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3057198
  • 上传时间:2022-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46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完整版】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的不断积聚,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 就接受优质教育然而,对幼儿实施怎样的教育能够促进他们健康 成长?怎样帮助幼儿从幼儿园教育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同时为他 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近年来,这些有关学前教育的问题,尤其 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普遍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由于, 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产生了一些教 育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目前超前教育、强化训练、单纯追求知识 技能学习等短视做法大量萌生,违反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损 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引发了我们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幼小衔 接工作的思考: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幼小衔接有什么意义?应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本着以《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 以广泛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知识为手段,以促进幼儿身 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济南市编写了这本《幼小衔接工作指 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针对幼小衔接中涉及的教育因素,划分为幼儿园篇、 学校篇、教师篇、家长篇四个章节,根据当前在幼小衔接过程中, 幼儿园、小学、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 5 个不同层面产生的 认识与理解上的困惑,综合选定 65 个重点问题,运用解答和建议的 方式,解答简洁明确,提供的教育建议是教师们长期在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简单可行、行之有效。

      《手册》旨在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 展观,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途径,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力 求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携手,为帮助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做好 充分准备目录一、幼儿园篇1. 幼儿园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1)2. 幼小衔接有何意义 (1)3.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1)4. 幼小衔接应从何时开始 (1)5. 幼小衔接工作谁来做 (1)6•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主要做什么 (1)7. 幼儿入学后可能会有哪些不适应 (2)8. 幼小衔接工作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区 (2)9. 幼儿园阶段“超前教育”对幼儿有何不良响 (2)10. 幼小衔接活动参考 (3)二、学校篇11. 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性质有什么不同 (4)12. 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4)13. 小学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有什么不同 (4)14. 小学与幼儿园的师资配备有什么不同 (4)15. 小学生应具备哪些独立生活能力 (4)16. 小学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5)17. 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 (5)18. 小学的作息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5 )19. 小学生课间应做好哪些事情 (5)20. 小学生在课间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5)21. 小学如何组织学生放学离校 (6)22. 小学一年级布置家庭作业吗 (6)三、教师篇(一)心理引导策略23. 教师如何激发幼儿的上学愿望 (7)24.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7)25.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集体归属感 (7)26.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7)(二) 习惯养成方法27.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8)28.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为班级服务的能力 (8)29. 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8)30.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 (8)31.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8)32.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9)(三) 安全护航措施33. 如何开展“ 1530 ”安全教育 (9)34. 如何禁止孩子不带危险物品入园或入校 (9)35. 如何指导幼儿安全使用学习用品 (9)36. 如何教育幼儿正确应对陌生人 (10)(四) 家园共育贴士37. 如何针对幼小衔接工作与家长进行沟通 (10)38. 如何向家长客观地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 (10)39. 如何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 (10)40. 如何指导家长对幼儿“放手” (10)四、家长篇(一) 正确认知41. 为什么孩子满六周岁才能上学 (11)42. “幼小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 (11)43. 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11)44. 如何激发孩子上学愿望 (11)45. 如何减轻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12)46. 如何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12)47. 家长应如何与教师进行沟通 (12)48. 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家长该怎么办 (12)49. 如何指导孩子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 (13)50. 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13)(二) 习惯培养51. 孩子入学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13)52. 需要和孩子共同准备哪些学习用品 (13)53.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14)54. 如何在家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4)55.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4)5 6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 14)57. 如何培养孩子注意用眼卫生 (14)58.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15)59.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5)60.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15)61.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自我服务与为家人服务的习惯 15)(三)安全教育62. 如何帮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 (16)63. 孩子上学、放学期间应注意些什么 (16)64. 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饮食安全教育 (16)65. 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身体部位的自我保护教育………… 16幼儿园篇一、幼儿园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是对3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 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 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二、 幼小衔接有何意义?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就是幼小衔接幼儿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要面临 许多新的问题,幼儿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方式, 以满足适应性情况的需要如果幼小衔接做的好,适应过程就会比 较顺利,能够使幼儿入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 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三、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 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 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 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 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四、幼小衔接应从何时开始?理想的幼小衔接,应贯穿至整个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三年幼儿 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扎实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 惯,以及对事物的探究学习兴趣幼小衔接应从幼儿入园时就开始 培养,让其在三年的时间里逐渐养成良好的能力及行为习惯。

      五、幼小衔接工作谁来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 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 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幼儿园、家庭和学校 三方共同配合完成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主要做什么?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入手,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和谐发展,帮 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为其长 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七、幼儿入学后可能会有哪些不适应?对幼儿来说,入小学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儿会 有很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周围环境的不适应 幼儿对小学这个陌生的环境需要适应过程,如小学的教室、校园、 课桌椅等与幼儿园有很大不同;二是社会关系的不适应,陌生的教 师、同伴、新的标准、要求,会使幼儿产生距离感,不太主动亲近 他人,影响了建立新的、和谐的师生、同伴关系;三是学习方式的 不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 幼儿园教育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教育注 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学 习。

      八、幼小衔接工作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区?主要误区:1.盲目互相攀比,忽视自身发展对于幼儿来说,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需要一段适应期但是, 不同幼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幼儿进入小学一个月就能 完全适应,而有些幼儿可能就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所以, 不要将幼儿横向与他人比较,而是应更多的纵向与自身的发展进行 比较2.盲目急于求成,忽视循序渐进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看起 来似乎只是6〜7岁幼儿(即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面临的主 要问题,由于这种理解,一些幼儿园在幼儿大班下学期时才开展衔 接工作但幼小衔接并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应从幼儿一入园就开 始,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时间去适应生活、调整自我,为幼儿营造一 个轻松、适宜的成长环境3.盲目单方教育,忽视多方合作不少 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 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育要求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 而小学工作较少,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幼儿的 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 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九、幼儿园阶段“超前教育”对幼儿有何不良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曾指出:“超前教育的优势 只是一种暂时性的。

      到了某个阶段就会消失,这种状况就犹如揠苗 助长超前教育虽然可以让幼儿抢先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治标不治 本同时,提前灌输小学知识可能对以后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专注性有所影响幼儿园要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严禁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奥数培训、珠脑心算、外 语、拼音、写字等活动,不得有布置家庭作业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的行为十、幼小衔接活动参考以下活动可结合本园实际有计划地选择进行1. 教师培训:幼儿园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 有计划地学习《幼小衔接家园指导手册》,了解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2.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 的幼小衔接观1)调查问卷——教师针对幼小衔接中家长困惑不解的问题, 设计开放性“调查问卷”发放给家长,并对调查问卷进行问题的收 集与汇总,针对家长的实际困惑进行有效指导2)专题家长会——教师组织或邀请小学教师、教育专家等给 家长们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分析幼 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引导家长走出“超前教育”的误区3)家长座谈会——邀请毕业幼儿的家长来园和大班家长进行 座谈、交流,围绕“升入小学需要重点培养幼儿哪些方面?”“家 长需要怎样的心理准备?”等展开讨论。

      通过已毕业孩子家长的示 范引领、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家长答疑解惑,从而重视幼儿 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3. 走进小学:组织幼儿走进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生活,激发 幼儿上小学的愿望1)参观小学——组织幼儿到附近小学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早 操活动、课间活动、上课活动等,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2)访谈小学生——利用大班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或参观小学等 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与小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一步了解小 学的生活4. 毕业典礼:组织幼儿及家长召开大班幼儿毕业典礼,通过回 顾幼儿园生活、唱毕业歌、朗诵毕业诗等活动,向幼儿园、教师及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