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和早期预防.pdf
9页残障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不仅能促使个体健康地发展,而且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即使身残也会志坚,能够克服身体缺陷带来的不良影响,美满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一、心理残疾的早期预防心理残疾的早期预防对残障儿童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维护心理健康,避免心理异常或心理残疾的发生首先,残障者家庭要有正确的“ 残障观 ” 残疾和障碍发生以后,首要的是冷静地对待这一现实, 积极寻求可能的矫治包括医学治疗措施,尽可能把残疾控制在最低水平上其次,面对现实, 不怨天怨地, 给予残障儿童正常的养护环境,既不过分地溺爱他们,也不嫌弃他们第二,要注意不要给残障儿童过量的刺激,残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经不起各种各样的严重的刺激,如脑伤、疾病、过强的感官刺激等,否则容易留下后遗症,造成身心疾病第三,尽早让残障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人具有生物和社会二重性,适应社会、适应环境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和正常儿童一样.残障儿童越早参与社会生活就越可能适应社会,也就越可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第四,父母要以好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儿童的性格实际上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就已经确定了父母对儿童的影响3~6 岁具有垄断作用,7~12 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残障儿童生命的早期,父母就要给予优良的影响,避免“ 早期影响不良综合症” 的发生其中包括父母之间要有融洽的关系,相敬相爱;其次,父母要乐于助人,勤劳吃苦;第三,父母要有融洽的社会关系,并以此来影响孩子第五,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对残障儿童的教育既不过严也不过宽或放纵,过严往往造成自卑、缺乏信心等不良性格,而过宽往往造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态度要一致第六,一发现不良行为就予以矫治由于儿童的生活圈子不可能是单一的,他还可能受到来自家庭以外的影响,如来自小伙伴的影响,因此,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点异常也是正常的, 父母对此不要过分地注意或强化,而应悄悄寻求矫治的措施,把不良行为矫治于摇篮之中本楼地址^ 返回顶部2 楼 回复 :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和早期预防作者定慧寺头衔注册用户等级学前班发帖171 积分680 注册2010-07-07 来自不详状态离线只看楼主最后发表引用本帖回复本帖我要发帖发表于2010-07-28 15:44发送站内信二、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是指对其不健康的心理进行矫正或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实际上都可用来完成这一任务,除去这些方法之外,精神分析疗法、催眠方法等也可以采用,但是,由于这些方法过于专业化,加之残障儿童在早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自卑、孤独等等,我们主要介绍如下几种方法一)残障儿童的游戏治疗游戏治疗是治疗情绪困扰儿童的强有力的方法,游戏本来是儿童发展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各种残障的原因, 使得我们的残障孩子或多或少地被剥夺了游戏的权利,游戏治疗正是将这一权利还给儿童,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宣泄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1.游戏治疗的意义所谓游戏治疗是指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有机会很自然地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解脱,达到心理康复的一种方法游戏治疗赖以成立的人格基础是这样的,首先,一个人逐渐知道自己有能力指导自己的生活时,他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其次是这种责任感与他内在的自尊心相一致,最后他才看准自己行为的方向从治疗形式上看,游戏治疗可以分做指导性游戏治疗和非指导性游戏治疗两种指导性游戏治疗是指治疗者要承担某种指导和解释任务,非指导性游戏治疗是治疗者让儿童自己在活动中起到指导自己的作用它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不仅具有满意地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一种生长的冲动,它使成熟的行为促使未成熟的行为更加令人满意。
这种方法假设游戏作为儿童表达自我的媒介,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发泄郁积起来的紧张、挫折、不安全感、攻击性、恐惧、迷惑和混乱等2.游戏室和游戏治疗的材料游戏治疗所需要的起码的设备就是游戏室它可以是专门设置的场所,也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室或者幼儿园的教室,必要时也可以在露天进行图 8—3 所示的是游戏室的一种它首先提供的是游戏的场所,这一场所最好是隔音的,有冷、热水槽(间),窗户有栏杆或纱窗,墙壁和地板应便于冲刷,并经得起槌敲;其次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或必备的实验材料,它们包括:(1) 录音录像设备、单向观察屏以及屏幕等;(2) 各种颜料、图画纸、抹布、旧报纸、蜡笔等;(3) 一般的桌、凳、洗脸盆、脸盆架、小扫帚、拖把等;(4) 各种玩具,如喂奶瓶、玩具枪、玩具动物、布娃娃、过家家用的小桌、 小椅子、 小床、小炉子、 锅、碗、匙子、 晒衣绳、 衣夹 (架 )、洗衣篮等等;(5) 各种游戏建筑材料,如积木、胶泥等;(6) 各种人物、动物的图画或人物剪纸等玩具结构要简单、耐用、易操作,最好能备有大沙箱,里面能放娃娃家和一家人,以及玩具士兵、动物、汽车和飞机,沙是儿童玩攻击性游戏的最好材料,可以当“ 雨” 、当 “ 水” 、埋炸弹、埋 “ 人” 、也可以到处扔。
3.游戏治疗的进行游戏治疗是在游戏室内进行的儿童来到游戏室,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指挥和使用这个环境——做他自己想做的一切游戏,没有人命令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治疗者只处在“ 旁观者 ” 的位置上做出接受或表示理解的友好态度,创造出安全的气氛,给儿童以安全感但是,这并不是说治疗者无事可干,相反,要求治疗者用“ 无关 ” 的外在形式密切注视儿童的感觉和他们在游戏中所表达出的感情和语言,并用热情的态度和语言把这些反馈给儿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治疗者要通过自己的治疗艺术使儿童感到自己任何时候都非常理解他,都能接受他的言行,促使他把真正的自我暴露出来此帖子已经被定慧寺于2010 年 07 月 28 日 15:45:43编辑过本楼地址^ 返回顶部3 楼 回复 :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和早期预防只看楼主最后发表引用本帖回复本帖我要发帖发表于2010-07-28 15:46发送站内信(二)残障儿童的艺术治疗作者定慧寺头衔注册用户等级学前班发帖171 积分680 注册2010-07-07 来自不详状态离线艺术治疗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情,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从而达到康复的方法艺术治疗主要包括音乐治疗和绘画治疗。
国外有人统计过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见表8—2这是因为音乐对人的循环与呼吸、对人的肌肉和神经系统都有相应的影响例如迅速的愉快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优美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松弛下来,使得保护性抑制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把人送入梦乡音乐疗法就是让儿童听相应的曲子或自己演奏有关的乐符来达到心理康复的且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亦有影响下面列举红、黄、绿、蓝色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红色(1) 在红光的照射下,人的听觉感受性降低,握力增加;(2) 在红光下工作的工人比一般工人反应快,可是工作效率反而低;(3) 在红光的照射下,人们的脑电和皮肤电活动都会发生变化;(4) 浅红色的房间内,人的脉搏加快,容易使躁狂的病人激动,扩大瞳孔2.黄色在没有窗户的房间内进行单调的手工劳动时,容易产生苦闷情绪,改变的方法就是把墙壁涂成黄色,这时, 苦闷就会消除或减轻,黄光照射下,人的脉搏正常,但握力增加3.绿色(1) 在绿光的照射下,可以提高人的听觉感受性,并利于高度集中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疲劳;(2) 浅绿色可以吸收高音;(3) 在绿色环境中,能减慢呼吸,降低血压;(4) 精神病院中单调的颜色特别是深绿色容易引起精神病人的幻觉和妄想。
4.蓝色(1) 浅蓝色房间有使病人高烧退烧,体温、血压降低和脉搏变慢的作用:(2) 蓝色可以吸收高音;(3) 蓝色光线对医治患有黄胆性肝炎的新生儿有疗效,黄疸指数明显下降绘画疗法一是利用色彩、二是利用图案达到儿童释放心理能量、恢复正常状态的目标把儿童带到画室,或具有画室作用的教室等,让儿童自由地选择颜色(色彩 ),进行自由自在的创作治疗者只是处于帮助者的位置,对儿童寄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此帖子已经被定慧寺于2010 年 07 月 28 日 15:46:37编辑过本楼地址^ 返回顶部4 楼 回复 :残障儿童的心理康复和早期预防作者定慧寺头衔注册用户等级学前班发帖171 积分680 注册2010-07-07 来自不详状态离线只看楼主最后发表引用本帖回复本帖我要发帖发表于2010-07-28 15:48发送站内信(三 )残障儿童的暗示疗法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一般认为,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暗示,它一般分为他暗示和自暗示,所谓他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些观念,并且这些观念在其意识或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促使他实现于动作和行为之中自暗示也叫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之实现为动作和行为。
一般而言, 3 岁以前的儿童受暗示性较差,3 岁以后的儿童才易接受暗示消极的暗示能带来负作用,如扰乱心理、改变行为和观念、造成疾病等,而积极的暗示则能使被暗示者的心理行为以及生理机能发生改善,成为治疗心理疾患甚至身体疾患的方法所谓暗示疗法就是利用暗示原理,利用有关指导语对患者进行暗示,从而达到心理康复的一种方法利用暗示疗法时,暗示指导语的拟定很重要,要根据患者的患病性质编选简洁明了的指导语,然后,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依次将指导语呈现给患者如暗示儿童入睡的指导语可以如下:1.你现在想睡觉了;2.你的眼睛开始疲乏起来;3.你的眼皮开始越来越重;4.你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5.你要睡觉了;6.你就要睡着了;7.你已经睡着了四)残障儿童的爱抚疗法爱抚的力量是巨大的爱抚能使动物的健康大大增进,能使人的血压产生变化甚至有例子说明,爱抚对疾病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一男青年因车祸外伤生命危在旦夕,医护人员已不抱希望,并向家属交代了后事但他的妻子日夜守在他的身边抑制住悲痛, 深情而温柔地爱抚他,并不断对丈夫低语:“ 你不能死, 在什么情况下我都爱你! ”“我是多么爱你, 全家多么需要你 ! ” 病危的丈夫不时露出一丝微笑,有时吃力地睁开眼睛,看一眼身边的妻子,显示出安详、幸福的眼神⋯⋯不久青年转危为安, 恢复了健康。
这就是爱抚的力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对于因剥夺而导致心理残疾的残障儿童爱抚疗法的作用是很大的, 它能缓解儿童紧张的情绪、释放他压抑的心理能量利用这一疗法要求治疗者或家长能定时对儿童进行爱抚,如抚摸手掌、拥抱、抚摸脸部等等,在抚摸的同时最好能进行温柔的谈话, 甚至和暗示疗法结合起来进行爱抚疗法要求治疗者与被治疗者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光线要柔和且免受外人的打扰此外,对残障儿童的心理治疗还可采用森林疗法、实际锻炼法、拾豆疗法、集体疗法等等,并且各种方法最好能综合应用,以期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