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本《考试说明》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面向浙江省全体学生,综合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以利于提升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7~9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写作四部分其中汉子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科书的古诗词篇目(含教科书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古文名句积累以《优秀古文备用推荐篇目》(《说明》附录1)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常用文言词语积累以《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为主要考试范围;文学常识以《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说明》附录5)的作品;现代文阅读考查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考查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文知识积累中,考查学生语言文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情况;在阅读中,考查学生的筛选、推断、整合、赏析、评价等能力;在写作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对考查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a——了解与识记如:能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名句b——理解与应用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具体情境中使用古诗词名句c——分析与评价如: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d--探究与创造如: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对作品的认识,表达人生的感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三)命题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按照《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坚持试题自创的命题原则,追求试题材料的典范性和语言情境的真实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整合交融四)阅卷要求阅卷前,应加强教师阅卷能力的培养阅卷时应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判原则评判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应采用分层评价方法,关注思维的过程和由此得出的结论评判写作前,应通过样本采集、全员预阅,以统一评分标准、缩小误差值;在正式阅卷中,应充分利用网络阅卷的技术优势,及时消除随意评分、标准不一等现象二、考试形式(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整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内容比例考试内容分布书写约占3%语文知识积累约占13%名著阅读约占6%现代文阅读约占20%古诗文阅读约占13%写作约占45%层次要求分布a层次约占5%b层次约占15%c层次约占30%D层次约占50%试题类型分布客观题约占15%非客观题约占85%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难度系数0.75以上)约占70%稍难题(难度系数0.6—0.75)约占20%较难题(难度系数0.5—0.6)约占10%三、考试目标(一)书写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层次:b(二)语文知识积累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层次:a2.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教科书附录)名句,正确默写《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语文》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文正确默写适当增加的《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层次:a、b3.掌握《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中词语的基本释义层次:a、b4.掌握《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中的文学常识和教科书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层次:a、b三)阅读名著阅读层次:a、b、c1. 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2. 对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层次:b、c、d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3.运用语文知识,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作出分析和评价4.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对作品的认识,表达人生的感悟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层次:b、c、d1.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 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出解释,并利用文本信息作出合理推断3. 利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 根据写作意图,对文章的观点及其证据的充分性等方面作出评价5. 对非连续性文本,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古诗文阅读层次:b、c1.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评析文中人物、主旨等4.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四)写作写作要求能准确地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表达正确、简明、连贯、流畅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记叙性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能用叙述技巧,诸如细节描写、对话及叙述顺序等,表现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层次:d议论性写作考查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评析能力;做到观点明确,论据有效、充分;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清晰地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层次:d 说明性写作考查学生清楚明了地传递信息的能力:做到说明对象明确,中心突出:能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增强说明效果层次:d2017年中考古诗词积累的考试范围如下:课文及附录(中的古诗词)、《<论语>读本》、《中考考试说明》新增目录(18+8=26首)(1)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2)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王维(3)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李白(4) 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杜甫(5)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白居易(6) 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苏舜钦(7) 定风波 苏轼(8)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9)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10) 断章 卞之琳(11) 蜀相 杜甫(12) 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13)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李煜(14) 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15) 木兰花 拟古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16)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17) 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李贺(18) 狱中题壁 谭嗣同(19) 子衿 《诗经》(20) 月夜忆舍弟 杜甫(21) 蝶恋花 柳永(22) 渔翁 柳宗元(23) 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24) 西施 罗隐(25) 书愤 陆游(26)题乌江亭 杜牧在课本附录推荐的名著的基础上,2017年名著阅读增加了四本名著,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人类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三国演义》。
2017年中考再增加一本——《沙乡年鉴》(新增) 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