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柴油机整机技术规格.doc
7页柴油机整机技术规格型号 YZ4102Q功率 62.5kw/3500r/min型式 立式直列水冷四冲程缸径×行程 102×118mm气缸套 薄壁干式燃烧室型式 直接喷射ω形燃烧室压缩比 17.5:1最低空车稳定转速 ≤700r/min做功顺序 1 3 4 2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滤清器 全流式水泵 离心式节温器 蜡式,初开温度76℃,全开温度86℃喷油泵 波许A型,柱塞直径为Φ9.5mm调速器 两级机械式输油泵 活塞式喷油器 长型闭式4孔配气正时:(以曲轴转角计)进气门开启始点 上止点前14°进气门关闭终点 下止点后50°排气门开启始点 下止点前56°排气门关闭终点 上止点后16°气门和摇臂之间的间隙(冷态)进气门、0.35 mm。
排气门0 .45 mm供油提前角 上止点前10---12°压缩余隙(上止点时活塞顶与缸盖底面的距离)0.9---1.1 mm喷油器头高出气缸盖底面高度3.8---4.2 mm机油压力 工作油压 196—539 kpa(2—5.5kgf/c㎡) 怠速油压≥78 kpa(0.8kgf/c㎡)冷却水温度 70---90℃排气温度≤680℃油底壳机油容积 11—13L冷却水容积 12L主要螺栓的拧紧力矩缸盖螺栓 112--137Nm(12—14kgf·m)主轴承 177--196 Nm(18--20 kgf·m)连杆 98--112 Nm(10--12 kgf·m)飞轮 128--147 Nm(13--15 kgf·m)凸轮轴齿轮压紧螺栓 60--80 Nm(6--8 kgf·m)曲轴前端螺栓 137--157 Nm(14--16 kgf·m)注意事项:1无锁紧垫片要特别注意扭矩。
2组装扭紧时,用机油润滑螺栓螺纹有碰伤的不能使用3各螺栓要分数次交替拧紧气缸套孔内径 Φ102.020—102.060 mm活塞裙部最大外径 Φ101.940—101.980 mm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 0.14—0.20 mm 极限0.25 mm活塞销孔内径 Φ34.995—35.007mm 活塞销直径 Φ34.991—35.000mm活塞与连杆小头配合间隙为 0.02—0.04mm 极限0.12mm连杆衬套内径 Φ35+0.020 -0.009mm第一道气环边隙为 0.08—0.115mm 极限0.20mm第二道气环边隙为 0.05—0.085mm 极限0.17mm油环边隙 0.03—0.065mm凸轮轴轴径为 Φ56-0.060 -0.079mm凸轮轴轴向间隙 0.07—0.22mm凸轮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0.05—0.099 mm 极限0.20 mm挺柱外径 Φ28-0.020 -0.033 mm曲轴轴径 Φ80-0.065 -0.084 mm曲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0.07—0.135 mm 极限0.23 mm 轴向间隙 0.07—0.25 mm 极限0.40 mm连杆轴颈 Φ66-0.060 -0.079 mm连杆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0.046—0.108 mm 极限0.20 mm气门杆直径 进气门Φ9-0.025 -0.047 mm 排气门Φ9-0.040 -0.062 mm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 0.31—0.64mm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 0.26—0.59mm供油系:由输油泵、喷油泵、调速器、提前器、燃油滤清器、喷油器、高低压油管等组成。
燃油由输油泵经低压油管路从油箱抽出到滤清器后进入喷油泵,提高压力经高压油管送入喷油器,燃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喷油器泄露的燃油及输油泵多供给的燃油均经低压管引回油箱,在滤清器及喷油泵的回油管路的连接螺栓上装有逆止阀,以保证不工作时燃油不在回流,防止空气进入供油系统1、输油泵为活塞式,装在喷油泵侧面,由凸轮轴上的偏心轮驱动当发动机停止停止运转时,如需油泵排除系统之内的空气可使用手泵2、滤清器为纸质器滤芯或选装一次性使用旋装式柴油滤清器,为了能从柴油中除去有害杂质,延长供油系统的使用寿命,必须按保养规范清洗或更换滤芯3、喷油泵为波许A型泵柱塞及柱塞套、出油阀及阀座为偶件,不得互换出油阀紧固帽的扭力矩为39.2—44.1Nm(4—4.5kgf.m)喷油泵的润滑为压力润滑喷油泵总成在柴油机上拆装:喷油泵总成包括喷油泵、输油泵、调速器、供油自动提前器、喷油泵齿轮及连接盘喷油泵总成通过连接盘用7个螺钉紧固在齿轮室上,并在后端设有辅助支撑拆卸时为了保证重装后供油提前角不变,本柴油机在齿轮室盖及喷油自动提前器从动盘上都设有标记在拆卸前应先打开齿轮室侧面的观察孔盖,转动曲轴,使喷油自动提前器从动盘上的刻线和观察孔盖上的尖角对齐后,再行拆卸。
安装时在曲轴没有发生转动的情况下,只要保证记号对齐,重装后既可保证供油正时不变否则要拆下齿轮室盖按齿轮记号组装供油正时的调整: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静态下)的检查方法将一或四缸高压油管拆下,缓慢转动曲轴观察出油阀的油面,油面一动表示供油已开始,这时观察齿轮室盖或皮带上的刻线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供油提前角偏小则松开连接螺栓,将喷油泵向机体内侧转动,反之则向外侧转动即可喷油泵出厂前已经调好,不要轻易动如需调整一定要按泵厂说明书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高压油管:内径*外径*长度=Φ2*Φ6*600喷油器:喷油器为长型闭式,有四个喷孔,直径为Φ0.32mm,喷孔夹角为154度调整压力时同一台柴油机上喷油器的压力差不大于490千帕(5千克力/厘米²)喷油器以23度角安装于缸盖上,安装时不要忘记头部的锥形垫及后部的防尘圈喷油器有了故障,柴油机就会冒烟功率不足,油耗上升,为找出故障,可将喷油器拆下与高压油管连接,然后起动发动机认真观察其喷雾情况正常的喷雾是肉眼看喷雾中无较大的颗粒,不在侧面飞出颗粒,颗粒大小均匀喷油器应按保养规范进行保养,以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喷油器中的针阀偶件是选配研磨的,在拆装中不得任意调换针阀或针阀体。
润滑系润滑系的功能是润滑运动结合面,减小磨擦损失和磨损润滑油还有冷却,清洗,密封等作用,润滑系主要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稳压阀、及管路等组成1、 机油泵为齿轮式,固定与曲轴箱中间右侧,通过传动轴由凸轮轴上的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轴的轴向间隙为0.20---0.23mm,齿轮轴上的齿轮与凸轮轴上的齿轮有压力油润滑,拆装时对此要特别注意2、 机油滤清器为纸质滤芯式或旋转一次性滤罐,滤清器应密封良好,组装滤芯时注意不许存在渗漏,旁通阀的开启压力为137kpa(1.4kgf/c㎡)更新旋转一次性机油滤清器,应先将新滤罐加满洁净的机油,安装前用少量机油涂在密封圈的表面.用手拧至密封圈接触后,再紧3/4圈.3、 机油冷却器为板壳式,装于机体的左侧,其旁边通阀开启压力为196kpa(2kgf/c㎡)4、 润滑系的保养:柴油机起动前一定要检查油底壳内的油面,其高度应在油尺两标记之内.运转中应注意压力表上的指示压力,工作时油压为196--540 kpa(2-5.5kgf/c㎡),怠速运转下时不低于78 kpa(0.8kgf/c㎡).冷却系冷却系为封闭强制循环水冷却.冷却系水温应保持在70—90℃,温度过低加速发动机磨损,温度过高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甚至产生故障.1、冷却水流向:从水泵入水口到机体左侧,首先冷却机油冷却器,然后进入缸体水套,再到缸盖汇集到前端节温器处,再进入散热器。
机体和缸盖上的冷却水孔为铸造和钻孔而成,有的孔径较小,要特别注意不得堵塞,尤其冷却两缸之间的水孔及冷却缸盖油器三角区的喷水孔更不得堵塞,否则可引起起该区的过热以至喷油器烧死2、水泵为离心式:叶轮和水泵壳轴向间隙为0.3---0.7mm当水封发生故障时,水将从溢水孔漏出,此时应维修3、节温器为蜡式:当水温低于76℃节温器未开时为小循环,从缸盖出来的水全部回水泵,当水温达到或高于86℃为大循环,水全部经散热器冷却,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节温器按期保养检查水泵皮带张紧度,用发电机支承板调整之,当水泵皮带轮和发电机皮带轮之间29---39Nm(3---4kgf)的力压皮带时,其单根挠度应在10---15mm不可太松也不可太紧故障排除一、 柴油机不能起动:A 供给系统的故障:1、燃油系统中有气体 2、燃油系统内有堵塞现象 3、输油泵不供油或断断续续供油 4、喷油器喷油不良 5、供油提前角不对 6、断油手柄处于断油位置B 压缩压力不足:1、缸壁间隙过大 2、活塞环结胶 3、气门漏气4、压缩终了温度低排除方法:1、用输油泵排除系统之内的空气并检查系统有无漏气之处 2、拆卸清洗 3、检查喷油器喷雾状态,检查喷油泵柱塞出油阀的磨损情况及出油阀弹簧是否断裂 4、检查并调整 5、使断油手柄处于供油位置 6、更换活塞环清除结胶 7、气门弹簧折断或弹力减退气门间隙不当,气门密封不严,做相应的处理。
8、外界温度低采取预热方法解决C 电器系统的故障:1、蓄电池电力不足 2、电线接触不良 3、起动机电刷与整流器接触不良 4、起动机齿轮不能与发动机齿圈啮合排除方法:1、更换蓄电池 2、检查维修接线线束 3、检查起动机 4、找出原因并处理二、 柴油机运转时有不正常响声的故障原因及特征:1、喷油时间过早,造成汽缸内发生有节奏的清脆的金属敲击声2、喷油时间过迟造成汽缸内发出低沉而不清晰的声音3、活塞顶气缸盖低速时在汽缸附近可听到金属撞击声排除方法:1、调整供油时间 2、检查活塞和气门是否相碰进一步检查配气齿轮记号是否对正排气烟色不正常柴油机正常负荷下烟色为淡灰色短期大负荷也不仅能为深灰色当柴油机排烟为蓝、白、黑色时则认为烟色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