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综合警务改革有利于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24173487
  • 上传时间:2022-07-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综合警务改革有利于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 浅析综合警务改革有利于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  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     【摘  要】当前,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回顾综合警务改革发展的实践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改革机制地运行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机制不顺、效率不高、警力不足、忙闲不均等问题,大大缓解了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拓展了基层民警职业发展空间,把握和顺应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治安规律对公安机关管理创新的要求,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改革创举  【关键词】综合警务改革  警力下沉  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转型,实有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流动急剧加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现有警力对社会的管控能力显得非常吃力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群体性事件、事故不断发生,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严峻的治安形势使得现有警力被动应战作为公安机关一线综合战斗实体的基层派出所,是直接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第一线,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也是公安事业发展的第一线,然而严重的警力短缺成了制约公安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纵观公安机关近年来的改革实践,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譬如精简机关、下沉警力、夯实基础的措施,但警力仍然处于 “下沉—上浮—再下沉—再上浮”循环往复的“怪圈”之中,笔者结合将乐县公安局综合警务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就如何有效推动“警力下沉”,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引导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一、基层“警力难沉”的现状分析  人民群众安全感需求进一步提升,这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警力增长跟不上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成了制约公安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警力难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基层警力绝对数量不足尽管近年来在党委、党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重视支持下,有相当新招录公务员充实到了公安队伍中,与前些年相比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全省的警力配置水平相比,扔存在相当差距据统计,将乐县常住人口17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而将乐县局警力配备不足常驻人口的万分十(农村乡镇派出所的警力配备仅为万之三),如再考虑公休假、病事假、学习培训等隐形流失和无形损耗,实际在岗民警数量还要大打折扣,现有警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警力绝对数量不足导致“警力难沉”  二是警力“倒挂”现象严重大部分民警认为机关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晋升机会普遍优于基层,致使不少基层民警“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愿意到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的派出所工作,抱着进不了机关,也要想办法找理由到一个环境条件好的地方,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调入机关,出现了普遍的“倒三角”现象  三是公安队伍年龄结构老化。

      由于进口单一、出口不畅,随着时间推移,民警平均年龄逐渐增大,警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据统计,将乐县局民警中,50岁以上的占6.3%,41岁至50岁的占29.6%,中老民警已占全局民警总数的35.9%,部分老民警学习、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身体素质相对较弱,不适应基层强负荷的工作量,导致储备警力严重缺乏,队伍后劲不足,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安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少数民警敬业精神缺乏由于目前民警工资报酬相对于工作量较低,受市场观念的冲击,少数民警思想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敬业精神加之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制约,大多数民警个人晋升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基层不少民警临退休还是科员,导致很多民警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缺乏进取心,工作不负责,出工不出力,消极被动,相比之下,更不愿到基层派出所工作,直接削弱了公安机关基层的战斗力  五是基层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基层派出所艰苦岗位对民警特别是青年人没有吸引力,民警工作之余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不能及时放松、缓解工作中的压力  二、造成基层“警力难沉”的原因剖析  当前,造成基层“警力难沉”的原因有多方面,可以概括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造成“警力难沉”的外部因素:一方面,严峻的治安形势导致了警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实幼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急剧增长,公安机关对社会的管控难度加大,各类治安案件和形势案件呈高发态势,群体性事件和交通、火灾事故不断发生,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严峻的治安形势对警力产生了刚性需求然而编制有限,警力绝对基数增长缓慢,导致警力分配乏力,基层难以补充足够警力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警务机制的惯性运作,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有的人负担重、压力大,而有的岗位却人浮于事,消极怠工,基层民警职级待遇低,有些优秀的社区民警,有些奉献基层的80后民警,受职数的制约,很难得到提拔任用,更不愿扎根基层  造成“警力难沉”的内部因素:一是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造成民警不愿下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量的公安工作都需要基层所队去落实,有限的警力要作大量的工作,基层民警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经常加班加点,疲于应付,民警不同程度地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大部分民警不愿到基层工作二是付出与回报不均衡,导致民警心理失衡基层民警长期处在公安工作第一线,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且交通、住房、文化生活等条件相对较差,工作量与待遇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艰辛的付出与回报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少数民警心理失衡,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直接影响了一线实战单位的战斗力。

      三是受到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制约,基层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晋升机会相对较差,导致民警产生“基层劳苦功不高,不如留在机关好”的想法  三、综合警务改革是推动“警力下沉”,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促进公安事业发展(现代警务创新)的必然趋势  2009年,公安部提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 “三基”建设,三基工程能否取得实效,“警力下沉”是关键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抓基层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实现公安整体工作的重心下移,只有确保警力下沉,不断拓展基层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提高基层队伍的战斗力因此,新时期如何有效推动“警力下沉”,大力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一线,着力解决好这一长期制约公安工作的机制性、体制性问题,是摆在公安决策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将乐县公安局以综合警务改革为契机,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为基层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基层民警最现实、最敏感、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抓好工作落实,从政策、制度、待遇、经费、装备等各方面,切实向基层一线倾斜,把实现和维护基层民警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推动“警力下沉”来拓展基层民警职业发展空间,努力搭建让民警安心扎根基层的平台,确保更多民警通过基层平台建功立业。

        警务改革出实效,民警发展新盼头  自启动综合警务改革以来,将乐县公安局形成以“综合用警、网格布警、精细用警、高效用警”为导向,以派出所为落点,实践“依情而动、依势而变,科学调度、巡查合一”的勤务运作模式,构建“扁平指挥、属地管辖、网格巡逻、责任到人”的综合警务机制,实现执法工作规范高效,治安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的工作目标  一是警力配置优化综合警务改革就是把优质警力向一线倾斜,做实做强做优派出所改革以来,将乐县局城关派出所警力由原来的34人增加到49人,增长了44%与此同时,根据各辖区治安复杂程度和民警素质能力、年龄结构等因素,对各警务队进行合理安排,优先选择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民警来担任警务队队长,目前将乐县局共有警务队9个,警务队队长平均年龄31岁,有效的提高了警力配置的科学性  二是队伍活力增强队伍是根本、是关键综合警务机制改革,要以警为本,以完善制度,科学用警,激发和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基层首创精神,作为综改的根本譬如,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派出所实行“2人1组、3组1队、设1名副科级队长”,刑侦大队增设6名职数,有效解决了广大基层民警职级待遇普遍偏低、多数民警终生不可企及科级待遇问题,以高含金量改善了基层拴心留人的条件,树立起人往基层走的导向。

      同时,将乐县局改革以来,在综合警务改革中对城区派出所全部重新定岗定人,进一步明晰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考评体系,使每一个民警都有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并在城关派出所内开展警务队竞赛,极大激发了全局公安民警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实践证明:警务机制改革必须要充分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用警、规范用警 四、综合警务改革与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的辩证关系  当前,以“做精机关、做专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为目标的综合警务改革浪潮已席卷全省各地,综合警务改革的核心要以是做强做实基层派出所,大力推动“警力下沉”,将原来不合理的警力“倒三角”调整为“正三角”,切实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达到快、全、实的效果,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管理为服务,打防并重的新型警务同时,大批的“警力下沉”及综改带来的效益,有效缓解了民警职业发展压力,从政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大力挖掘了民警职业发展空间待遇提高了,队伍有活力了,工作有新盼头了,民警才能更加安心地扎根基层一线,从而更大限度地推动公安机关整体队伍的“警力下沉”,实现警力资源配置更优化,建立更加高效快捷的警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整体作战能力,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总安全感和满意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制约民警职业发展空间的因素  一是职业发展空间狭小由于公安队伍职位少,民警基数大,能够晋升晋职的毕竟是少数人,直接造成基层民警职业发展的压力  二是职业信息管理缺位由于公安机关并没有系统地把各个岗位的路径信息和组织规划信息反馈给民警目前政工部门所做的只是在岗位空缺,需要在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时,才会临时公布各个职位的任职信息和任职资格条件,让大家公开报名,而在日常工作中,并无详尽地将各个职位的任职信息和组织规划信息反馈给民警这就使得民警无法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尽早准备,更不用说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提早设计个人职业目标了  三是职业发展难过人情关大多数基层民警认为,影响晋升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或社会背景”和“领导的赏识”而并非良好的“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更不是“学历”,一些民警甚至认为“机遇”因素更为重要,并且不是在一个完全公开、公平的氛围中竞争上岗的此外公安机关在选拔用人上,主要参考民警所在部门的直接领导意见,而部门领导则往往凭个人关系和感觉进行推荐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在传递职业信息给民警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职业信息管理上出现缺位  四是岗位设置与能力不匹配。

      民警能力不全面,导致竞争力小,影响民警晋升晋职年轻民警,特别是参加工作两年以内的新民警,由于业务尚不精、经验尚不足,自身能力还在学习磨练当中;中年民警主要是知识更新上有所欠缺,比如打防控网上作战,由于基础薄弱、接受新事物速度慢,造成能力提高难,也难以达到全面提升职业素养的目标此外,基层民警成日埋头日常工作,且多是专门性工作,导致民警自身能力不全面,竞争力不强,对一些岗位,只能观望,无力竞争,出现“有岗无人”现象  五是职业教育培训错位,效果不佳公安机关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由于时间短,专门性强,对民警业务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明显作用首先,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脱节一些单位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但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民警表示学习培训与考核晋升基本上不挂钩其次教育培训不实用,对职业发展帮助不大目前公安机关开展的教育培训普遍存在的缺点是“走形式、不实用”和“方式方法落后”可以说虽然公安机关对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视,认真执行基层民警“三个必训”制度,但由于培训内容脱离实战工作,加上培训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