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公共建筑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范本.doc
5页高级公共建筑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清水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 课题之一.它是一项涉及到施工测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品保护、混凝土表面修补和模板设计等多方面的 综合施工技术,但模板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行国家规范对清水混凝土没有准确的 定义和明确的 质量标准,因此对于清水混凝土有不同的 理解及不同的 质量标准.一般建筑施工单位强调的 清水混凝土,往往是指模板拆除后不再作任何抹灰,但允许刮腻子和做涂料面层,故称为一般清水混凝土.这里所述的 清水混凝土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不允许再做任何装饰,直接追求混凝土的 表面质感,起结构和装饰的 双重作用,称为严格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第1章 模板设计由于清水混凝土的 质量特征均与模板相关,因此模板设计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 中心环节和关键技术.模板设计应针对不同结构形式易产生的 质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在框架结构中,模板设计应着重解决梁、柱节点方正问题.在全剪力墙结构中,模板设计应着重解决层间接缝的 平整过渡的 问题.第1节 模板体系选型模板选型,就是结合工程特点、质量要求,在诸多的 模板品种中,选择能满足工程要求的 模板,主要原则是构造应简单,支拆应方便.由于当地条件所限,三亚机场选用的 是全木结构模板.九江长江大 桥桥头建筑外模则采用横竖钢梁组拼成模板骨架,用覆膜竹胶合板作面板的 梁板组合式模板.第2节 面板材料的 选择混凝土表面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成功与否的 最直接反映;而面板质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因此,对面板的 选择,在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中必须给予重视.可作清水混凝土模板的 面板材料较多.工程实践证明,以钢板或覆膜木胶合板作面板材料,得到的 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好,应作为有严格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模板优选的 面板材料.二者选择的 区别是使用寿命的 不同.用国内现有的 覆膜竹胶合板作面板,在有严格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工程中应用所得的 表面效果不理想,仅可在具有一般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工程中应用.用塑料板作面板,由于透气性差,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大 量气泡,如选用应采取相应的 消泡措施.应该注意的 是,采用不同的 面板材料得到的 混凝土表面质感亦不同,因此同一工程中不宜采用多种面板材料.面板幅度 宜大 不宜小 ,以减少拼缝的 处理量.第3节 面板拼缝处理面板拼缝处理也是应解决的 量大 而又困难的 技术问题,只有做到拼缝不漏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 表面效果.拼缝可采取构造拼缝(图2-1-1a)和胶拼(图2-l-lb)两种作法.实践证明,两种作法均能取得较好效果.胶带作法效果不好,不宜提倡.第4节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的 方正与否,是清水混凝土框架模板设计的 难点;为此在柱模设计中,采取将柱模高度 分两节设计的 技术措施(图24-2),支模时上、下柱模拼装成整体支模.拆除时上柱模板保留柱头,与梁柱节点模板过渡,下柱模板拆除,周转至下一模位.上下柱模连接处预留模板支拆余量,以保证拆除下柱模板时上柱模板不受扰动.此外,对施工缝的 留置位置也进行了 精心安排,为保证施工缝处接缝的 平整过渡,在上柱模板上预留了 “三角米厘条”,形成装饰线,将梁柱施工缝隐蔽在装饰线条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三角米厘条”,并作勾缝处理,效果十分理想(图2-1-3).第5节 全剪力墙结构外墙模板的 接缝处理1.层间接缝:剪力墙结构层间接缝过渡的 质量,是能否实现清水混凝土的 关键.设计中同样采取了 预留装饰线条的 作法,将层间水平施工缝隐蔽在装饰线条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装饰线条处作局部修补.实践证明,在施工缝处采取预留装饰线条的 作法,是解决不同结构形式施工缝处理的 有效技术措施.2.装饰线条的 线型及具体构造尺寸应视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装饰线条的 固定方法有以下两种:线条固定于模板上:在具有一般清水混凝土要求的 工程中,可采取将装饰线条固定于模板上下端的 作法(图2-1-4).装饰线条后装法:在有严格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工程中,若采用将线条固定于模板上的 作法,将因模板安装偏差造成线条安装偏差,影响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而施工中对模板安装精度 严格要求,往往又难以做到,因此采用装饰线条后装作法.在模板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装饰线条安装,以避免偏差,保证清水混凝土的 实现.第6节 其他措施对施工中承受模板侧压力的 对拉螺栓的 布置及对拉孔的 处理;保证门窗洞口及阴阳角棱角方正的 技术措施;以及支模过程中,模板面板的 保护和模板的 精心加工制作等许多环节,也都是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中必须重视的 问题.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认真可行的 设计,才能保证清水混凝土的 实现.第2章 技术经济效果l.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涉及到多方面的 综合施工技术,而模板设计是诸多施工技术的 中心环节.2.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 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的 重点不同.3.在一般要求的 清水混凝土工程中,应积极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取消抹灰,简化工序,大 量减少维修工作量,并取得明显的 经济效益.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