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D卷 含答案.pdf
6页省省(市市区区)姓姓名名准准考考证证号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D.壬戌学制20212021 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 D D 卷卷含答案含答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5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4、1966 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安德森B.韦特海默C.乌申斯基D.辛普森5、儿童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依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蕊的症状属于()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2、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3、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6、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7、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8、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大学B.春秋C.学记第 1 页 共 6 页D.论语9、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D.玩走迷宫游戏10、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11、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12、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一一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13、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基本策略14、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1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16、 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发思考,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以上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原型启发17、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18、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第 2 页 共 6 页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9、小黄在学目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赏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掌握回避20、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拉小提琴21、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B、确定内容C、确定目标D、确定标准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2、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3、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2、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第 3 页 共 6 页3、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4、简述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2、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论次而且声音发颤。
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方法四、四、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分,共共 3636 分)分)1、高一女生马英前几天向班主任廖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感觉自己喜欢上了班里的男生周勇,上课时,总是走神,不由自主的看周勇在干什么,下课后,她的目光总是跟随周勇的身影;如果看不到周勇,她就心神不定,书也看不进去她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忧虑,担心被父母,老师发现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因此下降她十分因扰,问廖老师自己该怎么办?问题:(1)请根据中学生异性交往特点分析案例中马英的问题2)如果你是马英的班主任会提出什么建议?第 4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B2、C3、B4、D5、【答案】C6、A7、B8、C9、A10、答案:A11、A12、B13、B14、C15、A16、【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7、D18、答案:D19、C20、C21、答案:C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 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4)高效率地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5)维护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2、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为:(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2)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借以克服缺点3)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优秀品质4)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促进矛盾积极转化,加强自我修养3、(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4、(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四、材料分析四、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1、(1)参考答案:中学生异性交往特点与异性交往的需要与实际交往状况存在差异 ;异性交往主要倾向于友谊的交往疢往动机的多样性以及趋于强烈化2)参考答案:培养健康交往意识,做到落落大方引导学生广泛交往把握好深法稳重大方,对异性有礼有节引导学生注意交往的分寸,避免产生早恋2、(1)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包括:心情极度紧张,情绪波动,比如“时常感觉心烦意乱”生理反应强烈,比如“心跳剧烈”,“身体不舒服的燥热”,“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思维刻板,比如“思维不受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等心情慌乱,比如“整天惴惴不安”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比如“学习有好有坏”害怕老师提问,比如“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2)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班级的排名,老师的关注等等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父母的严格要求等社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舆论的影响,考试成绩代表个人成就学生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动机过强,不当的归因等3)改善考试焦虑的方法包括:积极强化。
比如做对题目以后,给予正强化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会运用直接强化、替代强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2、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 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3、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 过度学习(超额学习)达到 50%, 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 学习的效果 最好; 超过 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4、(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从逻辑第 5 页 共 6 页化、自我强化来鼓励自己,减少压力系统脱敏法 可以将学生的考试焦虑由低到高划分成多个等级, 然后结合放松训练等犯法,让学生逐步适应每一级的焦虑水平,最终克服考试焦虑代币奖励法,用一些符号、工具作为去的成功的指标,每做好一件事情,就给学生一个代币,随着代币的增加,逐步减缓焦虑情绪认知疗法,比如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学生一次考不好,众身无望的看法人本主义疗法 通过积极引导,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 正视自己的确定, 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潜能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