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蒙台梭利教具的作用.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1936582
  • 上传时间:2024-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蒙台梭利之感官教具色板:(核心提示:色板就是专门进行色彩识别的训练,帮助幼儿辨别细微的差异,更敏锐 地感知世界幼儿使用色板的过程, 不仅是认识颜色、分辨差异的训练,还是对于幼儿记忆力、注意力的特殊训练教具构成由三盒组成,每盒侧重不同,内容如下:第一盒:红、黄、蓝三原色,各 2枚,合计6枚适合年龄3-6岁第二盒:红、黄、蓝、橙、绿、紫、粉、棕、灰、黑、白 11色,各2枚,合计22枚第三盒:红、蓝、黄、橙、绿、紫、粉、棕、灰 9色,各有七级明暗度渐变化,合计63枚适用年龄3-6岁目的:1、 培养儿童分辨颜色的能力和对颜色的美感2、 学会颜色的对比,为组合能力做准备基本操作第一盒:颜色配对及名称练习1. 向幼儿介绍色板,准备好工作桌面,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2.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色板两端的白边,轻轻拿出,进行示范3 •提示幼儿,不要触及颜色部分,不要倾倒请幼儿练习拿色板,依次取出散 放在桌面上4. 任意取出一块色板放在中间,从剩下的色板中寻找相同的颜色的进行配对,然后左右并排摆放依次进行,直到全部完成5. 请幼儿尝试进行,反复练习6 .三种颜色各取一枚色板,进行三阶段名称练习 (略)7 .完成工作后,将色板打乱顺序,放回盒子里(以便下次操作),轻轻送回原处。

      第二盒:颜色配对练习1. 向幼儿介绍色板2,准备好工作桌面,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2. 复习色板1的内容,先取出红、黄、蓝色各2枚,请幼儿进行配对,并说出颜色名称3. 再取出橙、绿、紫色各 2枚,请幼儿进行配对练习4. 最后取出黑、白、灰、粉、棕色各 2枚,进行配对练习,由于之前粉红塔、棕色梯的 经验,幼儿已经熟悉黑、白色更是非常熟悉5. 视幼儿个人具体情况,可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练习,反复进行6. 完成工作后,把色板打乱顺序地放回盒子里,轻轻送回原处提示:配对过程中,摆放方式是纵向,由上至下第二盒:名称练习1. 请幼儿找出红、黄、蓝三色,说出颜色名称,进行复习2. 在余下的色板中,请幼儿找出自己知道的颜色,进行练习3 教师介绍其他颜色,以三阶段方式进行,若颜色超过 4种,分两次进行4. 反复练习完成工作后,把色板顺序打乱,放回盒子里,轻轻送回原处 提示:棕色不要说成咖啡色,橙色不要说成桔黄色色板第三盒:按色彩明暗(浓淡)顺序排序1. 向幼儿介绍色板3,准备好桌面,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2. 请幼儿观察第三盒,引导其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从第三盒中选出其最喜 欢的一组颜色,全部取出其余盖好收起来,盒子放在放在右上角。

      3. 将七枚色板散放工作毯上,教师从中选出最暗的色板,跟其余的色板比较确 定后放在一侧4. 从其余的色板中再次选出最暗的一枚,跟其余的比较,确定后放在最暗色板的 右侧5. 依次进行,将所有色板由暗到明排序6. 排列完后,让幼儿观察明度差所形成的美感7. 请幼儿尝试练习,将色板打乱散放重新开始8. 反复练习完成工作后,把色板打乱顺序地放回盒子里,轻轻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1 •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大自然中色彩变化2引导幼儿玩配色的游戏,引发对色彩的兴趣3在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颜色,使用与搭配颜色,培养对色彩美的欣赏 能力错误控制1、 色板无法配对;2、 视觉上不协调2、 注意事项3、 1、如果孩子无法指出或排列只示范较强烈对比的颜色即可;4、 2、幼儿完成系列颜色后,可邀请幼儿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其它颜色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组适合年龄 2.5-4 岁带座体的圆柱体 4组(A、B、C、D):每组各由I 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 组成各组圆柱的高度和直径都符合相应的等差变化A 直径不变(2 . 5 cm),高度以0. 5 cm的等差递减,由高到低分别为:5.5 cm, 5.0cm, ,, 1.0 cm。

      B高度不变(5 . 5 cm),直径以0. 5 cm的等差递减,由粗到细分别为: 5.5 cm,5.0 cm , , , 1.0cmC 直径和高度同时等筹递减,皆从 5.5cm 以 0.5 cm 的等差递减至 1.0 cm D 直径和高度逆比例变化 (粗而低到细而高 ) ,直径由 5.5 cm 以 0.5 cm 的等差递减到 1.0cm ;高度由 1.0 cm 每隔 0.5cm 递增到 5.5 cm 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操作的直接目的: 培养视觉对粗细、 高低、 大小的辨别能力 蒙特梭利教具插座圆柱体组操作间接目的: 1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2 .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3 .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 ( 抓圆柱的圆柄 )4 .为数学学习做准备特别提示: 配对——在插座圆柱体中,每一个圆柱有且仅有一个与之完全相合 的回穴,这里的配对即“将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圆柱”的操作序列——四 组圆柱体的高度、 直径按一定规律具有渐次性变化的趋势 这里的序列操作, 即比较、 辨别插座圆柱体的高度或 (与)直径,依据顺序确定阶段教具构成:由十根红色木棒组成, K度从十公分开始,每隔十公分增加一段教育目的:1通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不同的理解。

      2、 建立顺序的概念3、 感知长度的测量方法,为学习数学做准备操作方法1、 取工作毯确定工作范罔2、 以双手握长棒两端的姿势,由短至长散放至工作毯上3、 按由长到短,由上至下的顺序整齐摆放4、 取最短一根红棒稍做展示,先比量一边横切面是否对齐,再将最短的一根放在最次5、 取最长与最短的做 “长”“短”三阶段教学法,如(1)命名阶段:“这是长的,请你摸摸看”(2)指认阶段:“请问长的在哪里?“ ( 3)发音阶段:“请问这是什么的?6、 以两手握的姿势,由长至短将红棒收回教具柜上变化与延伸1、 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比较它们的长短2、 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做长短的排序练习,如铅笔,毛绒等长短排序3、 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做测量游戏,如用线,笔,曲别针及身体的器官如手,脚等测量不同 物体的长度4、 适用年龄2.5岁5、 错误控制1、视觉上发现长短不协调6、 2、最短的红棒7、 兴趣点8、 注意事项9、 课后记录与总结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序列练习,以插座圆柱体 B为例,按照粗细顺序排列1与幼儿一同取来卷毯,将卷毯铺好2•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介绍蒙氏教具的名称3•向幼儿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 手持住座体两端,慢慢走到毯前,轻轻放下。

      4 .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配对练习:(以插座圆柱体B组为例)1. 取插座圆柱体 B组置于地毯上2. 示范抽出圆柱的方法:用惯用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合起来轻轻握住圆柱圆柄处,慢慢抽出3 .垂直抽起,再垂直放下,将圆柱随意散放在毯上4. 进行以圆柱找圆穴的配对练列:随意拿起一个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和座体上的圆穴依次比对后,找 到相合的圆穴用左手食指、中指抚摸柱体侧面、底面,同样抚摸圆穴内侧面 后,轻轻地将圆柱嵌入5. 教师问幼儿:“比一比,哪个是最粗的 ?"将最粗的圆柱摆在相应圆穴前 面再请幼找出剩下圆柱中最粗的一个,第三阶段次摆好,如此类推,请幼儿 做10个圆柱的排序工作6 .拿走座体,将圆柱次序弄乱后,再请幼重新排序7. 序列的名称练习:取 3个圆柱一一最两的 2个和中间的1个,教师以三 段式名称练法引导,请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尝试:“你来试试好吗?”给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9 .观察幼儿整个操作过程,如果有操作不当之处,老师可再示范操作一遍10. 普通名称练习:取粗细强烈对比的两个圆柱,以 j段式名称练习法引导幼儿 11 •活动结束后,将教具摆放整齐,请幼儿将教具送回MBIIIIIH 、—••••■■■ill错误订正: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对应的圆穴中。

      2 •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底面侧面和圆穴内侧面相吻合教师儿童第一阶段这是粗的,粗的这是细的,细的粗的/细的第二阶段哪一个是粗的7(把粗的拿给我把粗的放在这里哪一个是细的?(把细的拿给我把细的藏起来)回答问题第三阶嵌这是怎样的?这是怎样的?是租的/细的彩色圆柱体由蓝、红、黄、绿四种颜色组成,一组蓝色高矮组,直径不变,高度每隔0.5cm 递减二组红色粗细组,高度不变,直径每隔 0.5cm 递减三组黄色大小组,高与直 径为5.5cm ,每隔0.5cm同时递减高度与直径四组绿色胖瘦组,高 1cm开始,直径5.5cm开始,每隔 0.5 增加高度递减直径教育目的1 、培养识别大小、高矮、胖瘦、粗细的能力2、 运用感官了解各形容词与认知的整合3、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应概念4、促进小肌肉的协调发展及触觉差异的识别操作方法1 、 以拿盒子的方式将教具放至地毯中央,例:粗,细2、 打开拿盖,将盒盖翻过来放在盒子下面压住3、 将盒内物品以惯用手取出, 散放于工作毯上, 将盒子同盖移至右下角, (或身体右侧 ), 取出最粗的放在地毯中央, 再找出次粗的放在其上, 依次造塔 由细至粗逐一取下散放于工 作毯上,取出最粗与最细的做“粗” “细”。

      第一阶段 (命名 ):“这是粗的,请你摸摸看,这 是细的,请你摸摸看” 第二阶段 (指认) :“请问粗 (细)的在哪里 ?”第三阶段(发音) :“请 问这是什么的 ?”4 依次由粗到细的顺序放回盒内,盖上盒盖,送回教具柜变化与延伸1 .利用自然物品及生活用品做排序练习2.利用生用品作造型创造游戏适用年龄 约 3— 5 岁错误控制 圆柱规则的渐次性 兴趣点教具构成 由十个木制棕色长方体组成, 长度以20cm不变,横断面的面积以边长 10cm开始, 每隔1cm递减教育目的1、通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物体粗细、重量加以认识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专注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4、 学习长方体的概念操作方法1、 取工作毯确定工作范围2、 用右手从教具柜取下最小的长方体放到左手,两手相扣送至工作毯上,以相同方式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送至工作毯上散放3、 找出最大的长方体放于工作毯中央,再找出次大的放在它的上面啊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建塔,建塔时,一手扶住塔顶,另一只手摸塔的两侧是否对齐, 要求旁边所留间隔必须相等4、 造塔结束后,欣赏一下整体的协调感,取最小的长方体稍做展示,并从第一个台阶 开始逐一向上对比,前三个做到动作分解。

      5、 将长方体按由细到粗的顺序取下,散放于工作毯上,并找出最粗与最细的,做三阶段教学法①命名阶段,老师分别拿起最粗与最细的长方体,边摸边说: “这是粗的,这是细的”(据人员多少决定是否请幼儿摸摸看, 4—6人可摸)②指认阶段,老师说:“请问粗的在哪儿?请问细的在哪儿?”③发音阶段:老师手指到或拿起粗细长方体问幼儿: “请问这是什么的?”6、 三阶段教学法结束后,为了解儿童掌握的程度,可请幼儿在剩余的长方体中再找出最 租的与最细的7、 工作结束后,按由粗到细的顺序送回教具柜变化与延伸1.观察比螂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区分它们的粗细与厚薄2 .利用各种生活用品进行宽窄、粗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