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松树金龟子教案 (新版)苏教版1.doc
3页松树金龟子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谭常轲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99年版 要求:了解作者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4.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你有什么感受? 5.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抓住了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请你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触角 上颚 殷勤 炫耀 魅力 献媚 无动于衷 鞘翅 咫尺 螽斯 2.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明确: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第5—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8一18段,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绍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法布尔对金龟子有哪些主要发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法布尔的主要发现是: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与发音原理 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介绍动物的特征,说明准确,描写生动形象请找出几处你欣赏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明确:教师根据情况调控课堂,并适时出示下列语句: (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彳艮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位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选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先找到它的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摩擦而发声 ③不能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五、梳理巩固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基础训练一1;2、《同步导学》学习1;3、《同步导学》学习2; 4、《同步导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