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宏观经济》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x****x
  • 文档编号:287506135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讲 开放经济的三重均衡——IS-LM-BP模型第一节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一、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理论背景: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财富的积累必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分工.基本思想:各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绝对成本低〕进行分工和交换.每个国家都应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出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举例: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的情形下,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最终两国享有的产品总量都有所增加.各国的成本情况如下〔成本用每单位产品所用工时数计算〕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30404030设英国和葡萄牙各自的劳动总人时为70.没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情形下的产量与消费量: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1单位1单位1单位1单位有国际分工情形下的产量: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2.33单位0单位0单位2.33单位有国际贸易情形下的消费量〔假定贸易条件是1单位呢绒交换1单位葡萄酒〕: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1.33单位1单位1单位1.33单位由此看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低于葡萄牙.这样,英国只生产呢绒,葡萄牙只生产葡萄酒,英国进口葡萄酒出口呢绒,葡萄牙进口呢绒出口葡萄酒,双方进行国际贸易,都是有利的.政策主张:根据这一理论,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张.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的代表作:1817年,《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处于劣势,但它们在同种产品生产上的优、劣势程度是不相同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例如,英国与葡萄牙生产呢绒与葡萄酒的成本情况如下: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1009012080这就是说,葡萄牙生产这两种产品都比英国有利.英国的比较成本: 英国尽管在两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在呢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葡国的比较成本:葡国尽管在两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但在葡萄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设劳动总人时英国为220,葡萄牙为170.没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情形下的产量与消费量: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1单位1单位1单位1单位有国际分工情形下的产量: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2.2单位0单位0单位2.125单位有国际贸易情形下的消费量〔假定贸易条件是1单位呢绒交换1单位葡萄酒〕:呢绒葡萄酒英国葡萄牙1.1单位1.1单位1.1单位1.025单位基本思想:①两国商品比较成本的差别,决定了两国间比较利益优势的差别.②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将分别集中生产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节约劳动和增加使用价值数量.③两国用不同劳动时间生产的产品相交换,对双方都有益.政策主张:根据这一理论,李嘉图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张.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其学生俄林将其理论加以完善.瑞典经济学家俄林 《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H-O的要素禀赋定理的主要观点:一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贸易基础:要素丰裕度差异→要素价格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比较优势.贸易利得: 贸易能够增进世界和各国福利.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4、产业内贸易论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的进口和出口贸易.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①同类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基础.②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③不同国家偏好的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市场条件.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1、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标准币材.1816年英国最先宣布,在1821年正式开始,黄金时代为1821—1914年,1880年普遍确立. 2、金汇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市场上也不流通金币,本币不可兑换为黄金,但本币可以以固定汇率兑换成某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并在该国兑换黄金. 二战后短暂存在.3、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后盾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核心内容是"两个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折合1盎司的黄金官价〕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即"固定汇率".1973年3月后,各国放弃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4、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达成.内容:浮动汇率制、黄金非货币化 增加特别提款权.5、欧洲货币体系• 1998年5月11日,第一枚欧元硬币降生• 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工作•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11个成员国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欧元区12国流通市场第二节 汇率与国际收支一、汇率〔一〕汇率与其标价外汇是指外国货币,或者对外国货币的索取权,如在外国的存款和外国支付承诺等.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在现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以两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为依据.汇率的两种标价法:n 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这种标价法又称为付出报价.n 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这种标价法又称收进报价.<二>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固定了汇率,并按这一水平进行外汇的买卖.中央银行必须为任何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按官方汇率提供外汇.当有盈余时购入外汇,当有赤字时售出外汇,以维持固定汇率.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分类: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1944年7月—1973年2月,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1973年2月以后浮动汇率制.<三>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1、汇率的决定因素汇率的基础是货币的购买力.购买力平价说是在20世纪初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系统提出的.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说明某一时点上的汇率的决定;后者说明汇率的变动.<1>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货币发行国或第三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了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2〕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指数变动幅度的大小决定的.新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两国物价指数比率,其计算公式为:R‘为新汇率,R0为旧汇率,gPA、gPB分别为A国和B国的通膨率,和分别为A国和B国基期与下一期的物价变动率.例:设一篮子商品在美国值20美元,在中国值100元人民币,后来美国物价上涨30%,同期中国上涨60%,则新汇率应为多少?解: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是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和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2、影响汇率的其它因素影响汇率的因素:①国际收支状况:顺差导本币汇率升值,逆差导致本币汇率贬值;②通货膨胀:一国物价上涨导致其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引起外汇需求增加,则外汇汇率上升.③利率:利率上升使资本流入,外汇汇率下降,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外汇汇率上升.④经济增长率:影响需具体分析.⑤财政赤字:赤字一方面导致通膨使本币汇率贬值,另一方面又使利率上升使本币汇率升值.⑥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加,可增强一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保持汇率的稳定.此外还有投机性、政治性与其它偶然性因素.〔四〕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币贬值、外汇升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净出口函数:为边际进口倾向;q为自发性净出口,由收入、汇率以外因素影响和决定的净出口;y为国民收入;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P为本国的价格水平;Pt为国外的价格水平;n为正参数;从上式可知: 1、Y影响净出口〔反向〕.实际收入y提高,消费能力提升,进口增加,NX减少. 2、实际汇率影响净出口〔同向〕.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增进减,NX增加.汇率变化〔货币贬值〕在多大程度影响净出口,从而改变一国国际收支?经济学家马歇尔、勒纳等人进行了研究本币贬值〔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ex大,出口增加幅度大于本币贬值所致换汇损失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增加;反之, ex小,出口增加幅度小于本币贬值所致换汇损失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减少; 本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em小引起进口减少幅度小,外汇支出变化不大. em大引起进口减少幅度大,外汇支出减少较多. 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对一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ex︱+︱em︱>1,则可改善收支状况.这由马歇尔提出,经勒纳拓展,故称"马歇尔-勒纳"条件.二、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按复式记帐原理编制.借方指资金流往国外.贷方指资金流往国内.〔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假设的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贷方借方贷方A、经常项目6、证券投资1、商品进出口450600对外投资202、收益10050外国投资403、劳务75100 7、其他投资商品劳务差额125对外其他投资1504、单方转移外国其他投资30给国外的赠予100资本项目收支差额130接受国内的赠予25C、官方储备项目经常项目收支差额508、黄金进出口〔净额〕10B、资本项目9、外汇储备〔净额〕605、直接投资10、对外负俩〔净额〕20对外投资60官方储备项目收支差额90外国投资3011、统计误差10注:投资收益不属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