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vs别薛华.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670967
  • 上传时间:2017-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8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简介】王勃(649 或 650~675 或 676) ,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 ,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写作背景】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少府” ,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诗意解析】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古诗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城阙” ,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三秦” ,泛指长安附近 “五津” ,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凝练、鲜明劝慰友人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别 薛华 送 送 多 穷 路 , 遑 遑 独 问 津 悲 凉 千 里 道 , 凄 断 百 年 身 心 事 同 漂 泊 , 生 涯 共 苦 辛 无 论 去 与 住 , 俱 是 梦 中 人 故事背景】王勃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薛华(也称薛升华) ,不仅和王勃是同乡,两家还是情谊笃厚的世交这一天,正是唐高宗咸享四年(公元673年)的一个秋日清晨,薛华远行上路了,王勃一程又一程地向前相送,不知不觉,走到城郊外面来了此时的王勃,已被罢官入蜀好几年,只有和薛华见面的时候,才能把内心的郁闷一吐为快如今薛华又与他作别远行,令他感到很是孤独与悲凉,不忍分手,都走出郊外很远了,还在往前相送薛华知道他心中悲苦,安慰他说:“子安啊,我知你仕途坎坷,感慨良深,内心凄苦但你少年即负盛我,素有抱负,虽眼下怀才不遇,不得重用,可你眼下年仅二十刚刚出头,机遇对你来说,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你不是不知道, ”王勃抬头往路的尽头望着说, “我触怒的是当今皇上啊!都怪我一时好胜,信笔涂出那篇不该写的‘ 戏为檄英王鸡文’ ,否则,这几天我一定是在京国接待你,一起豪吟痛饮……”他们已走到一个羊肠小道,这是一条近路,对于弯弯的大道,正是舍弓走弦之举。

      这条小路明明灭灭,是一条不甚分明的草径,必须一边细心分辩,一边摸索前行,一旦走错,就得重新寻人问路王勃见了,心内深有所感:前面当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哇,与我相知的薛华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多么惶惶不安在这迢迢遥远的行程中,唯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与他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他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唉,薛华啊,你我的心情,都像那浩渺无际的长川大河上漂泊不定的一叶小舟哩!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你我二人,不论谁离开,谁留下,彼此都会思念成梦的古诗赏析】这 首 送 别 诗 的 色 彩 、 风 格 , 和 《杜少府之任蜀州》大 相 径 庭 , 诗 人 此 时 的 生 活 环境 变 了 , 思 想 感 情 也 发 生 很 大 变 化 了 , 写 出 的 诗 也 就 迥 然 不 同 诗 人 与 薛 华 在 绵 州相 逢 , 很 快 又 分 手 在 一 个 清 秋 的 夜 晚 , 他 送 走 薛 华 , 作 下 了 这 首 痛 彻 肺 腑 的 诗 篇 首 联 “送 送 多 穷 路 , 遑 遑 独 问 津 ”, 是 以 事 写 情 , 又 以 情 生 景 此 联 中 一 个“穷 ”字 、 一 个 “独 ”字 , 是 传 神 之 笔 : 穷 路 凄 孤 送 挚 友 , 把 悲 苦 的 心 情 , 渲 染 得 十分 真 切 。

      但 是 , 它 又 不 仅 仅 是 作 者 , 也 是 远 行 人 ——薛 华 心 情 的 真 实 写 照 , 语 意 双 关 两 句 诗 , 描 绘 出 人 生 的 一 幅 凄 惶 场 面 , 一 对 患 难 知 音 跋 涉 在 漫 长 、 曲 折 、 险 阻 的 山道 上 他 们 相 送 了 一 程 又 一 程 , 难 舍 难 分 , 但 最 后 还 是 分 别 了 , 各 自 匆 忙 惶 恐 地 去“问 津 ”穷 路 ”, 借 用 的 是 阮 籍 穷 途 而 哭 的 典 故 , 含 有 “守 死 善 道 者 , 滞 涸 穷 路 ”的意 思 这 就 促 人 联 想 , 发 人 深 思 【 典 故 : 阮 籍 之 所 以 穷 途 而 哭 , 是 想 假 作 醉 酒 躲 避迫 害 , 时 常 独 自 驾 车 信 道 而 行 , 走 到 绝 路 就 痛 哭 而 返 , 以 示 对 现 实 的 强 烈 不 满 汉 李 固之 所 以 “滞 涸 穷 路 ”, 正 因 为 他 “守 死 善 道 ”, 屡 次 上 疏 直 陈 外 戚 、 宦 官 擅 权 的 害 处 ,后 来 被 梁 骥 诬 告 , 招 致 杀 身 之 祸 。

      在 此 , 诗 人 以 阮 籍 、 李 固 自 况 , 含 蓄 地 指 出 : 凡 正直 耿 介 之 士 , 往 往 很 难 被 当 权 者 所 容 这 也 说 明 了 诗 人 与 其 挚 友 “多 穷 路 ”的 原 因 下 句 中 的 “遑 遑 ”, 不 只 是 形 容 凄 惶 貌 , 或 自 嘲 “遑 遑 尔 竞 一 时 之 虚 荣 ”, 还 兼取 宋 玉 《 九 辩 》 中 “众 鸟 皆 有 所 登 栖 兮 , 凤 独 遑 遑 而 无 所 集 ”的 意 义 , 借 以 表 示 自 己象 凤 凰 一 样 清 高 , 而 不 愿 象 凡 鸟 一 样 随 处 栖 登 颔 联 “悲 凉 千 里 道 , 凄 断 百 年 身 ”, 是 分 别 承 接 首 联 中 “穷 路 ”、 “问 津 ”, 进一 步 具 体 描 写 道 路 的 险 远 , 设 想 未 来 , 抒 发 情 怀 的 所 采 有 的 手 法 是 虚 实 相 生 , 语 义双 关 诗 人 既 为 朋 友 颠 沛 流 离 于 千 里 道 上 而 感 伤 , 又 自 伤 其 远 在 千 里 之 外 的 异 乡 眼 前道 路 崎 岖 漫 长 , 展 望 未 来 满 目 悲 凉 , 前 程 暗 淡 。

      这 是 诗 人 走 上 仕 途 三 年 来 , 对 社 会 现 实的 真 切 的 感 受 , 从 心 底 发 出 的 深 沉 慨 叹 , 说 明 了 诗 人 当 时 内 心 失 望 情 绪 低 落 尾 联 “不 论 去 与 住 , 俱 是 梦 中 人 ”上 句 承 诗 题 中 的 “别 ”字 , 下 句 直 抒 惜 别 之 情 从 字 面 看 , 这 联 诗 可 以 理 解 为 王 勃 对 朋 友 的 安 慰 , 表 示 无 论 走 到 天 涯 海 角 都 会 永 远 相 忆 另 一 方 面 , “俱 是 梦 中 人 ”包 含 有 “命 运 之 舟 ”难 测 的 意 思 , 彼 此 都 像 在 梦 里 由 不 得 自 己 诗 人 对 朋 友 和 自 己 的 前 程 怀 着 无 限 忧 虑 , 而 对 明 天 仍 抱 着 美 好 的 希 望 这 个 结 尾 , 是隽 永 深 长 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