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心理学论文.doc
3页浅析团体心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_心理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团体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论文摘要]团体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团体心理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共同分享生活经验,提高对自我的接纳,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一、团体心理涵义及特点 (一)团体心理的涵义 团体心理是指在团体心理环境下,一些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为成员提供心理上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心理方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在适当的方法下,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探索、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强适应能力、预防和解决问题、激发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 (二)团体心理的特点 1.团体心理影响广泛团体心理是一个多项沟通的过程在团体情境下,成员可以同时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洞察自己在团体的过程中,每个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共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各种困难得到解决 2.团体心理可以提高心理的效率相对于个体心理团体心理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将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团体心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3.团体心理咨询效果易巩固团体心理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这个社交团体中,要建立信任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团体气氛可以使参加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团体心理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有些人因为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对他人的信任,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人人际交际不适应,均可由团体心理来改善和纠正 二、团体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一)团体心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我 激发自我潜能在个体心理中,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成员在积极自我观念的指导下,会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更勇敢、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二)团体心理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在团体心理过程中,学生通过经验和感受的交流分享,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作决定等,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三)团体心理可以增强团体凝聚力,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同 团体心理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和竞争,彼此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和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
三、团体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开展 目前高校中开展团体心理的形式和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团体成员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根据简单的故事情节来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去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角色在尝试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达到增进互相理解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具有展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不同技艺和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精神、用来研究困难情境中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的优点 (二)心理剧 心理剧对于学校团体心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团体心理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心理剧对提高学生内心世界的感受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其次,学生可以去体会心理剧中人物角色的感情思想,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的角色扮演中,使团体成员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调动了成员的参与性,改变了他们的意识和情绪状态 (三)游戏 游戏是以“游戏”作为中介,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可以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感受和体验到意外的发现;也能通过心理游戏活动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对周围人的关注、对父母的关爱,极大地冲击了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念。
四、团体心理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形成新团队 借用团体心理中的活动,以帮助新生快速相识、减少孤独感,初步形成班级或新团队的凝聚力在刚进入大学的初期,很多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会感受陌生,很难融入新的集体,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了较多的不适应作为员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让其顺利开始大学生活 (二)针对不同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如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遇到很多问题而大二大三的学生会以学习压力大、专业和理想的矛盾、还有情感困惑等问题为主;毕业生的问题则更多的是以就业带来的压力而产生的担忧、恐惧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带来的不同问题,进行正确的心理,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及应对办法 目前的团体心理还存在着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有些未受过系统训练等不足但我们仍然要将团体心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继续发展下去,为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难办成员的出现会影响团体 团体心理实施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一些使领导者比较难办的成员,这是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参加团体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这些问题带到团体,靠领导者引导他们参与团体活动,加深自我认识,进而妥善处理个人问题,使他们得到成长、成熟但是,有些团体成员对团体活动不太投入,或者经常迟到早退,出席不稳定;或者讨论时随意性大、不切题,谈话内容过于表面化;或者态度忽冷忽热,或者旁观这些不投入者不仅自身无法在团体中得到帮助,而且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 六、对不投入的成员的应对方法 不投入行为的原因有多种第一,性格有些人的性格是对事物较少投入,或投入但不能持久;第二,可能是被迫参加团体,因非自愿所以抗拒;第三,出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这些人往往自我认知偏低,自信不足,有不安全感,害怕敞开内心世界,想方设法隐藏自己,防御心理强解决团体成员的不投入现象,应具体分析原因以寻求解决办法领导者友善与真诚,能有效化解成员的抗拒,改善不投入行为团体领导者还可以通过加强团体本身的吸引力,比如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成员参与,改善不投入的态度和行为团体第一次集会时要说明团体的运作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使团体成员保持恰当的期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樊富珉.团体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2005(6):62-63. [4]李帮琼.心理剧——有效的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7 [5]刘红艳,王会军.高校开展团体心理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3). [6]温金梅.论团体心理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7]王卫平.高校开展团体心理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8]李菁,马晓红.团体心理与大学生健康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0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