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二).doc
2页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 题 型及占分比例 填 空 12 道 24 分 单 选 12 道 36 分 探究实验 6 道 26 分 计 算 2 道 14 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试卷中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加强了主要知识的考查, 增加了实验探究部分的占分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力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 70%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 识着手,题目的难度虽降低了,但注意到了试题的灵活性 (三) 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 力进行了考查有不少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物理思维能 力、想象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 题的能力等 (四) 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 熟悉,并且这些题都不是为联系而联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物理就在你身边 “,帮助学生打破物理的神秘感,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 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题旗帜鲜明地单列出来,且分值占 26 分, 比计算题多 12 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 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如第 25、26 题,都是实验的基 本技能,第 29 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控制变量法的掌握,第 30 题,考查学 生对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及其故障现象的判断,并找出可能的原 因 二、考试情况(试卷抽样)分析 我校九年级物理试卷随机抽取了 158 份试卷样本,统计结果如下: 试题平均分、难度值 题号 平均分 难度值 题号 平均分 难度值 1 0.4 0.4 17 2 0.67 2 1.8 0.9 18 1.5 0.5 3 0.4 0.4 19 1.8 0.6 4 1.2 0.6 20 2 0.67 5 2 0.67 21 1.5 0.5 6 1.2 0.6 22 1 0.3 7 2 0.67 23 1 0.3 8 2.1 0.7 24 2.1 0.7 9 1.4 0.7 25 4 0.610 1 0.5 26 1.8 0.9 11 0.4 0.4 27 3 0.75 12 0.8 0.4 28 1.8 0.9 13 1.5 0.5 29 3 0.75 14 2.1 0.7 30 3 0.4 15 1.8 0.6 31 4 0.67 16 2 0.67 32 6 0.75总平均分:70.3 从试卷样本和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考生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低分群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 抽样的 58 份试卷中,最低分 26 分,40 分以下占 6 人,这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 物理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丧失了学物理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 的问题,如第 1.3 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态变化过程,理解其实质 如第 23 题,有些同学误选 c,就是关于保险丝的安装原则没有理解到位,如第 21 题,多数学生误选 C,就是学生没有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电功多少与什么有关 的规律 (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水平低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的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现象、实 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过程和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但得分率都不 高,说明在教学中这一环节还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需要转变教学观 念;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 日常教学,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 30 题,学生处理信息 能力较差,实验故障现象的判断能力低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考试不是目的,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考试的意义应该在考试之外,这次质 量检测带给我们重要的启迪和反思 (一) 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 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 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 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
因此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教学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要求 更高、更科学了在样卷分析中,考分在 50-70 分段的考生,大多数是在基础 知识上失分严重 (二) 重视实验、探究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要为实验而实验,要正确理解实验与知识的联系,重视演 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还要 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实验后,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和回 味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整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成绩,必须要把实验与探究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