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答案).doc
21页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占比(2)根据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请你以夏华的名义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表明你想参加兴趣课程的意愿,理由明确,格式正确 (3)对联课程班学员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 对联1: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________迎新春对联2:精准扶贫,同________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答案】 (1)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2))示例: 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 我申请参加剪纸课程学习,因为剪纸能够培养我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我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特申请加入剪纸课程学习,请批准我的申请!夏华2019年10月12日(3)朵朵(或“束束”);奔(或“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根据表现中的项目和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和剪纸最感兴趣。
(2)本题考查拟写应用文首行居中写“申请书”三个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尊敬的校领导”,第三行空两格写明自己申请加入的团体和理由,并表明自己希望能同意自己的申请最后右对齐写自己的姓名和申请日期 (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爆竹声声”可对“红梅朵朵”同奔小康路”可对“共吟盛世歌” 故答案为: ⑴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和剪纸 ⑵ 申请书尊敬的校领导: 我申请参加民族剪纸课程学习,因为剪纸能够培养我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我对剪纸有深厚的兴趣,特申请加入剪纸课程学习,请批准我的申请 夏华 2019年4月12日 ⑶朵朵;奔 【点评】⑴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应用文的相关格式要熟记于胸,这样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 ⑶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2.依据上联内容,请你在下联横线处填写一个字,并说明理由说出一点即可)上联:水清鱼读月下联:花静鸟________天理由:________ 【答案】谈(聊、唱);可从对联的词性相对、字音平仄的角度来回答;从拟人修辞角度来谈理由 【解析】【分析】上联:“水清鱼读月”的“读”;在下联应对一个谈(聊、唱)动词,又能和“鸟”搭配答案要点:可从对联的词性相对、字音平仄的角度来回答;从拟人修辞角度来谈理由3.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 孙悟空 武松 林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 【答案】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语言运用题是对文学名著及对联知识的综合考查。
把二字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道有创意的题目这里提供的几个名著中的人物,要联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例:草船借箭、司空降妖、武松打虎、黛玉葬花等结合对联的知识,以上联作参照,从某种意义上说本题也是仿写题了点评】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几个人物的融入4.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山渺远的水,皆有情意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 【答案】近山远水皆有情(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偶的认识以及掌握能力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增强表现力。
画线部分“临近的山渺远的水”可以简概括为“近山远水”,“皆有情意”简化为“皆有情”,这样就跟上句对应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符”的习俗相传古代到了春节前一日,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以压邪驱魔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桃符上书写的文字由二神变为驱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为两句对偶句 对联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构成一般要求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以凝练著称,被誉为“浓缩的诗” ——摘自《<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第一学期P140页》 (材料二)临近春节,佳慧同学书写了四副对联: A.户纳春风人气高,门迎红日财源广 B.比肩齐迈求知路,同窗共研修身经。
C.国泰民安人增寿,风调雨顺福临门 D.教学相长育新秀,德才兼备泽后昆1)(材料一)依次介绍了对联的起源、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 (2)①(材料二)所列四幅对联中,适合送给家中老一辈人和同学的对联分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②没有送出的两幅对联中,需要调整上下联位置的一副对联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答案】 (1)作用(用途);结构要求(特点)(2)C;B;A;上联尾字应该用庆声,却用了平声下联尾字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不符合“仄起平落”的要求,所以上下联应该对调;门迎红日财源广,户纳春风人气高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两则材料,材料一,介绍汉语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联;材料二,给出佳慧同学书写的四副对联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对联内容的理解与修改能力 (1)阅读材料,对所写内容分点进行概括即可第一段的第一句,主要介绍了对联的起源;二、三句是介绍一对联的作用“以压邪驱魔”;第四句介绍对联的发展;而整个第二段介绍的都是对联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的要求 (2)①A.“财源”二字,表现与经商有关,适合送给商人; B.“比肩”“同窗”表明写的是同学情,适合送给同学; C.“人增寿”突出的是人的长寿,适合送给老年人; D.“教学”“泽后昆”可见写的是教师,适合送给老师。
故适合送给家中老一辈人和同学的对联分别依次是C与B ②根据材料一中的对对联结构特点的要求,可知A联有语,因为“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所以上下联位置应互调 故答案为:⑴11.作用(用途) 2.结构要求(特点) ⑵C;B;A;上联尾字应该用庆声,却用了平声下联尾字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不符合“仄起平落”的要求,所以上下联应该对调;门迎红日财源广,户纳春风人气高【点评】⑴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本题中的每一段首句是段落的中心句,概括总结即可 ⑵明确对联特点:字数相等,结构一致,词性相同,内容相近和相反要读懂题干的具体要求,明确上联或下联的内容特点将拟写的下联和上联作比较,看上下是否对应还有注意平仄的押韵规则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下联:________(2)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 下联:________【答案】 (1)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2)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上联可知,抓住了所写事物为“岛”,以及岛的颜色为“碧”,为山增绿的是“树”,下联就要围绕“山”来写,山的颜色为“白”,白的原因是“雪”找到这些规律结合词性就很容易对出下联 (2)上联是一个问句,问的考场中谁会取胜,下联应该考虑我为什么考试,所以理所当然是为国家做贡献明确所写内容后结合词性完成对联即可 故答案为:⑴ 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⑵ 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⑵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7.班级正在开展“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辩)2018年的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建议学生带课外书进校阅读如何看待“中学生带课外书进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________ (2)(故事链接)右图与一则古人学习的故事有关,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60字以内 ________(3)(撰写对联)结合两则材料,将下面的一副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发奋识遍天下字下联:________【答案】 (1)示例一:中学生带课外书进校有利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①课外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②课外阅读能加深我们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所以,应提倡中学生带课外书到校示例二:中学生带课外书进校不利于正常学习生活的开展①中学生分辨力不强,沉迷不良书籍会危害身心健康;②沉迷课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