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
7页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我国高铁发展历 程: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 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 “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 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 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 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 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 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一一全国 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 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2008年2 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 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 路通车运营2009年12月26日一一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 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2010年2月6日一一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 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 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一一哈 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 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5小时40分钟哈大高 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盼 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 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 达9356公里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 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 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2008年, 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 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根据《中 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 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 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二)我国高铁发展的重要意义:1、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政治意义1)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近年来,随 着我国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大批高速铁路的集中建成及 投入运营中国品牌〃的高铁响彻世界,并以系统技术最全、 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 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吸引众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前来参观学 习。
2010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高速铁路行业盛会 ——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大会,首次由欧洲移师中国在北京召开 以高铁为重要标志,中国必将走向强国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扮 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产生更为强大的政治影响2)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自1825年世界上第 —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后,世界交通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近 二百年来,虽然世界铁路有过迅猛的发展,但进入二十世纪后 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运行速度却呈现出停滞状态世界上第一 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建成开通运营以后,少 数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都没有再出现过新的建设高潮在资本 主义国家,私人对于铁路大投入、低利润、慢增长不再感兴趣, 也就不愿再进行投资和改进,而国家又难以集中社会资本投资 铁路,这也是近几十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铁路发展滞后的根 本原因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 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 的积极性,集中财力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难事3)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近代以来,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明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中国的铁路基本 上是跟在世界铁路技术的后面,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伸展着 自己的线路。
运营线路少速度慢是我们铁路的典型形象随着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的出现,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 中国高铁不仅有望实现国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梦想, 也将大大地缩短地区之间、人与人交往的距离当国人坐着自 己国家制造的世界第一速的和谐号动车组来往于全国各地,听 着外国人对中国高铁的溢美之词,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 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不仅如此,中国高铁诞生的背后,不只是 —种发明创造,而是志气的进发和智慧的涌流2、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经济贡献中国高铁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日益凸显,贡献巨大1)缓解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人口 众多,地域辽阔,人流物流需求量巨大近年来,随着高速铁 路客运专线规模的扩大,网络的初步形成,运营的公交化管理, 使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乘车难紧张局面有了很大的缓解,人们 的出行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随着高速铁路的投入运 营,既有线的货物运输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运货难的 问题也初步得以破解2)拉动了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发展新需求2008年由美国次 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迅速作出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其 中国家加大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的投资对拉动内需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8年,国家确定的到2010年的四万 亿元投资中,铁路占据了半壁江山3)推动了各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近几年来,优 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京津、武广、郑西、沪宁四条高速铁路, 对于促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区域的城乡经济发 展,保障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等国家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3、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社会效益高速铁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产业的一部分,不仅拉动和促 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更为突出1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速铁路 建设基本上都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与路基相比,每公 里可节省土地44亩二是能耗低高速动车组单位能耗不及 波音747飞机的3,私人汽车的20,是陆路运输方式中最节 省能源的三是低排放高速铁路采取的是电力牵引,对大气 不会造成污染,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2)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富裕高速 铁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运 力保障3)有利于全国交通运输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目前,我 国已建立了较为齐全的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公路、民航、航 运、管道等交通工具,互相辉映,满足了旅客不同层次和货物 运输的需求但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公路、民航发展的速度 来看,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这也是铁路不能满足国民经 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更是铁路加快发展高速铁路的根本动 因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将达12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将达6万公里届时,全国铁路滞后的 局面将得到极大改观,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将趋向科学与合 理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民富 国强的伟大梦想,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撑由于历史 和地域的原因,我国各民族生活在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思 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 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目的,而高速铁路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更为频繁和紧密,并随着这种交流,将会大大降低社会矛盾, 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与情谊,使各民族在充分共享我国改革发展 成果的同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洪流之中4、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文化价值中国铁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 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人与世界,其文化含量 与价值远远超过了高速铁路本身。
1)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交通运 输业的发展,本身就意味距离的缩短,但为什么没有航空速度 快的高速铁路却给人们一种崭新的时空观,并强烈地影响着人 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根本的就在于高速铁路是大众化的 交通工具,这样就无形中放大了人们的时空观,使原来感觉远 不可及的相邻两座中心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同城化" 在“同城化〃时代,随着来往人员和次数的增多,原来生活在 不同城市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工作模式、消费观念、生活习俗 就会在频繁的接触中相互融合,得到优化,促进现代城市文明 不断地进步2)高速铁路的中国品牌树起了一个样板与标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行各业都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 但时至今日,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 为改变这种局面,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主持 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的有关问题,确定了〃引进先进技术、 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先进、 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基本方针铁道部认真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辟 产学研相结合新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 消化再创新,成功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 最大功率电力机车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 装备现代化之路,实现了由追赶到超越到引领的嬉变。
高速铁 路的〃中国品牌",使中国铁路成为不再是外国的市场,也不 再成为外国企业的附庸和加工厂高速铁路的’中国品牌”的 创造与树立,对于其他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学习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