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高等教育论文.doc
3页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_高等教育论文 【 论文 关健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 文化 融入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增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本文旨在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文化融入层面上作一些探讨,以期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能有所 参考 ,让留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有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与日俱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 部2010年3月22日新闻报道,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从上面谈到的数据我们得知,在来华学习汉语和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中,他们的背景知识、学习目标、学习方式都将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 规律 的体系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 历史 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 艺术 、教育、 科学 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界定“文化”一词时说:“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 、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是双向互动,互为概括的要想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就必须注重在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一)对汉语语言学习的意义 教授语言本身是很重要,但不理解文化含义的语言是苍白的、无用的文化教学应是一直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的让留学生记住一些特定的中国文化现象不难,难就难在要把握汉语语言中的文化含义,并可灵活运用。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发现留学生学习汉语最难的是把握相关汉语难词的文化含义,特别是一些生僻词以及成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留学生自己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学习我们汉语及汉语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负迁移作用,这种负作用会让留学生对二外,也就是汉语产生误解和误用这就迫使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融入文化内容,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内容认识 (二)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为双向交流服务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西方文化带来了 现代 化,但也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改革开放需要我们学习西方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今后还将为人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比如,中国“天人合一”的 哲学 思想,它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 自然 和谐和人与自然协调的理想它把人、自然、社会融合为一个整体,以道德化标准规范人类行为而以实现人的最大利益为驱动力的现代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认识前提。
再如,1993年,芝加哥《世界伦理宣言》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作为人类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可见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向世界传播,使之发扬光大,造福于全人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度 (三)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意义 语言是世界观的载体,是思想的化身,任何语言都包含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语言是传达信仰、意识、价值观等的基本文化手段汉语课程蕴含有丰富的人文 教育 资源,具有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学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优秀的 中国 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依墉,在不同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其对年国文化的 历史 和现状具有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以利于各种文化的交融,培养和 发展 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方式 (一)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比重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汉语学习来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已成为当务之急教材选用适当增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文如适当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气、习俗、典故等内容,还可增加一些优秀 英文 文章的经典汉译作品,或从我国权威报刊上摘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另外,还可以从国外现有的各国著作的汉译本中摘选适合大学生学习水平的部分内容进人汉语教材 (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必修或选修的中国文化课程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许多学生都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关于中国历史、 哲学 、文学、民间风俗等课程,至少是提供中华饮食这种类型的文化课程此外,这种课程也应安排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国家相似的历史文化,这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阅读和综合课程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中文报刊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汉语读物;在 听力 方面,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以及中国之声广播节目是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汉语表达方式方法的积累,又可以使他们对中国当前的国情有所了解 其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融人,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文化背景以及掌握汉语的程度,遵循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实用的、适度的教学原则,逐步融人文化内容,以达到合理地进行教学的目的。
中华文化知识的融入,正是为了培养外国留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结合我国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情况看,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对比法、同步解释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引导相结合法、主题讲座法、文化实践法等多种方法来实施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汉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 建设具有较高中国文化素养的汉语教师队伍,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是当前对外汉语教育的迫切要求倡导教师在介绍、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研究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学、历史、风俗等内容,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优势,会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自己的文化,用汉语传授并且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汉语教师除了要大量阅读中国文学作品,还应该阅读优秀的各国著作,这样才能具备广博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和准确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地掌握语言技能汉语教师在传授中国文化的同时,应有意识地保持甚至提升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修养 五、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融人,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宣传中国文化的要求。
总之,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培养留学生较强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能够流利的进行文化交流,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会,就必须把语言教学跟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掌握好汉语语言,才能让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有效和实用,才能弘扬和宣传中国独特的魅力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