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42071916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期末考试试卷(D D))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 教学科目 B. 教学进程 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2、教学目标是指(A )A. 预期的教学效果 B. 教学目的 C. 培养目标 D. 课程目标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用语课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A. 标准差 B. 标准分 C. 算术平均数 D. 区分度6、10gMg、Zn、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 4.48L(标况),则 Mg、Zn、Fe 总的物质的量是(A ) A. 0.2 mol B. 0.3 mol C. 0.225 mol D.0.4 mol7、 -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表示的碳原子(2000 年全国高考题)( D)A. 核外有 13 个电子,其中 4 个能参与成键B. 核内有 6 个质子,核外有 7 个电子C. 质量数为 13,原子序数为 6,核内有 7 个质子D. 质量数为 13,原子序数为 6,核内有 7 个中子8、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B)(2004 年高考题*上海卷)A. 含磷洗衣粉 B. 酒精 C. 氟里昂 D. 含汞电池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 3 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 10 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D )A. TNT B. KMO4 和 H2SO4 C. 黑火药和炸药 D. 白磷的 CS2 溶液10、24g 硫和 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C )A. 16.8L B. 33.6L C. 22.4L D. 5.6L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1、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12、化学教学活动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目的和环境。

      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1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六大块组成15、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息; ((5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 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则17、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1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 2)主导性与主体性;)主导性与主体性; ((3 3)活动与过程的)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多维性; 4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8、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1 1)体现了教学中)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2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3 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 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引入演示――――介绍媒体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整合与结论((2 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a.a.实验的目的性实验的目的性 b.b.保证实验的成功保证实验的成功 c.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d.d.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 e.e. 边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边讲解 f.f. 尽量提高可见度尽量提高可见度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1 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繁、难、偏、旧””等问题;(等问题;(2 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 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 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趋势:(趋势:(1 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 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 3)加强)加强 STSESTSE 课程教学课程教学4 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四、设计题四、设计题8 分)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 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 NaNa 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 NaNa 与与 CuSO4CuSO4 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1――1 分分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2――2 分分[ [师师] ]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 NaNa 与与 CuSO4CuSO4 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 NaNa投入投入 CuSO4CuSO4 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2――2 分分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②有气泡,有气泡,③③发出嘶嘶的声音,发出嘶嘶的声音,④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

      讨论、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Na 与与 CuSO4CuSO4 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如下的反应:2Na2Na + + 2H2O+2H2O+ CuSO4CuSO4 = = Cu(OH)2↓+Cu(OH)2↓+ Na2SO4Na2SO4 + + H2↑H2↑整合应用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论述题五、论述题12 分)22、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1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a.a. 之所以要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教为主导””,是因为:,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

      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教为主导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b.b. 之所以要之所以要““学为主体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