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研活动数据及个案分析报告.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65764282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66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海县人民检察院尹荔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探析青少 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为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提供心 理学依据,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共青团通海县委与通海 县检察院联合开展了预防青少年犯罪调研活动.现针对此次调研活动 采取的方法、运用的工具及得到的原始数据,和两个青少年犯罪个案 的访谈结果,分析汇报如下:一、调研方法和形式:1、调研对象及范围:23 名 14-18 岁青少年犯,其中 21 名在押,2 名分别被判处缓刑和 免予刑事处罚,发出问卷 30 份,收回 23 份,有效问卷 23 份.某县七所中学 14-18 岁在校青少年及家长、某社区 14-18 岁青少 年的家长.发出学生问卷 374 份,收回 364 份,有效问卷 325 份,随机 抽取 260 份;发出家长问卷 424 份,收回 419 份,有效问卷 381 份,随 机抽取 260 份.2、调查方法及工具:①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 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个案访谈 法,对 21 名在押青少年犯及 2 名分别被判处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 青少年犯及家长进行心理互动.②采用量表调查问卷(问卷二和问卷四)和问卷调查法(学生、 家长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包括问卷一和问卷三).应用中国科学 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 卷二)了解260 名14-18 岁在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由 60 个项目组成,有10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症状[反映受试者做作业 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 不好等强迫症状.]、偏执[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 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 作对等偏执问题.]、敌对[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 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人际关系敏感[反映受试 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 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抑郁[反映受试者 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 问题.]、焦虑[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 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学习压力感[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 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适应不良[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 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情绪不 稳定[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热情忽高 忽低等问题.]、心理不平衡[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 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量表是采用五级计 分法,即无为 1 分,轻度为 2 分,中度为 3 分,偏重为 4 分,严重为 5 分, 在心理健康测试中,总均分和各分量表均分的分值参考分值均为:小 于分值2说明没有问题,分值2-2.99说明有轻度问题,分值3-3.99 说明有中度问题,分值 4-5 说明有重度问题.把总均分判断学生总体 情况与分量表判断学生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全 面、具体地判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英国著名教育家唐纳德.切尼希的著作《父母必读》里的 《家长教育方法量表》(问卷四)对260名家长进行测试,通过测试 了解 14-18 岁青少年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状况,从而分析家长教育方法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该量表包括 20 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三个答案,评分标准为:a=l分,b=2分,c=3分,积分总数与总数评价相 对照,可大致了解教育子女是否成功.问卷调查法(问卷一和问卷三)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们想了解的, 问卷二和问卷四里没有涉及到的,而又可能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及 犯罪动因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设计的,具体包括 14-18 岁青少年与家 长、老师、朋友的互动关系、处理不良情绪的方式,攻击心理和行为, 学校的管理体制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等内容,及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良好习惯、打理日常生活、合理管理钱财、科学支配时间)、 有效交流能力(口头语言沟通、书面语言沟通、肢体语言沟通、学 会寻求帮助)、独立决策能力(会自己做决定、学会做小决定、会 做合理决定、用技巧做决定)、劳动创新能力(劳动中会动手、让 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能力、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信息能力(处 理信息能力、创造信息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信息免疫能力)、自 我[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 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对孩 子来讲,是自信还是自卑?老师是否喜欢自己?爸妈是否疼爱自己? 同学是否喜欢自己?自己在学校是很棒的还是很差的?都属于自我 概念的认知.对孩子来说,父母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他自我概念 形成的镜子,孩子从这些态度中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如果这些态度是 积极的,孩子自我的概念的形成可能就是积极和自信的,如果这些态 度是否定的,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就有可能是消极和自卑的.自我概 念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第 一阶段是生理自我形成阶段(8个月-3 岁),是一个人对自己躯体的 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等 .孩子通过自己的肢体、肌肤、 感官刺激来感知自己的存在.这个阶段父母最重要是给孩子更多的拥 抱、抚摸和鼓励.最好由父母亲自带.第二阶段是社会自我的形成阶 段(3 岁-13、14岁),是社会如何看待一个人并被他意识到,孩子会 从别人的眼中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分析得出父母和周围人 期望自己如何去做.这一阶段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形 成自信、乐观的个性,父母太高的期望会导致孩子焦虑,不正确的期望则是孩子毛病和坏习惯的开始.第三个阶段是心理自我的形成阶段 (青春期——成年,大约 10 年).心理自我是一个人能知觉和调节自 己的心理活动,以及一个人态度、价值观、人格特征形成的阶段,这 一阶段,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孩子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强调自我价值和自 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尊重 和理解,给予合适的引导而不应该是过多的干涉,才有利于孩子形成 明确的个体态度、独立自我的信念,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多 的压制和干涉要么引起孩子强烈的叛逆和抵制,要么会使孩子失去自 我和真正长大的机会.]认识能力(认识评价自我、对照反思自我、 修正完善自我、监控调节自我)、处理情绪能力(培养积极情绪、 学会表达情绪、调适不良情绪、食补改善情绪)、和谐关系能力 (与自己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野外生 存能力(野外识别方向、野外获取食物、野外搭建帐篷、意外事故 求救)9 项能力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及预 防建议等内容.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对21 名在押青少年犯和分别被判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2 名青少年犯甲、青少年犯乙)青少年犯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①选取问卷中的17 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为:⑴“如果您与家人关系不是很好,那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8 人(78%)回答“父母总是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2 人回答“父母 对我过分溺爱”,2 人回答“父母对我过分苛刻”,1 人回答“其他”⑵“父母间的感情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重要吗”,5人(22% )回 答“最重要”,11人(48%)回答“很重要,6人回答“一般”,1人 回答“无关紧要”.⑶ “父母主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教育,抚养您成长” , 6人 (26%)回答“家长式粗陋管教” ;12人(52%)回答“不经常打骂 孩子,但在每件事情上,要孩子听从家长的意见”;2人(9%)回答 “对孩子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使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教育 和爱”;3人(13%)回答“很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⑷“父母与您经常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人(26% )回答 “学习”,2人(9%)回答“学习、感情和娱乐”,2人回答“感情”,5 人回答“金钱、娱乐”,8人回答“问我干什么工作或好好干活或生 活上的事或生活状况. ” (交流内容为其他的有15人,占6 5% )⑸“您感到每做一件事情时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吗? ”2人(9%) 回答“会受到父亲的干涉”,14人(61%)回答“父母亲都会干 涉”,7 人(30%)回答“父母会尊重我的意见.⑹“您心里有烦恼时向谁说? ”,19人(83%)选择会跟朋友、 同学、网友或者不说,4 人(17%)选择跟父母说.⑺“当您与周围人发生争执(吵架、打斗)后,是否会清醒地意 识到自己当时缺少必要的宽容、忍耐与豁达?”,13人(57%)回答 “会意识到,并且往往事后意识到我的自尊心在当时受到的伤害,但 没有我当时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当时冷静一下,或许会找出比攻击 对方更为适宜的处理方式”,8 人(35%)回答“没感觉,事情过去了, 就不会再想了”,2人(8%)回答“没有这样想过,相反,我还觉得别 人才缺乏必要的宽容、忍耐与豁达,我打伤别人,实属活该”.⑻“在生活中您对那些不喜欢,看不惯的人反应如何? ”,4人回 答“十分讨厌”,6 人(26%)回答“心里压抑对其的厌恶感,会避免 与其正面相见”;5人回答“不但心理上感到厌烦,而且还想对其进 行口头或者身体的攻击” , 8人回答“既然感觉厌恶,就采用言语或 行为对其进行攻击和教训,不管是否会对其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产生攻击心理或想用语言和行动实施攻击的13人,占57%)⑼对于“您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是” 2人回答很满意, 3人回答 满意,(回答满意以上的 5人仅占22%)13人回答一般, 2人回答不 满意,1 人回答较差,2 人回答很差.⑽ “您对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是” 7人回答很满意(30%), 12人 回答满意(53%),4 人回答一般(17%).(11)“您所了解到的社会环境中可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4人(17.4%)回答“黄赌毒、暴力和网络”,10人(43.5%)回答 “黄赌毒”,4人(17.4%)回答“暴力”,5人(21.7%)回答“网 络”.(⑵“学校有没有组织过全面深入的法制教育”3人回答“经 常”,10人回答“有时”或“偶尔”(43%),10人回答“从不” (43%).(13)“您认为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帮助吗”8 人回答“很有帮助”(35%),7人回答“有一点帮助”(30%),4人 回答“没有帮助”,4人回答“可能助长犯罪”.(⑷“您认为现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现象关心程度如何”4人认为 很关心(17%),11 人认为一般,4 人认为关心不够,4 人认为很不关 心,导致此现象频繁发生.(15)“青少年的法制观念,预防犯罪及自我保护能力如何? ”1人 认为较强(4%),16 人认为一般,6 认为根本没有.(16)“逃学原因是什么? ”7人(30%)认为对学校、家庭的生活感 到压力大,不快乐,5 人(22%)认为也许做了家长、学校不满意的事, 逃避家长或是学校老师严厉苛刻的责骂与惩罚,11 人(48%)认为也许 只是仅仅为了寻求自己想要的自由与刺激,向往那种逃课、逃学过程 中的新鲜感.(⑺“你是否参加过青少年心理专业”3人回答“有时”或 “偶尔”,20 人(87%)回答“从不”;“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参加 这种培养综合能力的训练吗”23 名青少年犯中 18 人(78%)回答 “很愿意参加”.以上问题围绕“青少年犯与父母、老师、同伴的关系,父母的教 养方式,处理不良情绪的方式,攻击心理和行为,学校的管理体制对于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社会对青少年犯 罪的关心程度、青少年对预防犯罪及自我保护能力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