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接资料6:提议六步之“附议”.doc
2页《罗伯特议事规则》链接资料之六:关于“提议处理六步”之“附议”“提议处理”“六步”:提议、附议、陈述议题、辩论、表决、宣布结果关于“附议”—— ●含义:除提议人和主席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不用取得发言权,只喊一句“ 附议!”,表示有必要在会议上讨论提议人的提议● 作用:1、平衡“个人权利”和“会议集体权利”罗伯特议事 规则” 最讲 究“保护”和“平衡” 它既要保护个人权利也要保护会议集体的权利,而不仅仅简单地归结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首先,“罗氏规则”保护每个人的提议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会议的主人,你想怎么样你就怎么提主席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无权说“ 这事儿有什么可说的 ”或者“这事儿回头再说 ”其次,“罗氏规则”又觉得如果所有其他人都觉得这件事儿不对、不合适或者尚未了解,那么讨论下去又会降低效率,实际上损害了会议集体的利益可如果让大家就“ 要不要讨论这 件事 ”先表决一番,看看愿意 讨论的人过不过半数,那也非常没效率于是就有一个折中的设计出现了,那就是“ 附议”如果有一个平衡的天平,左边是“个人的提议权” ,右边是“会议整体的效率” ,那么“ 附议人”就好比一个砝 码,他站在 “个人” 那边,就是保护个人的提议权,个人的提议就必须得到会议的处理;他站在“会议整体的效率” 那边,就是保护集体的权益,个人的提议就自动失效。
第三,没有把这个调整平衡的砝码交给主席,甚至没有交给任何一个固定的人,而是动态地交给“任何一个人 ”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任何一个人垄断“决定一件是事情是否能够得到考虑” 的关键权力案例:美国某例会,A 律师提议“依照律师案件质量考核结果分配案源”,我作为主席见无人附议,就问“ 有人附议吗?”(这是允许的)我发现几个人的目光都游离在不同的地方,感到可能不会有人附议,但又觉得这个提议虽然不够详细,但总还值得讨论吧,于是我又问了一句“没人附议吗?”结果 B 律师指出主席有“ 秩序问题”,要求主席严格按照议事规则的程序,不能进行诱导性的提示我赶紧宣布秩序问题成立,A 律师提议无效罗伯特议事规则:主席只能问一次“有人附议吗?” 没人附议就马上宣布提议无效不能进行诱导性提示,要问“有人附议吗 ?”而不该问“没人附议吗?”2、加速提议处理对于程序性提议,“ 附议”通常意味“ 赞成”,而“等待附议”就等于询问有没有人赞成没有“附议” ,就立刻忽略这个程序性提议,不必再花任何时间案例:例会上,A 律师提出增加一种业务分成比例,供旗下的律 师选择,以吸引更多的律师加盟B 律 师接着发言,反 对这种模式,认为这种比例对律所不利,并在发言最后提议“ 无限期推 迟”A 律师的新比例。
无限期推迟”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定义的一个程序性的提议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这 事儿以后再说吧!” 但又不告诉你什么时候再说,所以叫“ 无限期推迟”结果呢,没有人附议这个“无限期推迟” ,于是大家接着讨论 A 律师的提议如果有人附议,主席 还可以采用“一致同意”的方式加快表决程序,只需问一句“ 有人反对吗?”没有人反对就算通过有人反对则必须走正式的表决程序要求“附议”就等于询问有没有人赞成一致同意” 等于询问有没有人反对,通过这一“正”一“ 反” 两次询问就能够迅速了解会 议的整体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