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流变与重塑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3962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流变与重塑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和世界大学排名的推波助澜,现代研究型大学逐步取代了传统教学型大学,并占据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导地位它通过强化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惯习和转变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方式,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化模式,不断彰显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影响力,由此形成了国际高等教育单一模式的融合价值理念这引发了国际组织观点争锋以及国家层面政策争论对此,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可以通过追求学术卓越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以及探索多种办学模式与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衔接等途径,以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生态系统关键词:国际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价值流变,价值重塑基金项目:2016年贵州教育改革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贵州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2016ZD011);2019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贵州农村教育发展路径研究”(19GZYB117)一、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价值理念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程表明,尽管近现代大学在历史上的办学宗旨可谓百花齐放、各有旨趣,却一直是为“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而努力奋斗的独立学术共同体。

      大学从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法律和医学研究基地逐渐转变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研究中心19世纪初,大学又慢慢开放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新兴人文社科领域紧接着,在普鲁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国著名教育改革者威廉洪堡(Wilhelm. Humboldt)及其同事们在柏林大学(Universittzu Berlin)率先倡导“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习自由”等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由此确立了近代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正式联系20世纪初,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等美国研究型大学先后引入德国高校的课程讲授法和习明纳尔等制度,从此开启了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新时代随着欧美发达国家近现代大学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职能的不断拓展以及学术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多元发展等价值理念已被确定为现代大学的核心特征,它确保大学能够排除外界环境的不当干扰和规避强大利益集团的控制而正常地开展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这就是为什么英国教育学家约翰纽曼(John. Newman)在宣传大学理念时特别强调,大学拥有它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它的功能在于既不考虑道德印象,也不关注机械生产[1]。

      因此,有理由相信大学将成为维护思想自由交流的学术机构,并以此保护大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多元发展等价值理念,它还包括对社会现行统治秩序和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的自由与此同时,大学也被认定为是服务社会的公共机构,并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术利益等同于社会公共利益二、世界大学排名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价值理念的影响200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公开推出了国际上第一份综合性世界大学排名,由此揭开了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帷幕经过十余年时间,世界大学排名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截至目前,国际上有超过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组织开展了世界大学排名,例如英国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和THE世界大学排名、西班牙WRWU世界大学网络排名、荷兰莱顿大学CWTS世界大学排名、沙特CWUR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欧盟U—Multirank全球多维大学排名以及我国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尽管世界大学排名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这些大学评价机构已经将自己定位为新时代背景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的守门人[2]有证据表明世界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以及知识生产方式等学术发展生态起到了深刻作用,同时对国际高等教育价值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强化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惯习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管理主义率先在美国高校兴起80年代中期,英国高校出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90年代以后,类似的发展变化逐步蔓延到欧洲大陆、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高校美国学者约翰奥尔森(John.Olsen)教授认为,就欧美高校广泛的发展历史进程而言,新管理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崛起是大学更大历史性转型和变革的一部分,它将大学视为嵌入竞争化市场的服务型企业[3]新管理主义最先起源于商业活动和政府管理领域,它是基于对生产力与产出持续增长的关注而实施的问责制,突出专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强调规范的管理秩序以及严格的纪律控制如果把这种按照市场运行模式形成的管理范式简单地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即通过对高深知识创新与生产的高校进行强制性地解构和重塑,这就意味着可以将大学重组为灵活的商业性实体,并采用战略控制的方式来管理学术活动,重点聚焦于大学可测量的评价指标和跨国比较产出[4]显然,新管理主义代表了高等教育领域一种崭新的管理思维惯习惯习作为社会历史建构过程中的结构形塑机制,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表现为一系列的管理生成策略[5]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惯习与传统认识论哲学的逻辑背道而驰,在新管理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注重大学的市场化程度与最佳办学绩效水平。

      由此,大学逐步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嬗变为一个具有生产力目标的经营性组织,并由学术忠诚转向管理忠诚与此同时,世界大学排名作为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的必然产物,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维护者和推动者它以可测量的方式转变了大学的管理思维惯习,并通过不断强化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惯习而削弱了大学传统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多元发展等价值理念,最终建构了高等教育场域内成熟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模式如果把这种价值理念的转变只是视为一个纯粹的管理技术问题,那就表明市场的价值理念可以编码到大学管理中,而无需任何反思按照新管理主义惯习,大学新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术语得以产生例如当学生和教师的称谓分别演变为顾客以及顾主时,这就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教育服务到市场服务,同时学生也从受教育的人转变为拥有优先选择权的顾客[6]作为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世界大学排名强调可测量性和高生产率,这将导致大学首要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沦为附属当新管理主义成为大学的主导管理模式时,它依附并削弱了大学所依赖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虽然很少有人会质疑效率的价值,但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方面,新管理主义的困境在于它不仅优先考虑效率,而且还要压制组织内部的其他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贬值的最终效应体现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例如高等教育不再被定义为服务社会的公共服务物品二)转变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方式世界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方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它基于一套先验性的数理统计模型,通过从国际权威的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知识产权与科技(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或爱思维尔(Elsevier)斯高帕斯(Scopus)数据库开发出来的文献计量学和引文数据库中获取国际可比较的客观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处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排名,以满足大学多元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优先等级和价值期望[7]尽管世界大学排名关注的重点领域相对狭窄和片面,但其结果仍然被广泛地视为现代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反映,或者至少作为大学整体质量的近似值政府教育部门通常将世界大学排名作为衡量本国经济创新发展能力或实现全球政治抱负的参考标准,家庭和学生通过对世界大学排名提供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信息进行分析以申请理想的就读大学,更重要的是世界大学排名似乎还影响了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决策优先秩序通过世界大学排名,他们塑造了一个大学发展愿景和竞争力的评价框架,这有助于重申或是颠覆对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方式的传统认识。

      世界大学排名也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数字化技术意识形态,即大学有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轻易地运用数字进行衡量评价,它通过使用一组赋予特定权重的指标体系来强调科学研究作为大学卓越的关键标准,也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质量水平数据指标的相对权重,以体现它们对总分的贡献程度然后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按照预定的数理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加权统计处理,以此得到反映世界一流大学质量水平的评价综合得分无论什么层次的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传达的信息是清晰的,科学研究很重要,虽然不是必然地超越教学,但现在这个时候更重要有学者认为,世界大学排名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以及改造我们对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知识生产的认识[2]虽然世界大学排名尝试通过更广泛的高等教育活动,例如学习参与、国际视野和雇主声誉等指标进行评价,而聚焦于可测量的世界大学排名作为衡量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有效标准,导致大学学术群体对特定形式的知识生产和科研产出的迷恋同样,聚焦于可测量的评价方式也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开展正如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学家西蒙马金森(Simon.Marginson)教授所言,并非所有的开创性研究成果都能获得早期的同行认可[8]因此,世界大学排名存在将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关注点扭曲为更可操作性、更低风险系数以及更易预测发展趋势等问题。

      三、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之融合价值理念:单一模式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一种国际高等教育隐性等级分类制度,它以数字化的技术意识形态反映了国际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的价值理念和优先秩序布莱恩普瑟(Brian.Pusser)教授曾经指出,把什么指标体系纳入或者不纳入世界大学排名系统,这是检视现代高等教育话语权的重要窗口[9]在这里,话语权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霸权意大利哲学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将霸权定义为大众群体所赋予的自发性同意,由主导基层组织对社会生活施加的总体影响力[10]美国的高等教育霸权就是通过世界大学排名主导国际高等教育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以及它所要表达的话语权而构建的一)构建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化模式在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政策对世界大学排名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哈佛大学即时测量器,即通过衡量一所大学与美国顶尖级研究型大学的相似程度而获得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相应的地位和荣誉它通过建立一整套衡量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相对狭义的标准,对具有盎格鲁——北美高等教育模式特征的大学给予了丰厚的回报,这种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昂的学费、巨额的教育捐赠、学生和教师的竞争性选拔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视,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带动工业化专利和其他营利性企业等社会服务性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世界大学排名对于违背既定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大学采取十分严厉的惩戒措施,进而影响到该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格等级认定层次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这个过程被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等学者称之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它依赖普遍的排他主义与单一历史传统相联系的力量而误认为是它本身[11]通过这种方式,世界一流大学唯一的标准化模式,即精英的盎格鲁——北美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从它的文化背景中移除,并被视为完美无缺的参照目标而被移植到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之中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或大学制定了明确的高等教育宣传扩展政策,即利用世界大学排名的影响力来获取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霸权地位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产生的,例如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这些世界大学排名无一例外地将美国高校列入大学排名的前列,并占据排名中的大多数席位除了众多新闻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外,事实上美国一流大学并不重视世界大学排名尽管如此,世界大学排名主要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标准建立起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评价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化准则和同质化力量,可能在国际或国家层面扼杀大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多元发展等价值理念。

      二)高等教育新管理主义政策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典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