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放云山供画图.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61543000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放云山供画图 个人的思想情感凝聚在绘画创作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嘉庆十七年〔1812年〕,镇江发大水,水灾紧要,52岁的他呼吁社会及他的亲属赈灾,然而无人响应,他特别生气,只好卖掉自己名下的住宅,“以二千金隐输给有司家”,用以赈济贫民道光三年〔1823年〕,镇江再次发生水灾,63岁的张崟没有什么田产可以捐出了,面对天灾人祸,其内心充溢无限的内疚和苦痛外在的不幸和社会现实的严苛,将画家逼回内心世界,张崟养成了更加深邃细腻的情感世界,对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视察、体验也更加敏感、亲切正是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获得了内在的体验,将种种文化感受和社会经验以及对四周自然环境的感悟抒于笔墨语言,从而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如作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春流出峡图》〔南京博物院藏〕,即拟唐人“巴国雪消春水来”诗意而作,清爽美丽的情调中显现出宏伟的山川景象,既有深刻的文化修养,又有画家个人的谛视感受,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代“京江画派”画家中,周镐笔势宏伟苍劲,精于用墨,是“京江画派”晚期最具缔造力的画家,代表了“京江画派”晚期的画风走向和绘画成就 二 荷兰画家伦勃朗曾说:“意大利人生活在意大利,他们对意大利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们生活在荷兰,我们从国家的熟识的事物中获得灵感,而不是从千里之外去找寻一些东西这一说法用来形容“京江画派”的绘画实践和绘画特色,是恰到好处的除了吸取古人成法开拓心胸之外,“京江画派”的另一个取法方向便是走出书斋,将目光投向大自然,从自己身边熟识的大自然中挖掘创作的灵感和对象京江画派”的最大成就,是以镇江家乡熟识的景物入画,“何须粉本求摩诘,饱看自然好画图”,这一点比它在绘画观念上的拨转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京江画派”的画家们在对家乡景物的细致视察和描绘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天赋和人文气息,将“吴门画派”幽雅的文化气息与“京江画派”独特的气质以及镇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从而在对自然的发觉中获得最为真实的理解,把心情、才情等主观的思想情感改变与对真实场景的描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真实的幻觉 “师法造化,自以为法”,“京江画派”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绘画创作的方向,不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绘画特色、审美观念和对绘画传统的不同的理解方式,其独特性和缔造性还表达在整体绘画风格的形成和追求上吴门画派”清雅文秀的风格是“京江画派”风格生发的根底在此根底之上,“京江画派”的画家们广涉宋元诸家,进一步汲取其他画派的用笔、用墨特点,经过从清秀向严整的过渡,营造出新的绘画风格,既清爽文静又落墨浓重,兼具阴柔、阳刚之美,使画面既秀雅又富有情思,尤其落墨浓重、宏伟苍劲,更是“京江画派”显明的典型风格。

      将两种风格胜利地糅合成一体,表现出两种风格特点,的确是“京江画派”最为典型的特点,既“文”又“武”,在历史上亦是不多见的如潘恭寿,在绘画上汲取了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米友仁、石涛的风格特点,用笔苍劲,墨色沉雄,缔造出既清秀又峭劲的风格,完全是两种对立风格的高度统一其弟潘思牧,亦学“吴门画派”,远宗黄公望,近法董其昌,尤其得力于文徵明,画风亦是如此张崟那么从“吴门画派”入手,“力以白石翁为宗,远溯梅花〔吴镇〕,干脆正派”,并上溯宋人画脉,把得力于文徵明的清秀进而走向庄重,进而又“改宗石田翁,得其苍秀浑噩之气,从而形成古逸雄奇、浓郁雅静的风格特点,画面亦是两种对立风格的高度统一《桐荫画论》说:“〔张崟〕笔意古逸,沉郁深厚,得力于北宋诸家,方能有此境界盖其胸罗古法,包含奇趣,足见其趋向之正认为张崟绘画风格的形成是有来历的,正是在融合古人成法的根底上形成了自己显明的风格特点周镐作画亦用笔雄浑苍劲,设色淡雅明快,形成了清秀而峭劲的绘画风格,《京江画征录》谓其“笔势雄浑苍劲,设色精湛,色调明快”、“放笔为巨幛,健笔纵横,墨采酣畅”,也是两种对立风格的统一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京江画派”的整体风格特征以及个人不同的风格特征,都兼有阴柔、阳刚之美。

      或许正是如此,“京江画派”才突破晚明董其昌以来阴柔风格的审美追求,在文秀的根底上开拓出苍劲雄浑的一路画风,为中国画在新的条件下向多元审美格局进发翻开了一条顺畅的通道,将“正统派”的偏颇颓风做了补救,在新的根底上进展中国画的变革,胜利地推动了中国画的开展不仅如此,据《墨林今画》载:“宝岩画余见有两种:一那么沉郁深厚,在北宋大家,其本色也一那么幽淡萧寥,气韵清绝,逼似衡山、五峰而兼有王、恽格张崟不仅将两种风格熔为一炉,还创作出风格迥异甚至完全相反的绘画作品,既沉郁顿挫、苍茫沉雄,又飘逸潇洒、阴柔灵秀,的确有集风格之大成的气魄,从中亦可见“京江画派”风格之一斑 三 清代中期以来,山水画呈现衰落之势,雍正、乾隆年间有“金脸银花卉,要讨饭画山水”的谚语,山水画的开展已经面临紧要的逆境京江画派”一扫当时山水画坛上的衰弊之风,将真实的山川景象纳入画面之中,这一创作方向全然变更了正统派“以摹为创”的创作思路 这种远游生活,引发了画家对诞生地镇江地区的山水重新观照,同时也产生了特别剧烈的依恋之情,因而在画家们的笔下,诞生出很多以镇江山川名胜和熟识的居住环境为描述对象的作品,蔚然大观,成为19世纪中国画坛的奇伟景象。

      在绘画创作上,将真实的山川景物入画,把家乡的山川胜境作为绘画的创作主题,相对于正统派始终以摹、仿为创作的绘画路数,无疑向前大大推动了一步 “京江画派”在“正统派”遵“董巨”、“元四家”画风的根底上,在审美风味上向以“明四家”为首的“吴门画派”画风拨转,同时以镇江地区的境物入画,师心自用,预示着中国绘画观念起先发生进一步的改变这是中国绘画在受到外来西方文化冲击的前夜,在中国绘画内部进展的自然的画风变动,它是在中国文化内部的创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崛起的绘画流派京江画派”的绘画实践详细表达出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实质,而新的发觉和时代变革,又不断催发文化观念的内在变动和新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和转型,从而出现了新的绘画特色京江画派”的成就可以看做是由渐变至突变的转型时期的胜利先例,同时也为“海上画派”的巨变做了先期的打算 “京江画派”主要画家 张崟〔1761~1829〕 “京江画派”领袖字宝岩,号夕庵、且翁、夕道人、皈依室主子等张崟主要活泼在嘉、道年间父亲张自坤、叔父张假设筠、从兄张铉都是活泼在镇江文化界的闻名人物,俱以诗画著名京江张崟师从潘恭寿,师法“吴门画派”,尤其学习沈周等人的画风,晚年变法,形成古逸苍寒、浓郁厚重的绘画风格,“落墨浓重,望知而为京江人”,气象宏伟,成为“京”的开创者。

      师法张崟的画家有明俭、周镐、徐体微、陈泳、唐淳、殷烺、袁际昌、明辰等 王文治〔1730~1802〕 清代画家,镇江人字禹卿,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翰林侍读,出为云南知府书法师法董其昌,秀逸天成,与梁同书齐名,世称“梁王”擅长花鸟,每作墨梅,思致清远,笔意劲秀简淡 潘恭寿〔1741~1794〕 字慎夫,号握筼、莲巢,潘思牧兄,与张崟、顾鹤庆等并为“丹徒派”三大骨干擅长山水、花鸟、佛像、人物初无师承,王文治以笔法授之,王宸以“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授之,不断吸取“吴门画派”精华并师法董其昌、米芾笔意,笔墨潇洒清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色花卉师法恽寿平,擅没骨法,所作花卉淡雅秀逸弟子有张崟、潘岐等潘恭寿取法“吴门画派”画风,描绘当地自然景物他的绘画实践对“京江画派”的形成,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潘思牧〔1756~1846〕 字樵侣,号髯翁,潘恭寿弟,其创作活动的旺盛时期与张崟大约同时潘思牧是一位高寿的画家,这使他的创作旺期始终持续到19世纪40年头,几乎经验了整个“京江画派”的开展期,与张崟、顾鹤庆为“京江画派”的三大骨干其早期画风细腻文秀,晚年那么用笔沉厚,墨色淹润,给人以沉雄之感。

      传人有潘圭、李誉、左清、李枚等 顾鹤庆〔1766~?〕 字子余,号弢庵、乳山逸叟其父为乾隆庚午举人顾鹤庆早年受舅父周曾培、周序培的影响,孩提时期就已经对绘画有了特别深厚的爱好,由于家庭的渊源,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嘉庆五年〔1800年〕曾至北京裕亲王、庄亲王府邸,遍观宋元明名家书画,画艺大进在京与法式善、吴锡麟、赵怀玉、张问陶、翁方纲等人交游,尤得法式善的大力誉扬顾鹤庆在镇江常年与张崟、潘思牧等人交游,又与鲍文逵、王豫等优游诗酒,时称“京江七子”他的绘画创作具有特别美丽清爽的意境,自然潇洒,清爽明净,尤其以画柳闻名,将江南明丽、秀雅的感受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顾鹤庆画柳与张崟画松,同为“京”绝艺,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被人称为“张松顾柳” 明俭〔?~1866〕 俗姓王,出家后字智勤,号几谷,别名九子山僧,京口真武殿僧约生于嘉庆初年,师法张崟,为张崟得意弟子,与汤贻汾、释六舟等交情最深山水墨彩沉郁,下笔如风传人有释玉崖、余钟灵等 张深 生卒年不详字叔渊,号茶农、退听居士、悔昨学人张崟长子,嘉庆庚午举人历任山东博平县、广东大埔县、新宁县知县等所作山水气韵沉静,得宋人笔意。

      画学家传,工山水、花卉 徐体微〔1773~?〕 京口西津凌江阁道士,张崟弟子,山水沉厚浓致,有幽、并之气 雎清〔1803~?〕 字心泉,张崟弟子,擅山水,工写生,笔致苍古 周镐 生卒年不详擅长山水,笔势宏伟苍劲,精于用墨,是“京江画派”晚期最具缔造力的画家,学画者多宗之周煃、胜昌汉、黄兆禧、张芳、袁澄等,多以周镐为师 郭瑚 生卒年不详字稚圭,号槎峰,张崟外甥从师张崟,所作扇头小品秀雅温润 曹沂 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嘉、道年间字逸云,号果子、浮玉山樵绘画师法张崟、潘思牧、顾鹤庆而自成一体,所作山水沉雄郁茂、文静静秀这一派仕女人物画多倾向纤细隽逸、清爽俊秀的绘画风格特征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