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航空模型相关知识47518.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426253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航空模型相关知识航空模型相关知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 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 机模型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 定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 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 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 ,后面两面三个起 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 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第一节 活动方式和要点 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习 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 训练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飞活动要精 心,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

      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训,或不服 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 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第二节 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模型 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 识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一、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升力是机翼 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 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 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 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

      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 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二、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 重力,拉力等于阻力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 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 爬升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 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 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三、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 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 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 十 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

      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 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 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打 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 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四、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 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 (X=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滑翔距离 (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 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θ=1/h=k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度越小;模型翼 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以达到改 变滑翔状态的目的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

      力矩是力的转动作用模型飞 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生转动力矩其它的力只要不通 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为了便于对模型转动进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 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 是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贯穿模型左右 的叫横轴,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翼的升力力 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置、机翼安 装角、机翼面积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角和面积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拉力力矩的大小决定于拉力和 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 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迎角;反之将减 小迎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调整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 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横侧力矩平衡主要用副翼来 调整 第三节 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一、检查校正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检查的内容是模型的几何 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些项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 的测量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正视方向主要看机翼两 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侧视方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 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俯视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 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斜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就是重心的 位置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但应心中有 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二、手掷试飞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位),高举过 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10度左右,沿机身方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 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方法要多次练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 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 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遇有下列不 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态 1、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这种说法虽正确但 不够全面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迎角过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 调整的方法有:a、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b、重心前移(机头配重);c、减小机翼安装角; d、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推杆)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抬头力矩过小, 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俯冲调整的方法有: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 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c、加大机翼安装角;d、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 拉杆)3、急转下冲:模型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衡或横侧力矩不平 衡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等或垂直尾翼纵向偏转形成的方向偏转力矩 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转相同,也可能造成急转下冲调整的方法有:a、向转弯 反向扳方向调整片(蹬舵);b、修正机翼扭曲(相当于压杆操纵副翼)飞机或高级模型飞机的操纵其原理和调整模型相同,都是改变力矩平衡状态。

      初级模 型一般没有这些舵面,只好用改变这些空气动力面形态的方法来达到调整的目的,方法有 三种:a、加温定形: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用手扳到一定角度同时加温(哈气、吹热风、烘烤等), 停留一定时间使之变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纸、吹塑纸、木片部件一般扳动角度越犬,温 度越高,保持时间越长调整变形越多b、收缩变形:在需要调整的翼面的一面刷适当浓度的透布油,这一面将随透布油固化 而收缩使翼面交形c、型架定形将翼面按调整要求在型架上固定达到改变形态的目的一般配合使用加 温或刷涂料这种方法适用于构架式的翼面的调整 第四节 手掷直线距离科目一、三种飞行方式本科目是在限定宽度条件下比赛往返手掷飞行距离决定成绩的因素有三个:a、投掷技术; b、模型的滑翔性能;c、模型的直线飞行性能飞行方式有以下三种:1、自然滑翔直线飞行:出手速度和模型的滑翔速度相同,出手后模型沿滑翔轨迹直线 滑翔,飞行距离取决于出手高度和滑翔比,一般在 6 一 10 米之间2、水平前冲直线飞行:出手速度稍大于模型的滑翔速度,出手后模型先水平直线前冲 一段距离后过渡到自然滑翔这种方式比自然滑翔距离可能提高 2 一 5 米3、爬升前冲直线飞行:以更大的速度出手并且可以有小的出手角。

      出手后模型沿小角 度直线爬升,然后转入滑翔这种方式可能比自然滑翔距离提高 5 一 10 米以上第一种方式成绩较低,但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后两种方式飞行距离远,但放飞、调 整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因为(a)方向偏差和飞行距离成正比,增大飞行距离后模型飞 出边线机率增加(飞出边线后成绩无效);(b)前冲特别是爬升前冲容易使模型失速下冲或改 变航向飞出边线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了解更多的飞行调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