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学习——突发新闻采访攻略.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1299649
  • 上传时间:2023-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突发新闻采访攻略    某记者说,她最大的采访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说得太好了,我深觉得然   可是,这无招胜有招的表述有背景:她是出名媒体的出名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一般是出名人士,做的是长篇并且“正面”的报道   作为非出名媒体的非出名记者,以工匠姿态面对庸常的短平快突发新闻,我们必须努力去总结某些采访技巧,才干适应这个并不轻松的竞争环境   如下雕虫小技,乃个人在南方都市报跑广州突发新闻中的某些小感悟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一、四个现场   突发新闻,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重要就是指车祸、火灾、水灾、抢劫、偷盗、跳楼、工地事故,等几类事件性新闻   一般,我们接到报料后,根据报料,对事件大小作出基本判断随后给报料人打,同步赶赴现场而此时,这个都市的你的同行,也在前去事件现场的路上   一条突发新闻,一般有四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以及自发救火是第二现场;消防、救护车赶到并实行救援,乃第三现场;伤员在医院,火灾清理完毕,是第四现场   作为记者,你必须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争取赶到四个现场里面,更靠前的现场例如,两夫妻在大街上打架,或者便衣在街头抓住了两名小偷,如果照相称时正好拍到了这个场景,那会是很鲜活的现场新闻。

      如果别人打架结束,小偷已经被带上车了,那么你采写的这条新闻,第二天或许就不用见报了   这里,我能找到最典型的例子,是南都记者徐文阁在 年拍的一组照片,深圳城管“火烧违建”,照片中的少年,用瓢浇水灭火记者赶到了靠前的新闻现场,在几乎最佳的时机拍到了最重要的照片,新闻事件的主题顿时深邃而震撼如果没有前面两张少年浇水的照片,整个新闻就失去了绝大部分意义   文图互相依存,对文字记者同样如此   二、金字塔   赶到现场后,记者要干什么?   一方面是观测,基本拟定事件大小、性质接下来,寻找采访对象记者要找的采访对象是什么人?我们要找的人,正好呈金字塔构造,最重要人,或许只有一种,次重要的多某些,再次重要的,更多某些在达到现场,甚至没到现场,我们就要清晰,事件最重要的谁,次重要的是谁,然后,想措施尽量采访到金字塔上端的人士   以火灾新闻为例假定,有人在某大楼5 楼的咖啡店纵火,导致至少8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现场烈火升腾记者达到现场,她看到了火在烧,消防在喷水,救护车停在路边等待伤者,上千围观者在惊叹如果缺少经验,记者很容易在现场头脑空白,不清晰自己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干什么我们来梳理这个事件,记者要面对的采访对象:在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大街上的围观目击者,人数最为庞大;上一层的,是在事发时在大楼上班的,最佳是4 楼或者6 楼的上班族;再上一层的,是当时在5 楼喝咖啡的顾客或者咖啡厅员工;再上层的,是消防、医院、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死者家属等;再上层的咖啡厅的重要员工或在现场的咖啡厅老板;最上层的,是纵火者。

        记者到现场前,心中要有这个清晰图谱,到现场后,直奔有效采访对象而去,尽量避免在无效的底层采访对象身上耗费时间   这也好比在安静的湖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越接近石子,就越是我们必须寻找的对象如果你在现场,头脑中有清晰的采访图谱,你就能胸有成竹,不会慌张   任何一单事件新闻,均有个金字塔似的采访图谱,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更接近塔尖的对象   典型事例: 年,广东药学院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南方日报率先独家采访到病床上的跳楼者邓国旺,群雄逐鹿,同行倍感压力   三、气场   头脑中带着采访图谱,我们来到现场   事故现场,均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例如火灾中,人群的惊恐失措,烈火的形状,甚至那烧焦的气味而在一种遇难者生前的房间里,或许除了哭泣,就是静默   我把这些特定氛围,称为“气场”   一种有经验的记者,一方面要做的是,融入气场,而忌讳的是不加思考地破坏气场例如,一种出租屋里面发生了谋杀案,警方封锁现场,楼下一群街坊围观,嘀咕着议论,不亦乐乎在广州,如果你挎一种采访包,操着一般话,就这样生硬地把头凑过去问:那个人是怎么死的?你看到当时的情形究竟怎么样?一般,议论的街坊就摇头:我不懂得,我什么也不懂得。

      再也不搭理你了其实,她们什么都懂得,但就是不告诉你   凭什么要告诉你?   或许,聊天的街坊互相并不结识,但是,之前的沟通,她们彼此获得收益,并获得了身份认同记者慌乱浮现,破坏了气场而这个记者,她不是信息提供者,而是索取者她带给街坊的,不是好事,也许是坏事因此,街坊本能地回绝配合记者   那么,成熟记者应当怎么办?   一方面,向报料人具体理解状况,安静地进入现场,在议论者旁听她们议论,转悠两三个议论圈,然后自然地,以聊天者、信息提供者的身份,进入角色:“哎呀,那个被害的姑娘刚满19 岁,可惜啊!”围观者就会投来索取信息的目光,你们互相印证,真正知情者则会显得有些得意地,向你讲述她独家的内幕   而在一种遇难者房间,面对哭泣与静默,开口就提采访,是对逝者不敬,对生者无礼此时,你面色沉重,一言不发,半晌,就会有人积极上前询问你则可变被动为积极   固然,如果逝者由于冤屈而离开,记者的浮现能让事件浮现也许的重大转机,那么记者就直接上前交代身份那样,记者自身能变化气场,形成新的气场   变化气场有时是采访的核心例如事故现场有五个民工,她们既想向记者说出真相,又紧张被单位惩罚,几种人七嘴八舌讨论,成果一般是不接受采访,一种记者面对五个民工,气场则为五人掌控。

      如果能单独约一种民工,记者故意识发威,主导气场,则能比较容易让她交代详情典型的成果,也许是她事后会懊悔,当时为什么被那个记者忽然说蒙了?记者一般还遭遇的一种困难是,采访对象之前答应接受采访,而回家和家人商量后,又变化了主意,对此,当趁热打铁,在主导气场时,一举拿下   记者被打的消息,时有传出这证明我们的采访环境是多么恶劣   环境一定期,在新闻现场,我们只有审时度势例如,事故发生,警方封锁现场,10多名治安员在现场巡逻,此时,治安员的上司,地方政府负责人等,正在赶来现场的路上再加上众人围观,少见类似场面的治安员往往容易头脑充血,觉得刺激紧张此时你去冒犯她们,强行穿越警戒线,或者不听“劝告”继续拍照,很也许就会与她们发生正面冲突   我的个人感受是,第一,一般,动手打人的是治安员,或保安,因素在于,她们打人成本低,即便丢了工作,也影响不大,警察不会容易打人,她们怕丢公职,因此,宁可“冒犯”警察,也别“冒犯”治安员、保安;第二,你很难看到一种治安员打两个记者,即便那个治安员能打赢五个记者,一般就是几种治安员打一种或者几种记者,因素在于,人多之后,她们互相壮胆,形成气场   四、突破   既要团结现场知情者,又不能得罪治安员等执行者。

      同步,我们还必须尽量突破,超越同行因此,在突发现场的突破,难有具体的条例可以清理,最核心的只有四个字:随机应变   如下则是我不成系统的几条经验总结:   (一)老乡   在广州的新闻现场,大多均有非广东人的身影那些事件当事人,往往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广西等地只要我能拟定要采访的当事人不说粤语,我就用重庆话对她说:“老乡,你好并用重庆口音说某些所有人大概能听懂,又不完全懂的话    年国庆期间,广州西湾路某正被拆的水泥厂倒塌,三人死亡,一人受伤当晚采访现场后,各路记者一起直奔医院但是,守护伤者的保安,看到记者蜂拥而来,连忙赶人我则旁若无人地对着伤者,用重庆话大声说:“老乡,我终于找到你了,你目前安全就好!”伤者楞着不说话,保安把我看了几眼,拉开活动布帘,把其她记者赶走,让我单独和伤者相处后来懂得伤者是湖南人,而听到我说她也半懂不懂的方言时,她眼含泪水   我的理解是,说方言能增长被采访对象(重要指民工阶层)的身份认同感,同步,让现场阻碍采访的人,真觉得你就是那人的老乡   (二)远离同行   重要事件现场,总会汇集多家媒体记者人们一起提问,一般能形成气场,采访到一家媒体记者采访不了的重要人士。

      由于有的人,忽然面对诸多记者会慌神,本来不接受采访的,会临时被动接受采访但是,我的感受是,大多数时候,要远离同行,由于目的太大,采访更容易受阻,并且,得到的料也是各家均有的,价值不大   四川地震,温总理要去华西医院在总理达到前一种小时,大量记者汇集在医院急诊门口之前,医院就有封锁线,将一般市民隔离外警方建议20 多名记者,都在封锁线内的急诊大门左边记者们很配合,人们站在一起,等待总理成果,在总理达到前5 分钟,警方临时变化主意,将一群记者,所有赶到封锁线外本人则习惯性地没有和同行站在一起,当时在急诊大厅,坐在患者中间看电视,幸运地以伤者家属身份,躲过了清查随后,本人站在温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身后,一同踏入一共只有6 人的电梯,进入重症病房看望伤员   (三)目中无人   记者混进某个特定现场,千万不要左顾右盼,到处张望,而是要不动声色,泰然自若,甚至鼻孔朝天,目中无人如果你和警察以及其她执行人员对目光,一定会被揪出来   接着上面举例温总理在华西医院急诊门口,市民山呼总理,现场氛围极其热烈领导身边有6 名安保人员,其中两名贴身,而旁边则是大量警察在领导等人走进急诊门口刹那,我站到了回良玉副总理、以及华西医院院长身后。

      然后,我则两眼看着前方,没有任何表情,顺利地进入了一共只有6 人的电梯   不要觉得这有多困难事实上,我估计安保以及警察,就觉得我要么是政府工作人员,要么是华西医院的工作人员,因此没有加阻拦番禺南村工厂大火工厂旁边有厂违规储藏大批天那水,火起之后,隐患严重我安静地站在安检负责人身后,安检把厂负责人找来双方为避开记者,进了一间会议室我则大大方方地跟她们一起,坐在会议室开会显然,安检觉得我是厂方的,厂方觉得我是安检的   (四)随机突破   现场采访过程,其实就是个寻人的过程,如何寻找到核心采访对象,事关成败   例一,,广州增城新塘,一织布厂厂房顶坍塌,当时十多人在厂里工作,幸好高耸的织布机顶住,使得大部门人得以逃生全城媒体记者,都采访了当场的伤者,目击者,并在事故现场徘徊但是,都没能采访到工厂老板显然,工厂老板是金字塔顶尖上的采访对象,她既在现场,又懂得房屋构造,并也许懂得事故因素怎么联系她?我当时在想,珠三角的工厂,一般会在工厂周边打广告招员工,于是,我围着厂房周边寻找,果然找到了这个厂的招工广告,通过上面的,独家采访到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的工厂老板   例二,末,广州珠江,沙船撞轮渡,8人死亡。

      各家记者奔赴现场,都无法接近肇事沙船而南方都市报现场记者理解到沙船编号,在办公室的记者在网上通过编号,查到公司名称,打114 查到公司从公司值班员口中套出船主由于船主正在赶回事发现场途中,又再次从船主口中套出船长船长简介事发过程和船上人员状况第二天见报,只有南都独家采访到核心采访对象   例三,大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大学生住进了广州海珠区某医院,当时,学校和警方都加派人手到医院,避免媒体记者采访涉及南方都市报在内的记者,化妆成护士接近跳楼大学生,但还是被警方识破,没能完毕采访而南方日报记者,则找到治疗跳楼大学生的医生,写了个采访提纲,委托医生完毕采访或许在平时,这样的采访不够严谨,值得商榷,但在这个特殊时候,的确很重要   以上三例表白,我们除了正常途径获取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外,要故意识寻找特殊手段,例如网络,114查询,在现场有目的寻找,以及委托特定人士采访   五、趋利避害   通过前面这些突破,我们终于见到了自己想找的核心采访对象此时,如何才干让她开口说话?   我的感受是,站在采访对象的立场,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