算在这里灯诱一 种怪虫时,还没等我们描述到底想找什么样的虫,他就急切地告诉我:前几天在这 里见到过一种“大夹夹虫”,“有十来厘米长的翅膀,长夹夹(牙齿),要咬人, 不知道有没有毒保安的描述和村民非常类似我此时已经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会 诱捕到巨齿蛉,但唯一不解的是,到底什么种类的巨齿蛉会如此巨大?因为有关资 料记载过的巨齿蛉没有任何一种翅膀长度达到 10 厘米仲夏的夜晚,当 1200 瓦的诱虫灯亮起时,各种虫子铺天盖地地飞来一个小时后, 灯诱布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形形色色的昆虫蛾子是其中的主角,也有锹甲、 天牛和螽斯等,甚至螳螂也飞来了,在灯诱布上享受触手可及的丰盛“自助餐” 由于靠近味江,一些水生昆虫也来凑热闹:石蝇、蜉蝣、纹石蛾,以及巨齿蛉的近 亲麦克齿蛉和两种星齿蛉但是,直到午夜,仍然没有巨齿蛉现身会不会它们不 直接上灯,而是躲在附近呢?我决定带上头灯,在附近寻找我仔细地在灯诱点周围的树冠、草丛和石堆之间寻找突然,在一堆从山坡上垮塌 下来的乱石中,我看到一只巨大的昆虫在扑腾,它身体显得非常沉重,以至于巨大 的翅膀也无法轻易将它带到空中。
它一边爬行,一边努力地扇动翅膀,想飞向空中 我快步走过去,头灯下,一种我从未见到过的巨齿蛉清晰地出现了——它头部有 一对估计超过3 厘米长度的牙齿,身躯肥硕,巨大的翅膀超过两指宽,长度应该 在 10 厘米左右,更重要的是,上面确实有非常明显的黑色网状花纹,与我以前见 到过的东方巨齿蛉的翅膀完全不同村民们的描述被证实了!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又找到了几只这种巨齿蛉,有的是自己发现,也有的是热心的 村民捕捉到的我很快将采集到的这个巨齿蛉物种鉴定出来:这是一种叫“越中巨 齿蛉”的广翅目的昆虫,属于齿蛉科巨齿蛉属巨齿蛉是昆虫中一个很小的类群, 仅分布于我国大陆、印度阿萨姆邦和越南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知 8 种,而有 6 种 分布在中国它们的幼虫在水流清澈的溪水或者山区无污染的河道中生活,躲藏在 石块间,以捕捉水中小生物为食各种水生昆虫,甚至蝌蚪和小鱼都是它们的食物 成虫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水边灯下偶尔可以见到,是广翅目齿蛉科的代表 性昆虫巨齿蛉成虫有宽大的蝉翼般透明的翅,而且无论雌雄,头部前端都长有一 副巨大的牙齿雄性大齿更可以长达近 3 厘米,这便是它们名字的由来这一对 巨齿虽然看起来非常凶猛,但是它们的成虫并不捕食其他动物,只吸食树木流出的 汁液。
它们羽化后的目的只是交配,然后将卵产在靠近水流的植物根部或者石块间 自然界中,齿蛉科昆虫是对水质非常敏感的生物,雌虫会选择洁净的水域边产卵, 幼虫孵化后生活在水中,当水体发生污染,或者酸碱度突然改变时,它们就无法适 应,会迅速在这一水域消失因此,它们的存在与否,直接反映了当地水质的好坏, 被国外许多专家作为“水质指标昆虫”然而遗憾的是,就世界范围来看,最近30 年来这些“水质指标昆虫”的分布区域 已大大缩小,在世界很多地方已几近绝迹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周边为例,以前这里 生活的东方巨齿蛉被当地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叫“爬沙虫”或“安宁土人参”, 每年都会被捕捉数十万条送上餐桌,而近年据报道已经几乎绝迹有科学家曾经做 过一个实验,在1立方米洁净水体中滴入少量稀盐酸(约0.5 毫升),这时的齿蛉 科幼虫立刻就会反应迟钝,行动不再敏捷当滴入的稀盐酸增加到 0.8 毫升时,齿 蛉科幼虫会停止进食,直至死亡这个实验解释了巨齿蛉为何会在城市附近消失的 原因——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与雨水混合,改变了雨水的酸碱度,继而污染到城 市周边水体因为不能适应这种改变,它们很快从城市附近消失我国许多地方受到人类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雨水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目 前全国范围内的巨齿蛉栖息地正越来越小,逐渐呈孤岛状分布在一些水体还没有被 破坏的山区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巨齿蛉近亲——齿蛉科其他类群也面临同样境 况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近年的调查,参与统计的美国南部 17 个州共有齿蛉科 栖息地766 个,面积最大的16平方千米,最小的不足0.2 平方千米美国相关专 家认为,由于齿蛉科昆虫不善飞翔,无法在各个栖息地之间自由往来,导致了各栖 息地种群内部的近亲繁殖,如果这种近亲繁殖一直持续,加之水体污染,那么种群 的消失将不可避免在四川,巨齿蛉种群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很多山区已连续多年没能在野外观察到 巨齿蛉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里目前陈列的东方巨齿蛉标本(翅展 16.8 厘米)还 是 26 年前在青城后山味江边采集到的这次越中巨齿蛉(翅展 21.69 厘米)在青 城后山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丝欣慰,原来它们还没有彻底消失2014 年7月,该重要科研发现经过新华社、中新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披露后, 迅速在国际上引起轰动2014 年7月21 日新华社报道后的第二天,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CNN)就打给我,表示希望详细报道,紧接着日本富士电视台、美国 《新闻周刊》、俄罗斯之声和英国《每日邮报》等大量国际著名新闻机构也进行了 跟进报道。
一个月后,我通过查询发现,仅仅报道过的国外电视台就超过 160 家, 而其他报道已经无法统计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从东京到德黑兰,从瑞士到阿根廷, 五大洲的范围内,无论是幽默的脱口秀主持人还是严肃的昆虫学家,也无论是儿童 节目还是科学新闻,全世界的人们对这种外貌奇特的巨大昆虫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兴 趣,这完全超越了我的想象也许过去很多人会认为,巨齿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它的存在与否对于我 们似乎也毫无意义但是,作为地球上联系紧密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每一种物种 的非正常消失,都将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蝴蝶效应”,最终都将影响到我们的生 活作为一种与我们一起共享地球生态的物种,巨齿蛉的生存现状已经为我们生存 环境的恶化敲响了警钟,并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正如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打趣说,希望当比萨饼大小的昆虫出现在成都市民的生活中的时 候,他们可以为水源的清洁感到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